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物理 我的大学
<一>
—喜欢物理吗?
—喜欢。
—为什么?
—这个……恩……讲不清楚。
我不知道物理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个词真是无比庞大,浩瀚的星空、流动的风、炫目的光、诡异莫测的电、呼啸而过的时间……无所不包。
我一度把物理两个字简单地扩充为“事物的道理”。
世界纷纷扰扰,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上演着不同的悲欢离合:
一个电子离开了原来的原子核,进入加速电场,狠狠地击中另一个原子。所有的原子都静静地看着,没有制止。
空气中的湿度越来越大,所有的水蒸气聚在一起开会,它们举手表决用抽签方式让一部分同志转化为液态。
一束光用了八分钟从遥远的太阳捎来灼热的思念。
…………
很神奇不是吗?
基督徒的上帝用六天创造了这个世界,鸟语、花香、溪水、山峰……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光明降临世界。
上帝把他的意志渗透进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亚当和夏娃把对上帝的单纯信仰延续给他们的孩子。上帝的手,掌控着一切。他让敌人不战而亡,在旷野里摆下盛宴。
事实上,我是个无神论者。
所有发生的和未发生的,都起源于简单的因果,都有着本质的不可改变。
这是物理的基础,规律是存在的。在这个世界里,物理就是主宰。时间在变,地点在变,什么都变了,物理还没有变。
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苹果落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十三次……第三千三百三十三次,它还是自由落体。
这大概就是物理的性格吧,朴实无华,亘古不变。
物理说:“光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于是干涉、衍射有迹可循。
物理就是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意志,它不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它又处处显现着。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物理大概就是那个冥冥之中的那个一吧。指引着那个牙牙学语的新生宇宙,诠释着这个朦胧神秘的永恒世界。
所以我喜欢物理。
万年变更如走马,一泓海水杯中泻
私以为这句大气之至的诗有种物理的感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万年变更如走马,一泓海水杯中泻。
<二>
—为什么学物理?单纯的喜欢?
—怕是不能这样说。
—那是?
—恩……说不好。
有一种恐惧,叫做未知。
有一种兴奋,也叫做未知。
虽然我不认同“事物是不可被认识的”这种古典的哲学观点,但却实在觉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认识再深也过于浅薄。
不过这样才有意思嘛。
乔布斯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吗?
他做到了,没错,一个伟大的行动家践行者。
我也想改变这个世界,眼前的光景与理想中的出入函数实在是没有办法说可以求极限近似为零。
哲学家说,活着就是为了认识自我,认识这个世界。
那么多的人在这条发现之路上行走着,探索者,痛苦着,快乐着。
物理的顶点是哲学,大部分人都认同这个观点。
哲学的产生,源于哪里指向何处?面对这种高深的话题我是不敢弄斧的,源于一念吧,指向实在的生活,个人见解。
中国的哲学,儒家喜欢说“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出自《礼记 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对我来说,物理不仅仅是探索和认识的工具,更是我们正在和将要探索认识的主体。现在所学的物理,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公式定理和书后习题,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实践和假说演绎,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一种理性的客观有效方法。
学习物理,很可能是因为想要探索这个未知世界的本能,渴望了解,渴望站到更高更远更辽阔。
学习物理,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用一种温和有效的手段。
学习物理,也许真的只是因为单纯的追求美。
<三>
—物理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我倒是很笃定,美
谈谈宇宙。
宇宙在我的脑海里留下的最初印象是家里的昙花。那时候我还很小,熬夜等着看一现的昙花。花开的时候,夜很浓,不是死寂的窒息,就像一块黑色缀了明星的幕布,单是为了衬这花而存在的。爷爷给我讲“一花一世界”。那么小怎么会懂这些嘛,花里住着仙子可以信,花里面还有一片星空这种东西我就故作老成地认定为骗人了。说实话“一花一世界”现在我也依旧不是很懂。但是花很美,记到了现在。洁白转瞬的昙花就这样成了记忆里宇宙的一个印像,具体,简单,还有香味。
后来,学画画,老师给小红花往往是这样的情况:小人的脸上有一个鼻子两只眼睛而不是布满了乱七八糟线条像集成电路。我就和所有的同学一起,默默地画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蓝色的天,绿色的草地上开满小野花。初中看到梵高的画《星月夜》,惊异,继而一见倾心。那些星星在深沉的底色上旋转着,旁若无人,目光就不由自主地陷进去了,拔不出来。我不懂梵高,也不膜拜他,好吧,说白了我没想故意装文艺小清新。但是他的《星月夜》就成了我对宇宙的另一个描述,美得惊心动魄,但是却捉摸不清。
再具体一点,看了好多科幻小说,宇宙的解释风格迥异,更接近现实些了,没那么梦幻。黑洞、行星、彗星……是这些被命名的物质构成组成了宇宙吗?我们看到的还是太少,太浅,太近。
康德这样解释抽象,脱离与其他在同一个意识里所处的联系。理性的认识应该就是把某物从观念对象的一个规定中抽象出来,以便把这个规定保持在概念的普通性中,从而在知性中接受它。
所以我觉得,没人能说得清宇宙,因为人也是宇宙的一部分,超脱不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到底,宇宙也不过是人对这一切的命名。既然说不清,一切假说都是可能的,优劣之分还是在于理论对生活生产的支撑作用。那么宇宙为什么不能是星月夜,一种感性的认识。可以的。这不是打靶,越接近靶心,得分越多,因为靶心看不见。
物理是理性的,抽象的,因为物理追求真实。
物理也是感性的,具体的,因为物理是真实的。
无论如何,物理是美的,简单而优美。
<四>
—觉得大学好吗?
—好。
—跟想象中一样吗?
—差不太多吧……
除了没料到大学也有这么多考试,课堂上也会有随堂测试。
大学的学习居然比高中还刻苦……好吧我承认高中基本就是乐乐呵呵地跟随素质教育。
最喜欢南京大学的图书馆和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独具风情不说,人性化得不得了。
还有食堂,长胖了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大学果然是人生关键期,对身形也是一样啊……
最大的变化还是自主性强多了,无聊地刷人人是一天,看一本好书是一天,做完高数题是一天,赖床不起也是一天。生活还是把握在自己手里啊。我尽力不让脑海里浮现“空虚”的字眼,不让自己有评价“无聊”的机会,虽然不是每次都成功……
我的大学我做主,慢慢学着吧。
<五>
—物理学史这课怎么样?
—以前没上过这样类型的课,真的让我改观很多。
物理学史将物理的历程串联起来,对物理了解更具体了。
但最大的改观,在于对科学家的偏见。
小学的时候,作文课,我写下“长大想做科学家。”
相信不少小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理想”吧。
那个时候,科学家,多崇高啊,多潇洒啊,多聪明的大脑袋啊。
后来觉得,科学家,多清贫啊,多刻板啊,多遥不可及的智商啊,多难以想象的非常人生活啊。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科学家,他们聪明得都绝顶,他们穿着洗过浆过打了补丁的衣服,他们一天到晚埋在公式里,思维在星体间漫步,他们会把怀表放进牛奶里,从来不记得晚饭还没有放进肚子里。
所以,在物理学史课上,最大的感慨是:
物理学家真的真的也是活生生的人啊!!!
他们除了勤奋刻苦,热爱科学外,也有生动的喜怒哀乐。
费曼一大爱好居然是开保险箱。
爱因斯坦也会为了爱人不顾一切。
……
真好。
遥远的不是物理学家,只不过是先入为主的观念。
越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物理,平易近人的,美好。
【2011级南大物理学院学生作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0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