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著名学者:博学?杂学?扯淡?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wa

博文

全球气候变化之真相的几个思考方向

已有 6554 次阅读 2014-7-24 14:19 |个人分类:科研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气候变化

非常犹豫要不要说两句,一时手松在谢平老师博文全球气候变化之真相——淡定 or 惊慌后面留了言。谢老师博文内容详实,实在是佩服。我的导师也是做古气候研究了,说来惭愧,我没有继承他老人家的衣钵,目前研究的是近代气候变化和碳循环。


不讲什么结论,以免论战不休,俺首先高挂免战牌,只是提供几个新的思路,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全凭诸位看官。


1,  地球所经历的,未必是人类能够承受的。再极端一点,人类所经历的,未必是人类所能够承受的,如世界大战。气候这个事儿也是一样,请继续推想,面对古气候资料,我们真的可以如此淡定么?!    


2,地球系统的变化动力源出现了新变化,这个系统变了!


从冰心等历史资料可见,以前CO2没有今天这么高,而且从时间迟滞上看,温度比CO2变化早。地球系统有很多天文周期可以解释各种古气候循环。这样想,各个变量就是一个个球, 如辐射,CO2,温度等等,它们之间的影响过程就像是弹簧,相应+反馈等等。好了,就这么个系统,很多小球,之间有复杂的弹簧连接。我们认为历史气候是由各种天文周期强迫,作用在不同的小球上,然后整个系统在哪动。


不巧的是 ,人类出现了,更不巧的是,人类咋就工业革命了呢。CO2主要由人类活动改变,也就是这个小球上有了一个新的外力,请问这个系统的运动和历史上还是一样一样地么?


3,气候变化不只是气候达到某种程度,还有变化的速度本身也是变化。请问,历史气候中有没有像

工业革命以来CO2和温度都有如此高的变率呢?


所以,这是事儿,那神马该如何是好呢?!惊慌、淡定,也许全由心生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8542-814306.html

上一篇:《暴发户的文明之路》之“擦屁股纸与马桶”
下一篇:中国区域气候干湿变化的确定性结论:基于多指数与柯本气候区
收藏 IP: 58.213.93.*| 热度|

5 谢平 檀成龙 赵斌 Vetaren11 rfm2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5-28 09: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