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面对现实、认识自己、正视自己是成就自己的前提

已有 8446 次阅读 2011-8-15 16:09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这是昨天在飞机上写的一篇文章,犹豫了半天发还是不发,想想反正在科学网挨骂也不是第一次,能开窍的人自然能开窍,不能开窍的人看到什么都会骂的。发!

--------------------------------------------------------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如果不能正视自己,不能了解自己的弱点与缺陷,而是总以一副唯我独尊甚至盛气凌人的姿态对老百姓或以一种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的心态对待他人与社会,那这个国家或者这个人永远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荒唐事件不断?说白了,正是因为不能正视社会的痼疾。不过这是个敏感话题,不宜多说,否则编辑们就要吃“鸭梨”了。

本人也是农民出身,有着与其他农村子弟一样的经历。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接触了无数的农家子弟,所以了解农家子弟的酸甜苦辣,虽然有些话听起来有点不那么让人舒服,但如果我们连不中听的话都不愿意听,那你永远别想成器。

论智商,农村子弟与城市子弟没有什么差别,但为什么在求学的起跑线上,农村子弟输给了城市子弟?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的教育条件远远优于农村,二是大学大多处于各大城市,由于地方政府对大学有所投入,作为回报,这些学校会对当地子弟有所照顾。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无可指责。有人说到有些官二代开后门上大学,尽管情节很恶劣,不过我相信这个数字相对于年招生500万的规模来说,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发达农村来说,教育条件未必弱于大城市,例如江苏发达农村的中学应试水平绝不亚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里只想说应试水平,因为高考已经形成了恶性竞争,高考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经验与押题水平如何,我对现在的高考是这么看的,智商高的优秀学生大多能考高分,但考高分者未见得都是优秀者。曾几何时,高考全国统一命题,几个省份的高考录取线远远高于北京、上海,其中以江苏省为最,四川省也不低,现在是各省单独命题,不好比较,相信实际情况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至于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子弟受教育程度偏低,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不乐观地说,在中国,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从古到今,国民受教育程度就参差不齐,这与地域环境、文化积淀、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有关。整体上说,教育质量的好坏关键看师资水平,很多年前,江苏省就采取了很多措施与优惠政策鼓励江苏中小学教师到边远省份支教,我大哥的一位中学同学就是支教人员之一,当时的优惠政策是:支教时间五年,家属可以“农转非”,工资待遇高于原所在地,具体高多少我没打听。即使如此,除了部分农村教师应征,城里的教师愿意应征者寥寥无几。五年后,虽然当地有关部门挽留,很多教师还是回到了原籍,支教五年,为的就是家属农转非。这段历史说明了什么?地域的差别决定了教育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是靠经济杠杆可以解决的,它涉及到环境、生活、子女教育、家属工作等方方面面,即使你开出比城里高出一倍的工资,大城市的教师也未必愿意去边远地区长期执教,何况现实也不可能做到薪水有如此大的倒差,这是个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不承认这个现实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这就牵扯到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了,农村子弟到底缺失了什么?这里不是指外在条件的缺失,而是内涵的缺失。别跟我说你的父辈为你们读书付出了什么,那是你们父辈,我说的是你们。有人认为农村子弟善良、勤劳、朴素、肯吃苦,这些话用来形容我们这一代及上代的农村子弟一点都不夸张。以我为例,我从小在家算是不怎么干活的,可我能做得一手好菜,我下地插过秧、刨过地瓜、摘过棉花、还养过蚕。由于小时候长期担粪,至今还是有点左肩高右肩低,落下了“残疾”。我不否认现在的农村子弟中有相当多的孩子依然保持着吃苦耐劳的传统,可也有很多孩子未必能做到。这不能怪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与高考这座独木桥惹的祸,几乎全中国的父母都把上大学当成了儿女成龙的唯一途径,那些没能上大学的也被认为是未能成钢的铁,只要学习好,别的都好。有多少孩子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的成了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了。当然不独很多农村子弟如此,城市子弟也好不到哪里去,娇生惯养、吃不得苦在现代年轻人中恐怕不是个别现象,这是农村子弟与城市子弟的共同现象,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有博友说,农民们为了谋生,顾不上教育孩子,学校应该承担教育责任。我不认同这一观点,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个性、品格、习惯无不打上了父母的烙印,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摒弃等级观念,过去人们谈婚论嫁要求门当户对有其合理的一面。事实上,相亲不仅要考察本人,也应该考察一下对方的家庭,不是考察对方家庭的地位与经济条件,而是考察对方父母的秉性,因为儿女的很多习惯、观念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响,儿女会在潜移默化中以父母为榜样。为什么很多农村子弟吃得苦耐得劳?还不是父母的影响?依我看,如果父亲是个宽容大度比较迁就母亲的人,儿子长大后多半也会迁就妻子,女儿长大后恐怕也会希望找个像父亲那样的丈夫。反之,如果母亲对父亲小鸟依人般的依恋,儿子长大后也会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个小女人,女儿多半会学她的母亲对丈夫千依百顺。我没有做过调查统计,不知这个判断的准确性有多大,每个人心中自有一本帐,可以对比一下。

很多事情不是绝对的,有句老话说得好:“上等人,不教自成人;中等人,教了才成人;下等人,教了也不成人。”这里的等级不是人们通常指的社会等级,而是一个人的天赋。为什么同样的出身,有人成了人,有人不成人?这就是天赋的差别,不承认这种差别不是科学的态度。在我看来,绝大多数人都是中等人,所以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于刚上大学的孩子来说,仍然有比较大的可塑性,一旦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可以改正过来的。十几年前,我当过一年的大学生班主任,这个班上绝大多数都是农村子弟。我深切的体会是,很多学生对很多事情懵懵懂懂,不是他们不想知道,而是过去没有人告诉他们,因此,老师有责任教给学生课堂知识之外的一些东西。

不管农村子弟能不能理解我的苦口婆心,这些话还是要说。说不说是我的事,愿不愿意反思是你自己的事。很多年前我就有一个习惯,做事之前先分析利弊,事后反省一下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哪些方面有所欠缺。我们没有必要为做过的事后悔,然而,事后的反思可以让自己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有时,我看到别人吵架,我也会听一听,然后想一想,假如是我,这架该怎么吵?

在高考依然是农村子弟寻求出路的独木桥时代(事实上,高考也几乎成了城市子弟的唯一出路),你如果不学会反思,你就很难在这个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生存,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多。

 



寒门子弟没有春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247-475437.html

上一篇:我来告诉你:农村子弟为什么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
下一篇:广州的天是晴朗的天
收藏 IP: 123.147.184.*| 热度|

36 李学宽 刘立 马磊 吕喆 周可真 刘洋 施泽明 杨正瓴 张玉秀 彭真明 王亚娟 钟炳 吴吉良 丛远新 刘剑 许有瑞 汤奔阳 刘庆丰 汪梦雅 薛长国 孙长庆 覃伟 孟津 刘晓瑭 吴斌 ljxm xd y8c8c8 zzjtcm Imperfectionist xiaxiaoxue86 dreamworld fumingxu qiuxueblog mbb weibin314

发表评论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