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物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ozaikx

博文

“前驱先路”的大书 精选

已有 5230 次阅读 2015-1-8 09:33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海国图志, 魏源


这些天冗务繁杂,所以发文略有迟滞,各位见谅,正所谓好饭不怕等,好饭怕不等。


《海国图志》是今天的主角。这是一部我们多少都有耳闻的近代名著,被一些专家称作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书,也是自己想读但一直没有机会通读的书。前些天拿来翻翻,囫囵吞枣后再班门弄斧一回。正好有朋友问,你怎么老摆弄国外的科学掌故,中国也有不少可谈的吧?没错,但要看当天的天气,晴、阴、风、雨、雾、霾、雪天时宜谈西方,下拳头大冰雹那天谈中国则大吉。呵,玩笑而已,说正经的:一则由于按日而写,限于笔者能力,很多中国的伟大发明创造皆无具体日期可考,煞费苦心也无能为力。二则举凡科学特别是近代物理学的成就我们还是还是看今天的天气吧。

言归正传,《海国图志》从18431350卷首刊于扬州算起到今年已经面世172年。后不断增补,1847年扩为60卷,1852年增为100卷。作为一部清末全面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的百科全书,其中也涉及许多文化、政治制度、风俗、科技的内容。关于成书的直接目的,编著者魏源在序言中这样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句话也成了这位首先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的名言。

“技”这个字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的痛点,一方面久被视为“奇技淫巧”另一方面又常深感“技不如人”,至于真正落后的原因似乎也总未寻到根源。

我也常常怀疑,我们有时是否是以一种现代人的眼光来苛责古人呢,还是克罗奇说得干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让我们再仔细读读它吧。

魏源的参考文献主要是林则徐在两广任总督时翻译洋人资料所编九万字的《四洲志》。林则徐被贬至伊利途中在镇江停留,与魏源彻夜长谈,并将全部资料托付给这位好友,望他辑撰成书。在序言中魏源也指出:“《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

对于和以前的地理地图书籍有何不同时,他这样说:“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所以,这部百科大部分是西洋(泰西)舶来的知识,但对当时中国知识阶层来说,关于世界的认知无疑是重要的进步。

对于此书的作用魏源也有理性的认识:“执此书即可驭外夷乎?曰:唯唯,否否。”“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人心所以违寐而知觉也,人才所以革虚而之实也。”这些说法到今天仍有借鉴的意义。他对大西洋欧罗巴各国的介绍共计十七卷,其中又特别重视英国,“志西洋正所以志英吉利也”,他对当时世界的认识已远远超越同时的官僚,他和林则徐等人都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猛醒,而且对不屑了解敌国的态度予以否定。魏源更在此书中是对学术传统中的“浮藻饾饤,心性迂谈”予以责问。

诚然,可惜的是当秀才们为博取功名而寒窗苦读时,这类书显然不是正途;市井读物的兴趣也多是些才子佳人、神怪演义,这类书自然乏人问津。据说《海国图志》十几年只卖出不足1000部,并最终难逃被禁的厄运,可见在当时对知识阶层的影响也很有限。而在1851一个偶然的机会,让3部《海国图志》传入日本。1854年,日本翻刻了《海国图志》。短短数年,日本出版的《海国图志》就有十多个版本,据《江户时代日中秘话》载,《海国图志》“到了江户则身价百倍,成为急需的御用之书”。很多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都受到此书影响。如日本学者落合弘树在北京某学术会议的报告《明治维新与中国——幕府维新的日本和中国》中指出:“以图独立的佐久间象山‘和魂洋才’的想法,大部分是从魏源的《海国图志》中得来的”,尽管是一家之言,但仍可见《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所起到的作用。这真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可叹矣。

但无论怎样,《海国图志》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摒弃了九州八荒天圆地方等陈旧世界观,积极汲取西洋地理先进成果,普及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在它之后又有许多相关著作也陆续出版,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意识也慢慢得以树立。

《海国图志》算得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一部开风气先的大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5200-857430.html

上一篇:人为什么需要假日呢?
下一篇:七律·惊闻李小文前辈离世
收藏 IP: 202.106.51.*| 热度|

6 姜进举 黄永义 武夷山 史晓雷 于仲波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