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现在的高校为什么无法安静搞科研?——吐槽之后的思考
热度 3 李斌 2024-3-9 11:13
开会、写本子、报销、卷考核、卷教学,这是青椒们的常态。为什么这么累?为什么无法安静地搞科研? 有很多观点:(1)现在什么行业都要卷!(2)学校考核与排名的必须(3)改善个人待遇 但似乎并没有说到本质上。很多老一辈的教师说,以前还可以安安静静做学问,现在难了。 在高校也十多年了,今天突然感到,问 ...
个人分类: Thinking|6400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3
智能的第一推动力问题:遐(瞎)想篇
李斌 2024-2-23 11:19
如同力学一样,牛顿用数学方法揭示出世界运行的力学定律,却无解于力的来源。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大模型作为一种 “数学+大算力”已经可以解释复杂网络系统,可以作为智能行为的决策模型,在模式识别、自动推理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对话、机器翻译等具体领域大杀四方。似乎基于向量和张 ...
个人分类: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990 次阅读|2 个评论
语言学研究重镇之QS2023前十名评析
李斌 2024-2-6 19:44
语言学的研究重镇一般公认为麻省理工、伯克利等知名高校,但是他们到底强在哪里,需要梳理一下,这里 以QS排名前十的高校为例。 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英国一家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所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QS公司最初与泰晤士高等教育(简 ...
个人分类: Linguistics|71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乱花渐欲迷人眼——信息爆炸时代需要一本城市生活手册和新的信息互动模式
李斌 2024-2-4 23:42
PS:信息过载! 最近和负面情绪比较重的家长和学生聊天,深深地被他们的一些说法所震撼,很多问题难以回答,思来想去,还是写一篇来记录。 --------------------------------------------------------------------------- 学生为什么这么累?为什么要学那么多知识?为什么要死记硬背以致头脑发麻,恶心呕吐?为 ...
个人分类: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437 次阅读|没有评论
SIGHAN——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评测的里程碑
李斌 2023-8-20 11:21
(按:近日拜望了计算语言学家黄昌宁先生,他是SIGHAN的推动者,对标准制定、资源构建、语言建模有着深厚积累与深刻理解。他强调语言问题的可计算、可评测一直深深影响着我。) 2003年在日本札幌召开的SIGHAN,是中文分词的里程碑。 做中文计算,需要先分词。但是分词标准很多,词表不同,语料库也不同,造成自动分 ...
个人分类: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1155 次阅读|没有评论
静海寺终于开了——南京打卡新地标
李斌 2023-8-1 23:35
在南京二十多年,一直想去看看静海寺,这个充满历史感的所在。但是,读书时它一直不开,后来忘记了,多次去阅江楼,亦没有开放。直到今年寒假路过,发现新建了一大群建筑,但一直没有开放。最近听说开了,今天趁着节日,去观瞻这个新开的“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 它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门口挂了许多牌子,但是几乎没 ...
个人分类: Dighital Humanity|110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如何弥补汉语的词汇空位? ——从女教师的丈夫说起
李斌 2023-7-28 11:50
虽然汉语的词汇量已经非常庞大,但是我们依然有很多“词汇空位”。科学网的博主们都缺这样一个词,学生可以称呼男老师的夫人为“师母”,但是“女教师的丈夫”却难以企口。师公、师爷,都明显不合适。 这种词汇空位多吗?其实不少,例如上一篇探讨的“感谢听众”的自谦动词。当然,还有我们对社会上男女服务员的敬称,“ ...
个人分类: Linguistics|1020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为什么不能说“感谢聆听”——来自褒贬指向的理论分析
李斌 2023-7-27 21:00
一、引子 “聆听”明明是一个褒义词,为什么不能说“感谢聆听”呢? 很多文章的解释如下: (1)“聆听”是主语是客人,宾语是“优雅好声音”。例如,聆听 — 一曲美妙的竹笛。 因此,在自己的PPT尾页,放上“感谢聆听(我的发言)”,就相当于是自卖自夸,很不合适。 (2)“倾听”“垂听”,也不能 ...
个人分类: Linguistics|224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刘慈欣的语言观——让人震撼的不止《三体》《地球》
李斌 2023-2-4 23:35
《三体》《地球 2 》都很精彩,很火。作为语言学研究者,除了科幻电影和小说感受到震撼之外,更多的是赞叹刘慈欣对于语言问题的关注。刘慈欣不是语言学家,但对语言有着 “ 宇宙社会学 ” 的观照视角,于我心很是戚戚焉。与其他科幻作品不同,大刘谈的确实有深度。作为对比,《阿凡达》中人造的语言并没有体现出什么新意 ...
个人分类: Linguistics|234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