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和分子病理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rWangXY

博文

你的科研水平在哪个档次? 精选

已有 31306 次阅读 2010-8-23 04:53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水平

 
作者:王孝养
我在国内工作时,曾参加过一些科研成果鉴定。可每次都要有该成果是国内先进水平还是国际先进水平的评语。在美国这几年的观察发现,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对科研水平评价用类似的用语。
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不应该有国内、省内先进或领先水平之分。只要是这类研究成果必须是国际上不清楚或没人做过的。如果已经清楚,再发表这样的成果应归为重复性或验证性研究。所以对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都应该是“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对于纯应用研究,出来的成果是产品,通常是以专利的形式来表现该应用成果的原创性。对于此类成果根据填补空白的级别分为国际、国内、省内、市内、甚至公司(厂)内领先或先进水平都是可以理解。只要对人民有用,或有商业价值,其他国家做出来了,在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前提下,再做出类似的产品也还是有价值的。
在这里我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水平档次的理解。我把科研比作一颗大树,把科研水平分为:
1)开创性的研究:这类研究通常没人做过,其成果可开创一个对人类影响重大的领域。就像将要长成大树的树根,这树根可长出树干(发展性的研究),树枝(跟踪性研究)和树叶(验证或重复性的研究)。比如,诺贝尔获奖的成果: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为寿命和癌细胞的永生化机制的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领域。
2)发展性的研究:已经有人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但刚起步,而且许多方面未弄清楚,这类研究对于科学的发展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没有这类研究,开创性的研究有可能在星星之火刚燃烧起来的时候被灭掉。应该说这类研究为开创性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和延伸。就像树的树干,它会在此基础上长出树枝和树叶。
3)跟踪性研究:在已有的发展性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和细化。它们支撑着开创性和发展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相当于科研之树的许多树枝,它们是树叶的基础。
4)验证或重复性的研究:这类研究多在他人的基础上重复或验证他人结果的正确性。在基础研究的领域,这类研究的水平档次较低,也很难发表在比较好的杂志。但这类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使人们更加确信开创性科研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就像科研之树的树叶,它们是树木生长必不可少的东西。
在现实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科研中,开创性研究是极为少见的,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多数研究为发展性和跟踪性的研究。而在科研不是很发达的国家,而更多的是验证或重复性的研究。
人的智商有高低之分,科研条件和科研基础也有好差之分,科研体制有优劣之别, 不管你/他是科研之树的树根、树干、树枝还是微不足道的树叶,只要做的是真科研,而非造假的科研,都对科研事业有推动作用,我们都应该向他们致敬。

 
 
后注:
有读者发现本博文的一些观点跟有些文章或博文有相似之处,特列出来供大家参考(如有遗漏,盼告知):
1) Lauren Urban. The Scientist "Evolution of Science" http://www.the-scientist.com/article/display/57368/
2) 孙根年<模仿还是原创:科研成果的树形比喻>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5801
3) 李世春<诺贝尔奖:苗和草,原创和跟踪>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872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2046-355449.html

上一篇:论文投稿被拒的常见原因排行榜
下一篇:国人英文SCI论文中一个小但很重要的问题
收藏 IP: 137.187.208.*| 热度|

52 茹永新 罗德海 赫英 刘进平 阳军亮 孙学军 朱志敏 蒋敏强 赵凤光 曹聪 王修慧 逄焕东 刘立 李宁 崔克明 孙军昌 李鑫 任国鹏 刘颖彪 於鑫 吕喆 金小伟 孙永昌 王启云 孔晓飞 常广涛 许培扬 唐常杰 李琦 王有基 吴明火 李刚 李毅伟 郭利萍 王永林 周能娟 黄厚见 程飞 马文勇 罗汉江 秦川 卢东强 孙步宽 张南希 李崇文 hao 侯振宇 aichengzhang chtang zhaowanfu liyanchun26 goudan1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