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人创新乐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J2009 生命周期评价(LCA),低碳,创新

博文

NTNU上课归来兼LCA琐思

已有 3690 次阅读 2011-10-23 23:17 |个人分类:LCA|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矩阵, LCA

为期两周的LCA专题课程结束了,有充电的感觉,然而也很有遗憾。这次课程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内容,一个是inventory,侧重Input-Output LCA及hybrid LCA,另一个是LCIA,即LCA的评价方法学。就我个人的知识背景而言,前者的宏观经济尺度让我很难领会,而后者则本质上仍然是生物、化学内容,相对容易接受。第一周的授课老师是挪威科技大学工业生态学教授Edgar Hertwich,第二周是荷兰内梅亨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Mark Huijbregts。做I-O LCA的人大概都知道Hertwich,Huijbregts的名气更是如雷贯耳(那简直就是LCIA鼻祖级人物啊),但两人的亲近可人以及对学术的passsion,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博士学习的“有生之年”,能亲历这样的学习过程,深感幸甚。课程结构安排得很用心。上午是教授主讲+guest lecture,下午则结合上午内容在电脑上进行实例操作。课程内容循序渐进,第一周从process based LCA的不足,过渡到input-output,到hybrid,跳到allocation(guest lecture讲了hybrid allocation)。第二周则先综述,然后谈uncertainty,酸化,进而到毒理,将LCIA的思路展开、理顺。Huijbregts常说“我要给你一个challenge”,常在貌似要展开长篇大论的时候突然停下来问大家这是为什么,很能激发大家的思考。凡此种种,难以尽录,留待日后遐思。
 
课程中涉及到矩阵的运算,由此而感到矩阵的强大。原来大学学习的时候太没有接触实例,虽然能把抽象的符号玩转,却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到头来也忘记了。倘若当年能结合实际问题来学习,应该能有更多掌握吧。惘然。
 
 
附:
近日回头来看去年的综述(),感到自己的局限。当时认为LCA研究急需建立统一的操作规范。然而现在觉得这还不够,问题的本质有时候或许不能仅仅依赖LCA来反映,一个好的LCA需要好模型,这模型不但要能建立flow之间的量化关系,还要繁简适度。“质量守恒”的原则在农业LCA中体现的不多,大多时候农业LCA就是一把抓emissions:施氮肥X kg,于是排放了X*0.01kg 的N2O(IPCC 2006 default),对于剩下的X*0.09 kg N元素的命运则不关心,这里似乎缺失了一环:产量。产量是如何随施肥变化的?产量才是最终衔接LCA的functional unit(FU)的东西。在纯粹描述型的LCA中,没有去构建系统的输入(e.g.施肥)与输出(FU)的关系模型。而那些纯机理模型(预测在土壤、天气、管理等条件下产量如何变化)对LCA而言又太复杂(LCIA的评价方法还是相对粗糙的,不适合应用于过于具体的场合)。是不是需要一种居中型的模型使得LCA可以更好地展示出flow之间是如何互相影响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5054-500230.html

上一篇:都柏林文化之夜
下一篇:创新者实用手册(4):画出你的思维图!
收藏 IP: 89.204.233.*| 热度|

1 罗岚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