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by

博文

体重指数(BMI)无论在起源还是应用上都是有种族主义色彩的?

已有 2734 次阅读 2021-2-24 18:09 |个人分类:科学感想|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体重指数(BMI)是用一个人的体重(以公斤为单位)除以身高(以米为单位)的平方来计算的,这是对身体脂肪的估计。

根据美国卫生部和公共服务部少数民族健康办公室(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ffice of Minority Health,OHM)的数据,与美国其他种族相比,黑人女性“肥胖”和“超重”的比例最高——至少在这些术语目前的定义上是这样的。这意味着她们更容易患上高胆固醇、高胆固醇血症和肥胖血压、心脏病和中风。

目前,“正常人”的体重指数在18.5到24.9之间。任何低于临界值的人都被认为是“体重不足”,而高于临界值的人要么是“超重”要么是“肥胖”。一些医生认为这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尽管不够完美。
目前的BMI临界值是基于想象中的“理想”白种人,不考虑一个人的性别或种族。不幸的是,这些狭隘的标准在美国并没有改变,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比如在白人占少数的中非地区。然而一些国家已经调整了他们的阈线。例如,中国和日本将“超重”定义为体重指数超过24(比美国的临界值低0.9)。
对不同人群来说,较高或较低的BMI可能更健康。例如,2003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上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较高的BMI往往更适合黑人,而黑人女性在BMI达到37之前,死亡率不一定会显著上升。202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较高的体重指数与新西兰白人心脏周围的“有害”脂肪有关,但这并不适用于毛利人后裔。托马斯博士的父母是印度人,她亲眼看到了标准的截止线与她自己家庭的经历不符。“你去我家,总有人患有糖尿病,总有人患有高血压,他们看起来不像美国人认为的肥胖,”她说。“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南亚人的体重指数越低,所有代谢紊乱的发病率就越高。”
由于许多体重指数较高的人是健康的,简单地说“肥胖症是坏的”,而不考虑其他遗传、社会和环境因素,弊大于利。

过分关注体重会助长有害的饮食习惯。对肥胖的普遍反应是建议节食,因为减肥是一个健康的目标,因为它也可以防止患上糖尿病等代谢紊乱的风险。但是在一些人身上,节食实际上可以促进无序的饮食习惯和饥饿模式,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肥胖污名化导致慢性压力。事实证明,助长“对抗肥胖”的固有偏见是有害的。体型较大的人不仅在医学上受到歧视,在工作场所、时尚和其他领域也受到歧视。2016年,美国全国酒精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了21000多名美国成年人的数据,在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中,肥胖污名化与心脏病、胃溃疡和高胆固醇的发病率增加相关,与体重指数无关。很明显,我们的饮食文化和体瘦特权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重大影响。


The Racist and Problematic Origins of the Body Mass Index

The Racist and Problematic Origins of the Body Mass Index

https://www.msn.com/en-us/health/wellness/the...

---------------

封面.jpg.png

《肥胖的危害与科学减肥法》销售网址:

天猫(https://www.tmall.com/)、京东(https://www.jd.com/)等各大网店均有销售:

 

天猫:

https://list.tmall.com/search_product.htm?q=%B7%CA%C5%D6%B5%C4%CE%A3%BA%A6%D3%EB%BF%C6%D1%A7%BC%F5%B7%CA%B7%A8&type=p&spm=a220m.1000858.a2227oh.d100&from=.list.pc_1_searchbutton

 

京东:

https://search.jd.com/Search?keyword=%E8%82%A5%E8%83%96%E7%9A%84%E5%8D%B1%E5%AE%B3%E4%B8%8E%E7%A7%91%E5%AD%A6%E5%87%8F%E8%82%A5%E6%B3%95&enc=utf-8&pvid=b721ed307ebd40ec92864cfeee98414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731-1273702.html

上一篇:了解一下隐性饥饿(hidden hunger)这个概念
下一篇:瑜伽可以帮助减肥
收藏 IP: 150.255.29.*|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