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和分子病理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rWangXY

博文

从我的亲生体会看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优劣

已有 7065 次阅读 2010-2-8 23:17 |个人分类:孩子教育|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教育

 

作者:王孝养

        我是地地道道在中国完成中小学、大学、硕士、博士教育,然后到美国从事生物医学研究已7年多。我女儿在中国完成了小学一年级,在美国从二年级读起,现为初中二年级学生(七年级)。因此,我对中国和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优劣有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美国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优势:

     1)美国学校从小学开始就重视创造性教育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美国从小学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课题的制作,如在小学时我女儿曾经设计并用硬纸板制作房子模型。在初中时各种Project就更多了,比如社会学课程就要求学生完成一个题为“古埃及文明的起源”的Poster。为了这个课题我女儿花了将近一周的课后时间在网上查找资料,最后图文并茂的完成了一个很漂亮的Poster,在Poster的下面还列出参考文献,表明资料的来源。该Poster还在学校展出。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她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去背一些死答案。另外,我女儿科学课时还做过3D细胞模型、设计理想的未来汽车等等。我在中国读书时,这些训练只在大学、甚至研究生时才做。

       2)美国的教育重视快乐学习:

         记得6年前,我女儿刚来美国上小学二年级时,她一句英语也不会,连26个英文字母也念不全,可她每天却很喜欢去学校。为了了解当时在不懂英文情况下,我女儿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我专门抽半天时间去听我女儿上课,我发现她们的都是小班教学,十来个学生一个班,学生们坐在小板凳上围成一圈在上课,老师很耐心,学生的学习气氛很热烈,大家都抢着回答问题。我女儿因为不懂英文,常常不知道布置了哪些家庭作业,为此老师还专门告诉我们家长如何辅导孩子的学习,老师还为此向我学了句中文“自己保存”,好交代女儿把家庭作业带回家。在上ESOL课时(一种专门为不懂英文的学生开的英语课),老师又实物或图片教来之不同国家的学生听、说、读、写英语。上课时有个学生鉆到桌子底下,老师不是大声责骂,而是微笑着告诉他,该出来上课了。有一次,我女儿感冒呕吐了,校医打电话叫我去接她回家。当我带着女儿准备离开教室,老师和同学一个一个都过来给女儿一个关切的道别拥抱,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我感动了,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女儿在一句英文不懂得情况下还这么喜欢去学校。她们的班同学就象是十几个兄弟姐妹一样,而老师更象是一位知识丰富的大姐姐。

        另外,在美国的学校,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也给预更多的鼓励,而不是责骂。心理学家的观点:表扬永远比批评好,在美国学校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美国的学校重视个体化教育

       美国的中小学教校会根据同学不同的天赋和水平,给与不同的课程。比如,七年级学生上的数学可能完全不同,有在上代数的,也有在上几何的,他们可能英语是同学,数学课课可能就不在一起上课了。我女儿是七年级学生,她在学校的magnet programs里,数学上的是高中的几何课程,英文和社会学、科学课上的确是相当于八年级的课程,还可以选一门西班牙语作为第二外语。这样的学习可以人尽其能,水平好学生可以上难度大一些的课程,这样就不会因有些课程太容易而浪费时间,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

     4)美国有相对全面的大学录取评价体系

       在中国曾有媒体报道,一个高考成绩很好考上了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却因无自制能力,贪恋玩游戏而退学,而第二年却因高考成绩好再次被该大学录取。这一现象在美国是很难出现的,因为美国的大学录取时,高考成绩(SAT)只是占有重要作用,而非绝对的标准。除了SAT成绩,还要看领导才能、特殊才能,如体育或文艺才能,以及平时成绩,高中时选修大学课程的数量和成绩,甚至科研经历等。在美国即使SAT成绩满分,而别的方面不突出,也很难进得了美国最好的大学。

    二.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劣势:美国中小学教育最大的劣势是基础打得不够牢。最典型的表现是大部分美国学生的数学基础都比较差。曾经和我工作过的多位美国白人同事,他们在美国读了大学,甚至博士,当他们进行最简单的浓度换算时却很吃力,通常我们口算能完成的运算,他们用计算器却要折腾半天。我想我们中国毕业的学生数学能力应得益于以前高考的题海战术。  因此,我认为如果能把美国教育的优势和中国教育基础比较牢固的优势结合起来,将会是完美的教育模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2046-293744.html


下一篇:让吸烟者越来越麻烦—美国控烟的绝招
收藏 IP: .*| 热度|

5 武夷山 罗帆 孙永昌 hangzhou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6: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