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而思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shift 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再想一想

博文

汉武帝与太初改历-2

已有 2394 次阅读 2021-4-14 15:5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从历史发展阶段看,秦汉时期是我国经历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走向真正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到了这个时期,天文历法也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逐渐将天上恒星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由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一年四分”发展成二十四节气,进而有了观察环境随节气变化的“七十二候”;干支计时也发展起来,它把年月日时分别用干支表示,我们常讲的“生辰八字”就是这种计时方式;并且大量记录对行星的天文观测及利用行星轨迹的计时,最典型的就是 “木星纪岁”,例如在《周语》中有“武王伐纣、岁在鹑火”之说,这里岁就是木星,古也称“岁星”,“鹑火”是以木星的运行周期将黄道附近的天体分为十二份,其中之一的名称。这些天文历法到了汉武帝时期,有些已经发展成熟,有些还在发展中。无论如何,这些知识都为“太初改历”提供了可供使用和借鉴的方案。

史载汉武帝在“太初改历”时,“乃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举终以定朔晦分至,躔离弦望”。而他在确定历法推算时,不但向官方机构询问方案,而且网罗民间人才参与改历工作,一共提出了十八种方案,然后通过天文观测验证这十八种方案,最终落下闳的方案胜出。而落下闳就是民间人士,《汉书》言“侍郎尊及与民间治历者,凡二十余人,方士唐都、巴郡落下闳与焉。都分天部,而闳运算转历。”在“太初改历”中,设立了几个对后世有影响的历法原则:

1. 天文观象引入了“浑仪”。

落下闳之所以能够胜出,是因为掌握了更先进的天文观测手段和推算方法,其中一个证据就是他发明了 “浑仪”,扬雄在《法言. 重黎》中说“或问浑仪,落下闳营之,…..”。用“浑仪”测量星宿的角度,不但方便,而且精度更高。“浑仪”从此成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观测仪器,后世又进一步完善,增加了黄道环、赤道环、白道环等。现存最著名的浑仪,是明朝仿元代郭守敬的浑仪,放置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2. 将阴阳历结合起来,确定了一年的“头”也就是“岁首”在哪里。

这个问题只要有“纪年”就会遇到,称之为“建正”。在“太初改历”之前,“建正”是变来变去的。《史记》中说“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也称之为“周正建子、殷正建丑、夏正建寅”。这种说法是以干支纪月为基础的,干支纪月与二十四节气联系,以冬至为“子月”的第1天,大雪为“丑月”第1天,以此类推,得到12个月,所以干支月实际是一种阳历月。

在天文观测上,干支月与北斗七星的斗柄在黄昏时所指的方位有关,斗柄指向正下方时对应“子月”,指向正上方对应“午月”,正右方对应“卯月”,正左方对应“酉月”,内插产生其它8个月份。可以看出,它就是以北斗七星为指针的一个没有刻度的钟表,北斗七星的勺柄与勺子一起是顺时针旋转的,根据方位确定月份。这里观测所选取的“昏”是我国古代天文观测的重要时间节点,另一个常常对应的是“旦”,这两个时间可以通过直接通过明暗变化确定一天的时间点,不需要额外的计时装置。当然,考虑地球公转,它的精度也不会太高。

根据《史记》及其它古籍,“夏、商、周”分别以“寅月、丑月、子月”作为1年的开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建正”也不尽相同,齐、鲁采用周朝的子月作为正月,而其它各国,都采用了夏朝的寅月作为正月。不过秦国比较特殊,它虽然寅月是正月,但是它把岁首放到了十月(亥月),据说这是《颛顼历》,上文已经指出,汉初也延续了该历法。因为我们国家的“月”是以月相的“朔望”变化为基础的, “太初改历”确定“子月”是包含冬至的那个“朔望月”。同时,“太初改历”确定“建寅为正”的原则,从此以后,除了短暂的王莽新朝和武则天的“周朝”曾经“改建”,这个原则一直延续至今,这就是我们今天“正月”的由来。

3. 提出了利用“中气”设置闰月的方法。

若想把地球公转的“年”和和月相“朔望”的“月”协调起来,就必须进行“闰月”,在“太初改历”以前,“闰月”的方法是比较混乱,通常放到一年的年末,这与干支的“月”就会有较大误差,加之天文观测知识有限,“闰月”的设置随意而不合理,曾经出现过一年有两个“闰月”的方法。“太初改历”提出了将“闰月”与二十四节气关联的方法,把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中气、十二节气,从冬至开始,单数为“中气”,双数为“节气”。如果一个月中没有“中气”就是“闰月”。这个原则也沿用至今。

除了上述3点,与历法相关的“年号”也是从汉武帝开始,这种纪年方法一直延续到皇权的结束。“太初”本身就是一个年号。汉武帝还在未央宫设置了钟用于报数,报的应该是“刻”。我国古代对一日的时间划分一般是“十二时辰”和“百刻制”并行,把一天分为一百刻,用漏壶计时的方法要早于“太初改历”,这个应该主要用于皇宫等重要机构,说明从古代开始,领导的时间就需要更精确一些。“十二时辰”和“百刻制”不容易换算,说明这两个计时是关联性比较低,但应该还是有些联系的,因此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曾经改为96刻,又改为108刻,不过到陈朝又改回100刻,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西洋钟表的引入,为了统一,最终改成了96刻,这就是我们现在一刻钟的由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2265-1281952.html

上一篇:汉武帝与太初改历-1
下一篇:汉武帝与太初改历-3
收藏 IP: 210.72.7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