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编辑出版人,开放存取倡导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yk Visiting Scholar a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PhD at Peking University, Bachelor & Master Degree a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博文

文献引用中的“假引” 精选

已有 8916 次阅读 2008-5-3 11:54 |个人分类:编辑视点|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参考文献, 引用, 假引

文献引用中的“假引”

 

许多人信奉“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的信条。有的人不但抄出了名与利,而且抄成了。其东抄西抄、左抄右抄,从来没有出事,今后也绝对不会有事,更不会惹官司,其秘诀有三抄三不抄,即:抄古代不抄当代、抄史料不抄活材、抄死人不抄活人(引自:文抄公说。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7-5-6/2114837.shtml)。

当代作品、现实题材、活人的文章,千万抄不得。不仅因为作者健在,而且读者众多,一旦抄之,就会被人发现、遭人谴责,甚至惹官司,搞得身败名裂。特别是现在网络信息时代,什么东西一旦发表很快就在因特网上传播,大家很容易找到,再抄袭他人作品,等着被别人抓实在不明智。写文章不抄怎么办?就得按照科学本身的要求去做,正确引用他人成果,做到凡引必注,就无忧了。

客观的说,大部分作者都能够按照科学规范要求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正确借鉴他人成果,大部分论文在文献引用上也已经很规范了。但也有部分论文在引用他人成果时存在不少问题,如不少列出的文献没引用、引用的文献没列出、张冠李戴、错误引用、多次转引以讹传讹、语录、数据没有出处等现象,凡此种种,愚统称为“假引”。

“假引”的现象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出现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情形,但不仅限于此:1)有的文章全篇内容没有在引用处标明文献引用,而只是在文章末尾列出一个参考文献列表。2)有的文章把文献标注在文章的子标题上,文章内容的具体借鉴引用情况,谁感兴趣谁就去核实好了。3)有的文章引用文献很粗略,引用一句话标注多篇文献,既不具体又无意义,如前人已经进行过大量研究[1-10],具体研究什么,研究结果怎样,取得哪些进展和存在什么问题等均不得而知。4)有的作者大段抄袭别人文章,但文章引用的文献却没有所引用或被抄袭的文献,而张冠李戴,引用标注一篇相似或相关的文献,代替原文献作为幌子。5)有的作者在无关紧要的内容处引用标示他人文献,而真正援引他人的核心内容却不标引,视为自己原创,实为剽窃,只是手段更隐蔽。6)有的文章故意回避引用与自己文章最相关的文献,即使没有抄袭,也很担心被人发现自己文章重复他人工作,因没有创新而被退稿。7)有的作者为了避免一稿多投和一稿多发被发现,故意隐藏回避引用自己已经发表在其他期刊的文章。8)有的作者喜欢炫耀性的引用自己的作品,全文通篇引用的文献全是自己此前发表的作品,不管相关的还是不相关的全部列上,恨不得把小学时获奖的作文也引用到文章中。9)有的作者引用文献明显凑数,所列文献大都为人所共知的教科书、工具书,恨不得把《现代汉语词典》也列上。10)有的作者多次转引他人文献,不看原文,也不管对错,引来凑数,其实不少文献都是错的,有的期次页码不对,有的年份出错,还有的期刊名都不对,如此转引以讹传讹。11)有的在不需要引用文献的地方引用标注文献,如在摘要和结论中一般不需要引用新的文献,而有的作者却引用。12)有人实际参考的中文文献,却避而不引,而去引用几篇根本没看或看不懂的相关外文文献,附庸风雅,就如有人站在高尔基的画像前感慨:“尔基呀尔基,我不看你姓高还以为你是外国人!”

有人说,引用很少几篇文献就写出一篇文章,抄袭成分较多;但若同时参阅多篇文献,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提出自己的见解,就有创新。愚以为很有道理。但引用与抄袭往往界限模糊,易入灰色地带,难以界定。特别有些抄袭高手采用假引之术,文章中引用不少,原文献大都出现在文章中,但避重就轻,攫取其核心内容反而不引用,却在无关紧要的内容处标引。此类假引,实则抄袭或剽窃,属科学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但手段隐蔽,难以判别。加之,“假引”现象还没有引起把关人的足够重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屡抄不爽,屡抄无忧,并抄出了名,炒成了家。

 

科学家应该有科学的态度,引用他人的东西,就应该按照规范要求,逐一认真著录参考文献,而不要在“假引”上动歪脑筋。希望“假引”现象这种科学不端和学术失范行为不再发生。

 

阿 宽  草成

20085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523-23968.html

上一篇:我为英文刊淘到的第一桶金
下一篇:您可曾引用过第2.5篇文献?
收藏 IP: .*| 热度|

1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