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茶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suiyang

博文

也说吟坛指疵 精选

已有 6342 次阅读 2009-12-4 08:38 |个人分类:池蛙集|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南轩君在《诗海拾贝(十六):乾坤清气惟诗也》中,谈到清代赵翼用五首《论诗》表明自己的文学创作主张,并列举一些大家“以诗论诗”。受其影响,今人也偶而为之。

近来,有博主与我讨论诗词的创作方法。这里,介绍邓世广教授在北疆的一次诗词创作讲学,名为“吟坛指疵”。“指疵”对诗词创作中的一些瑕疵给出了批评,作为对照,这里也引用了一些科网诗坛上的正面观点。

邓世广,1946年生,辽宁阜新人,是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新疆诗词学会副会长,为《昆仑诗词》主编,也是当代天山诗派的一位领军人物。关于天山诗派,在拙文《人间何处有奇葩,独向天山顶上夸》中略有介绍。

 

一、吟坛指疵(北疆讲学之一)

味同嚼蜡信堪忧,忍使华笺付水流。

寄语吟坛风雅士,推敲须上一层楼。

(邓注:诗而无味,宜付沟渎。推敲之道,可医此病。)推敲,首先要从字声、押韵、对仗和体式做起,有如金科玉律。

金科玉律勿轻抛,得折腰时且折腰。

八卦炉中经百炼,披枷戴锁亦逍遥。

(邓注:有写近体诗而不遵格律者,竟援前贤破格先例自解,不亦昧乎!须知如娴于此道,虽戴镣铐,犹可舞之蹈之。)对初学者,可见马昌凤的《诗海拾贝(一):仄仄平平仄仄平》。由于现代的四声与《平水韵》有较大的差别,徐鸿儒先生在《新律诗刍议》中又阐述一种观点:“新律诗还用老律诗的格律,只是平仄和韵要以现代语音为准,即律依唐法式,平仄和韵依现代语音。”也就是依“中华新韵”,这也可供讨论与参考。

 

二、吟坛指疵(北疆讲学之二)

连篇累牍意如何?不若巴人下里歌。

嗟尔诗中乏佳句,从来樗枥总嫌多。

(邓注:兵法有云:“兵不在多而在精”,诗岂不然!)樗,臭椿,樗材喻无用之材;枥同栎,又为橡树,以“樗栎”喻才能低下。 .欧阳詹《寓兴》诗:“桃李有奇质,樗栎无妙姿。”唐朝王之涣,《全唐诗》总共收其六首诗,竟有《登鹳鹊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凉州词》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等名句为千世传诵不歇,而乾隆皇帝一生写诗四万余首,却没有一句被人记住。

正如陆机《文赋》言:“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焚香说剑咏萧娘,烛影兰舟枉断肠。

最厌无聊儿女泪,哪堪抛洒落千行。

(邓注:今人衣冠,古人腔调。无病呻吟,呜呼哀哉!)后以“萧娘”为女子泛称,如徐凝《忆扬州》:“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愁。”诗作应忌神形不一,呻吟无据,言不细密,情不用深。虽有香草美人,却无屈子寄托,情不深婉,思不深邃。纵咏箫娘不过焚香说剑,枉言断肠不见轻愁微澜。所以,卫先生评燕清词:“若非真情万端,何来柔肠百转?”

 

三、吟坛指疵(北疆讲学之三)

口号声声吟兴浓,东风浩荡电波红。

宜从云水寻诗味,湖海张开万里篷。

(邓注:文革遗风,至今仍在。深入生活,寄情山水。然后可与谈诗。)不必称为“文革遗风”,可称为“老干体”,是当代诗词创作中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一种诗词体式,有如作报告,套话连篇,毫无生气,邓先生希望不要钟情于此,而应重视生活游历。有如钟炳、柏舟诗词。其实,与“老干体”诗风类似,古代就有“台阁体”,今人以此为娱乐,游戏一会也无不可,但以此为个人风格却要慎重。

 

古风今日滥吹竽,信口开河究可嘘。

蹈袭陈言君不见,盍从丘壑问樵渔。

(邓注:今日吟坛多有以长篇顺口溜而冠以古风之名者,篇中动辄“君不见”、“噫於戏”,浅薄如此,乃不知古风为何物矣!)科网上的赋体代表作可推关燕清先生的《思美人赋》,七言古体可推郑融先生的《吊屈子》。前者有郑君的评论《“山草碧而心逐兮”——读关燕清《思美人赋》》与刘俊明先生的评论《粗读《思美人赋》》,后者可见我的评论《读郑君《吊屈子》有感》。

 

四、吟坛指疵(北疆讲学之四)

掩卷不知渠所云,人间无处叩迷津。

凭君毋炫玄虚术,妙句咸因匠意新。

(邓注:故弄玄虚,云天雾罩。掩卷思之,竟不知所云。是诗耶?抑禅耶?)禅能入诗,虚而不玄。若是人间无处叩迷津,那就玄而又玄了。不知渠所云,大体有两种原因,一是读者不知创作背景,一是作者硬造生词。因此,对背景要辅以简介。癸未仲秋薛天纬教授赠邓世广诗云:“吟诗我祗成联语,总赖同声接应人”,其中“联语”指其诗友小聚一事,席间薛教授吟“美酒文章千古事,圣贤饮者一流人”,邓对以“樽前醉眼迷离处,半是荒唐半是真”,合为一绝,是其背景。嗣后,邓世广《次酬薛天纬教授赠诗》云:“漫许平生意气真,时从冷眼看红尘。疏方未吝歧黄术,耽酒原无进取心。纸扇轻摇知夏至,金风萧瑟梦秋分。吾今不售韩康药,且作徐行吟啸人。”诗中用典,一是“歧黄”,为中医代称;一是“韩康”,指韩康长安卖药。

匠意生妙句的一种表现方法是适当用典。然南轩君在博文《湖南为客动经春》中,又举杜甫《燕子来舟中作》为例说明不用典也能感人至斯,并指出:“后世诗家喜欢用典,非为博学宏才,实才力或功力不济之故。或许有些道理?”

 

倦眼迷离是抑非,似曾相识燕双归。

等闲晤得先生面,又恐翻疑侬似谁。

(邓注:好诗应自出机杼,毋涉抄袭。清诗有云:“人如旷世星难聚,诗有同声德未孤。”其斯之谓与!) 这仍然是讲“妙句咸因匠意新”。所引清诗源于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之“三一”节,讲两起题壁和诗的事。壬申春,袁过良乡,见旅店题诗云:“满地榆钱莫疗贫,垂杨难系转蓬身。离怀未饮常如醉,客邸无花不算春。欲语性情思骨肉,偶谈山水悔风尘。谋生消尽轮蹄铁,输与成都卖卜人。”末无姓名,但书“篁村”二字,遂和其诗,有“好叠花笺抄稿去,天涯沿路访斯人”之句。十多年后,袁才面晤篁村,方知姓陶,名元藻,会稽诸生。陶很感慨重赋诗云:“匹马曾从燕蓟趋,桥霜店月已模糊。人如旷世星难聚,诗有同声德未孤。自笑长吟忘岁月,翻劳相访遍江湖。秦淮河上敦檠会,应识今吾即故吾。”

 

五、论诗(北疆讲学之五)

寻章摘句苦因循,自诩炉青未必真。

学步何矜身矫健,讴歌应许意清新。

诗词故然形在章句,可“炉青”却不在章句,而在生活、心智与情感,关燕清在《端午笔会诗词作品选》编后记中说:“佛经云:般若有三种,既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而文字般若则排在第一位。因此每一个人都应做智慧与文明的传播者。而一颗本真而灵明的心恰恰是好的作品的创作源泉……更进一层。爱,是一个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的本质所在。好的诗既有诗意的追寻又有生活的实感,于是娓娓道来中隐含着一种精神震撼力。其对日常生活和身边事物的挖掘和分析,体现了现实与审美的诗学价值和意义。”

 

灵犀点破诗无价,堂奥参通笔有神。

休使冗词伤雅意,推敲凝练去浮尘。

又回到“推敲”二字上,但不是在格律层面上,而是去尘见性,见诗眼。“诗眼”一词,见于杨栽《诗法家数》:“诗要炼字,字者,眼也。”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范成大也言:“道眼已尽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清代刘熙载进一步阐述:“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映照。”

诗眼,即点睛传神之笔。诗因匠意而新,因推敲而神。曾吉甫有诗句“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韩驹改“中”为“深”、“里”为“冷”,就使仅用于指方位处所的“白玉堂”与“水晶宫”,显得超凡脱俗、增添情趣了。又如,杜甫《曲江对雨》有诗句“林花着雨胭脂湿”,后来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分别用“润”、“老”、“嫩”、“落”字,都不及“湿”字鲜明生动。

 

先生“吟坛指疵”,虽不是大家诗话,却是同时代的诗人心语,读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049-275981.html

上一篇:圆周启示录:祖冲之圆周率算法绝技之迷
下一篇:紫溪童子面
收藏 IP: .*| 热度|

24 刘俊明 张志东 李霞 郑融 关燕清 马昌凤 王安邦 罗帆 钟炳 杨秀海 陈国文 马丽丹 王宝山 吉宗祥 刘圣林 刘岩 魏玉保 陈湘明 李学宽 侯成亚 鲍海飞 李泳 丛远新 iwesun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