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中国, 中国催化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tachina 化学家(www.chemj.cn)

博文

拉瓦锡奖(Lavoisier Medal)简介

已有 9023 次阅读 2007-10-27 08:11 |个人分类:催化资源收藏

拉瓦锡奖(Lavoisier Medal)简介

继续介绍化学类国内外著名奖项:拉瓦锡奖A.L.Lavoisier

Laurent Lavoisier Medal

 
Award/Medal Laurent Lavoisier Medal
Awarded by Fondation de la Maison de la Chimie
Description/Note Circular silver colored medal with portrait of Lavoisier on obverse and inscription: Laurent Lavoisier. Reverse side has laurel wreath and inscription: Fondation de la Maison de la Chimie, Linus Pauling, Membre d'Honneur, 1986.
Award/Medal Composition metallic
Subject Chemistry
Item Number The Pauling Catalogue:
Honors, Awards, Citations, Diplomas and Other Recognitions, 1914-2001, undated
Box: 1986h2
Item:1986h2.7
Date Awarded 1986-00-00
Transmission data Image created using a Canon EOS-D60 digital camera for digital capture and cleaned using Adobe Photoshop 6.
Copyright Permission to use must be obtained from OSU Special Collections: http://osulibrary.oregonstate.edu/specialcollections/copyright.html

The Lavoisier Medal

Starting with its VIIth conference the ISBC has presented the Lavoisier Medal to an internationally acknowledged scientist for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or the application of direct calorimetry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see details in Thermochimica Acta 219, ix).

The obverse of The Lavoisier Medal displays  the portrait bust of Antoine-Laurent Lavoisier (1743-1794) with the legends THE LAVOISIER MEDAL FOR CALORIMETRY and PRESENTED TO while on reverse is the famous Lavoisier ice calorimeter together with the legends ISBC and "THE FIRE OF LIFE" - the title of Max Kleiber's famous book (London, New York 1961) on biological calorimetry and animal energetics.

 

Winners of the Lavoisier Medal

  

1990: Ingemar Wadsö / Lund, Sweden
1992: Richard B. Kemp / Aberystwyth, UK
1994: Lee Hansen / Provo, USA
1997: Ingolf Lamprecht / Berlin, Germany
1999: Anthony E. Beezer / London, UK
2001: Lena Gustafsson / Göteborg, Sweden
2003: Erich Gnaiger / Innsbruck, Austria

2006: Mario Monti / Lund, Sweden



Dubrunfaut Award

 

In 1996 the Committee decided the Society ought to recognise at appropriate times the contribution to calorimetric studies of non-calorimetrists whose work has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developing the field. After much consideration it was decided to adopt the name of Dubrunfaut whose gigantic calorimetric experiment was probably the first measurement of microbial heat production (see Thermochimica Acta 309 (1998) ix)

 

 1997: Edwin Battley / Stony Brook, USA  

 1999: Urs von Stockar / Lausanne, Switzerland  

 


拉瓦锡相关介绍

拉瓦锡(1743一1794),法国化学家、现代化学创始人。
  1743年8月26日诞生于巴黎。
  1766年因撰写有关大城市照明设计的文章而获得法国科学院的金质奖章。
  1785年被任命为科学院院长。他的主要贡献是将许多实验结果,加以综合,使之成为完整的学说。通过实验,他推翻了物质不能互变的学说,并进 一步证明了物质不灭定律的正确性。他发现磷、硫在燃烧时,其重量的增加是由于同空气的结合所产生的。他发现空气中有1/5的物质可以助燃,后来这种物质定 名为“氧”。这一发现推翻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燃素”学说。
  1783年6月他宣告“水是氢和氧化合的产物”,他开创了定量的有机分析。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拉瓦仍被诬入狱,于1794年5月被杀害。

拉瓦锡,A.-L.


  法国化学家。1743年8月26日生于巴黎,1794年5月8日卒于巴黎。1763年获法学学士学位,并取得律师开业证书,后转向研究自然科学。21 岁时从事地质学研究,后又转为学习化学。他最早的化学论文是对石膏的研究,发表在1768年《巴黎科学院院报》上。他指出,石膏是硫酸和石灰形成的化合 物,加热时会放出水蒸气。1765年他当选为巴黎科学院候补院士。1768年被任命为征税官。同年,他研究成功浮沉计,可用来分析矿泉水。1772年,拉 瓦锡任皇家科学院副教授,1778年提升为正教授。1775年任皇家火药局局长,火药局里有一座相当好的实验室,拉瓦锡的大量研究工作都是在这个实验室里 完成的。
  拉瓦锡是近代化学奠基人之一。1774年10月,J.普里斯特利向 拉瓦锡介绍了自己的实验:氧化汞加热时,可得到“脱燃素气”,这种气体使蜡烛燃烧得更明亮,还能帮助呼吸。拉瓦锡重复了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 果。拉瓦锡并不相信燃素说,所以他认为这种气体是一种元素,1777年正式把这种气体命名为oxygene(中译名氧),含义是酸的元素。
   拉瓦锡通过金属煅烧实验,于177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出了一篇报告《燃烧概论》,阐明了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要点为:①燃烧时放出光和热;②只有在氧存 在时,物质才会燃烧;③空气是由两种成分组成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吸收了空气中的氧,因此重量增加,物质所增加的重量恰恰就是它所吸收氧的重量;④一 般的可燃物质(非金属)燃烧后通常变为酸,氧是酸的本原,一切酸中都含有氧。金属煅烧后变为煅灰,它们是金属的氧化物。他还通过精确的定量实验,证明物质 虽然在一系列化学反应中改变了状态,但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总量在反应前后都是相同的。于是拉瓦锡用实验证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拉瓦锡的氧化学说彻底地推翻了燃素说,使化学开始蓬勃地发展起来。
  1783年拉瓦锡将水滴在加热的炮筒上,产生了氢气,他和H.卡文迪什的工作确证了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
  拉瓦锡还和其他三位化学家组成了一个化学命名法委员会,整理了当时许多化学名词。但他也有一点错误:他认为凡是含有氧的化合物都是酸性化合物,例如硫酸、硝酸都含有氧,由此推断盐酸也含有氧,只是结合得牢固,因此不能从盐酸中分出氧。这一认识当然是错误的。
  1789年拉瓦锡写了《化学概要》一书,书中为元素下了一个定义:“凡是简单的不能分离的物质,才可以称为元素。”他还认为少量存在的物质不是元素,例如他认为黄金就不是元素,这也是错误的。

拉瓦锡 1743~1794 法国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生于巴黎。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种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种分类新体系。拉瓦锡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 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而后人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 父。
  在学校是一个天才男孩。20岁时因出色地撰写了巴黎街道照明的设计文章而获得法国科学院的嘉奖。几年之后,即1768年,他被评选为法国科学院的“名誉院士”。
   他为后人留下的杰作是《化学概要》,这篇论文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在这篇论文中,拉瓦锡除了正确地描述燃烧和吸收这两种现象之外,在历史上还第一次开 列出化学元素的准确名称。名称的确立建立在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个基础之上。而在此之前,这些元素有着不同的称谓。在书中,拉瓦锡将化学方面所有处于 混乱状态的发明创造整理得有条有理。
  化学家拉瓦锡原来是学法律的。1763年,年仅20岁的拉瓦锡就取得了法律学士学位,并且获律师从业证 书。拉瓦锡的父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律师,家境富有。所以拉瓦锡没有马上去律师,那时他对植物学发生了兴趣,经常上山采集标本使他又对气象学产生了兴趣。在 地质学家葛太德的建议下,拉瓦锡师从巴黎著名的化学鲁教授伊勒教授。从此,拉瓦锡就和化学结下不解之缘。
  拉瓦锡的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便是从试 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早在拉瓦锡出生之时,多才多艺的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当时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其中含 有更多的哲学意蕴。但由于“物质不灭定律”缺乏丰富的实验根据,特别是当时俄罗斯的科学还很落后,西欧对沙俄的科学成果不重视,“物质不灭定律”没有得到 广泛的传播。
  拉瓦锡用硫酸和石灰合成了石膏,当他加热石膏时放出了水蒸气。拉瓦锡用天平仔细称量了不同温度下石膏失去水蒸气的质量。他的导师 鲁伊勒把失去水蒸气称为“结晶水”,从此就多了一个化学名词……结晶水。这次意外的成功使拉瓦锡养成了经常使用天平的习惯。由此,他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 并成为他进行实验、思维和计算的基础。为了表明守恒的思想,用等号而不用箭头表示变化过程。如糖转变为酒精的发酵过程表示为下面的等式:
  葡萄糖 == 碳酸(CO2)+ 酒精
   这正是现代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为了进一步阐明这种表达方式的深刻含义,拉瓦锡又撰文写到:“可以设想,参加发酵的物质和发酵后的生成物列成一个代数式, 再假定方程式中的某一项是未知数,然后通过实验,算出它们的值。这样,就可以用计算来检验实验,再用实验来验证计算。我就经常用这种方法修正实验初步结 果,使我能通过正确的途径改进实验,直到获得成功。”
  拉瓦锡最重要的发现:燃烧原理,是他对化学研究的第二大贡献。伟大的科学家描述了最重要 的气体:氧、氮和氢的作用。拉瓦锡最重要的发现是关于燃烧的原理。之所以能够有此发现,是因为他第一次准确地识别出了氧气的作用。事实上,科学家确认燃烧 是氧化的化学反应,即燃烧是物质同某种气体的一种结合。拉瓦锡为这种气体确立了名称,即氧气,事实上就是“成酸的元素”的意思。
  拉瓦锡最终排除了当时流行极广的关于“燃素”的错误看法。按照那种理论,在燃烧期间,任何被燃烧的物质同一种被称为“燃素”的物质相分离。“燃素”被认为是整个燃烧过程的主导者。
   拉瓦锡还识别出了氮气。这种气体早在1772年就被发现了,但却被命名了一个错误的名称——“废气”(意思是“用过的气”,也就是没有燃素的气,因此不 会再被用作燃烧的气)。拉瓦锡则发现这种“气体”实际上是由一种被称为氮的气体构成的,因为它“无活力”(来源于希腊语azofe)。后来,他又识别出了 氢气,这个名称的意思是“成水的元素”。拉瓦锡还研究过生命的过程。他认为,从化学的观点看,物质燃烧和动物的呼吸同属于空气中氧所参与的氧化作用。
   1772年秋天,拉瓦锡照习惯称量了定量的白磷,使之燃烧、冷却后又称量灰烬(P2O5)的质量,发现质量竟然增加了!他又燃烧硫磺,同样发现灰烬的质 量大于硫磺的质量。他想这一定是什么气体被白磷和硫磺吸收了。于是他又改进实验的方法:将白磷放入一个钟罩,钟罩里留有一部分空气,钟罩里的空气用管子连 接一个水银柱(注:测定空气的压力)。加热到40℃时白磷就迅速燃烧,水银柱上升。拉瓦锡还发现“1盎司的白磷大约可得到2.7盎司的白色灰烬 (P2O5)。增加的重量和所消耗的1/5容积的空气重量基本接近”。
  拉瓦锡的发现和当时的燃素学说是相悖的。燃素学说认为燃烧是分解过程, 燃烧产物应该比可燃物质量轻。他把实验结果写成论文交给法国科学院。从此他做了很多实验来证明燃素说的错误。在1773年2月,他在实验记录本上写到: “我所做的实验使物理和化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将新化学命名为“反燃素化学”。
  1775年,拉瓦锡对氧气进行研究。他发现燃烧时增加的质量恰好是氧气减少的质量。以前认为可燃物燃烧时吸收了一部分空气,实际上是吸收了氧气,与氧气化合,这就是彻底推翻了燃素说的燃烧学说。
   1777年,拉瓦锡批判燃素学说:“化学家从燃素说只能得出模糊的要素,它十分不确定,因此可以用来任意地解释各种事物。有时这一要素是有重量的,有时 又没有重量;有时它是自由之火,有时又说它与土素相化合成火;有时说它能通过容器壁的微孔,有时又说它不能透过;它能同时用来解释碱性和非碱性、透明性和 非透明性、有颜色和无色。它真是只变色虫,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它的面貌。”
  1777年9月5日,拉瓦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划时代的《燃烧概 论》,系统地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将燃素说倒立的化学正立过来。这本书后来被翻译成多国语言,逐渐扫清了燃素说的影响。化学自此切断与古代炼丹术的联 系,揭掉神秘和臆测的面纱,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实验和定量研究。化学由此也进入定量化学(即近代化学)时期。因此称拉瓦锡是近代化学的奠基者,他当之无愧。
拉 瓦锡对化学的第三大贡献是否定了古希腊哲学家的四元素说和三要素说,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化学元素的概念:“如果元素表示构成物质的最简单组分,那么目 前我们可能难以判断什么是元素;如果相反,我们把元素与目前化学分析最后达到的极限概念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现在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再加以分解的一切物质, 对我们来说,就算是元素了。”
  在1789年出版的历时四年写就的《化学概要》里,拉瓦锡列出了第一张元素一览表,元素被分为四大类:
  1.简单物质,光、热、氧、氮、氢等物质元素。
  2.简单的非金属物质,硫、磷、碳、盐酸素、氟酸素、硼酸素等,其氧化物为酸。
  3.简单的金属物质,锑、银、铋、钴、铜、锡、铁、锰、汞、钼、镍、金、铂、铅、钨、锌等,被氧化后生成可以中和酸的盐基。
  4.简单物质,石灰、镁土、钡土、铝土、硅土等。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拉瓦锡由于曾经担任过包税官而自首入狱。被诬陷与法国的敌人有来往,犯有叛国罪,于1794年5月8日处以绞刑。著名的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地说:“他们可以一瞬间把他的头割下,而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许长不出一个来。”

化学家 - 拉瓦锡
  安东·洛朗·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生于 巴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律师,本来想让儿子继承他的事业,但拉瓦锡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754年,拉瓦锡进了马扎林学院,这是一所高级的中 等学校,达兰贝尔就在这里任教。受天文学家卡伊的影响,拉瓦锡也从事过天文观测,受到了实验科学的基本训练。按父亲的安排,拉瓦锡1764年从法学院毕 业,获得了法学硕士的学位,但他内心里已经决定毕生致力于科学事业。
  1765年,巴黎科学院有奖征求解决街道照明问题的办法,22岁的拉瓦锡 也投交了一篇论文。他提交的方案虽然没有被采纳,但论文的才华还是引起了注意,科学院一致决定发表他的论文,并授予他金质奖章。1767年,拉瓦锡随同地 质学家盖达尔一起去野外绘制法国矿产图,旅行结束后撰写了论比重计的论文,结果被选入法国科学院,当时他才24岁。
  拉瓦锡一开始他的化学研究 生涯,就深刻地意识到定量测量的重要性。很长时间人们一直持有水可以变土的观念,赫尔蒙特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柳树实验,以证明水确实可以变为土。拉瓦锡不 太相信这件事,便想用精确的定量实验来验证一下。1768年,他用8次蒸馏过的纯净水在封口玻璃容器内称重后加热,让水整整煮沸了100天,水的蒸气经冷 凝再送回,整个过程水没有损耗。结果表明,虽有沉淀出现,但水的重量并没有改变,只是玻璃容器重量有所减少,而减少的重量正好等于沉淀物的重量。这就说 明,水并不能变土。
  对燃烧问题的研究以及对燃素说的否定是拉瓦锡化学革命的核心问题。他重复了前人关于燃烧问题的一些实验,甚至不惜用金刚石 做实验,以证明没有空气金刚石不会燃烧起来。在实验中,他发现燃烧磷和硫之后所得的物质比原来的磷和硫的重量之和要重,他推测一定是空气中某种东西加入了 反应使反应物重量变重。
  1774年,拉瓦锡设计了一个新的实验以验证这种看法。他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加热锡和铅,两种金属表面均起了一层金属 灰。从前的实验都表明带有金属灰的金属比原来的要重,但他发现,整个容器在加热后并不比从前更重,这就是说金属增加了重量,空气必定失去了重量。空气若有 所失,便会在密闭容器里形成部分真空,果不其然,一打开容器,空气马上涌了进来,容器重量立见增加。这个实验充分证明了,金属燃烧的结果是与部分空气相化 合。

  他在研究了磷、硫、金属等物质的燃烧现象后,证明燃烧是空气中氧气参与了氧化。他证明氧气是一种新元素,提出了燃烧的氧化说,给错误的燃素说 以致命的打击,从而使化学变化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极大地推动了化学的发展。1783年他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地建立了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他还 开始了有机定量分析,自此天平更广泛地应用起来。1787年他还与其他科学家共同拟订出化合物的第一个合理的命名法。1789年在《化学大纲》中提出了第 一个元素分类表。法国大革命时期,拉瓦锡被控为“王朝贵族包税官”而入狱,1794年5月8日丧命于断头台。他的著作有《理化大纲》、《对于燃素的回顾》 和《化学记录》等。拉瓦锡死后不到两年,巴黎就为他立了塑像。http://zj.usb9.com/

现代化学奠基人拉瓦锡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在这场革命中,他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百年 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针对当时化学物质的命名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状况,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质分 类的新体系。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拉瓦锡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 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拉瓦锡原来是学法律的。1763年,年仅20岁的拉瓦锡就取得了法律学士学位,并且获得了律师从业证书。拉瓦锡的父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律师,家境富有, 所以拉瓦锡没有马上去做律师。那时他对植物学发生了兴趣,经常上山采集标本使他又对气象学产生了兴趣。在地质学家葛太德的建议下,拉瓦锡师从巴黎著名的伊 勒教授学习化学。从此,拉瓦锡就和化学结下不解之缘。

  拉瓦锡是现代化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业绩是将过去和当时的许多实验结果加以综合,使之成为完整的学说。

   1766年,年仅23岁的拉瓦锡“关于城市照明问题”的论文,荣获了法国科学院金质奖。1772年,由于他对天然水的研究卓有成果而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 士。他所进行的长达百天之久的“烧干了水不会变土”的实验,是人所共知的。通过这一实验,他推翻了物质不能互变的学说,并进一步证明了物质不灭的正确性。   

  对“燃素”学说持怀疑态度的拉瓦锡,实在难以接受“燃素”是物质燃烧原因的观点。1772年2月,他读到了达尔塞的一篇研究报 告,其中谈到“在高温下烧得炽热的金刚石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实验结果使他深受启发。那么,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加热金刚石会怎样呢?于是他把金刚石 用调成糊状的石墨厚厚地包上一层,再把这些乌黑的圆球放在烈火中烧得通红。几小时后,剥开石墨外衣,里面的金刚石竟然完好无损!拉瓦锡捉摸着:“金刚石的 失踪看来与空气有关!莫非它与空气发生作用了?”这种想法和当时流行的“燃素”学说截然相反!

  为了证明自己的设想,他用白磷作了一系列实验,毫无例外,白磷燃烧之后产生的白烟比白磷重了,这证明“磷和空气发生了化合”。而白磷在燃烧过程中,只有1/5的空气可以助燃,拉瓦锡把这种空气暂时称为“有用空气”。
至此,应该说“燃素”学说可以推翻了,但拉瓦锡仍不肯冒然作出结论。1774年,他又用天平在曲颈瓶中通过加热金属作了定量研究,结果仍然证明了他的设想!

   “如果能从金属灰中提出纯的‘有用空气’的话,那么,我的燃烧理论就无懈可击了!”按照他的这一新设想,1774年10月,他在加热汞灰之后,收集到的 “脱燃素空气”果然具备了他对“有用空气”所预言的性质。这时,拉瓦锡坚信:绝对没有“燃素”存在,可燃物质的燃烧,或者金属变为煅灰并不是分解反应,而 是与“有用空气”发生了化合!1777年,他把这种“有用空气”正式命名为氧。

  一向严肃谨慎的拉瓦锡,从1772年到1777年的5 年中,作了大量的燃烧实验,对燃烧之后产生的物质以及剩余气体一一加以研究,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直到1777年,他才正式向法国科学院 提出了研究报告,题目是《燃烧概论》。这一理论彻底推翻了长达百年之久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燃素”学说,完全割断了化学与炼金术的联系,使得100年来在 “燃素”学说错误基础上被颠倒了的全部化学又重新恢复了科学的本来面目,使化学这门科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化学发展史上,化全 物的第一种合理命名法是拉瓦锡和另外三位化学家共同拟定的。此后,化学反应过程及其定量关系才开始用初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明。拉瓦锡以1787年建立 的新化学语言和1789年出版的《化学基本教程》完成了化学革命,用17年的时间改造了化学科学。

  拉瓦锡具有非凡的科学洞察力和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他毕生勤奋,每天6点起床,从6点到8点进行实验研究,8点到下午7点从事火药局长或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工作,7点到晚上10点,又专心从事他的科学研究。星期天不休息,进行一整天的实验工作。http://www.ynlib.cn/


2007年度拉瓦锡奖颁发的相关报道

开发氯氟烃替代品发明新一代聚合物
两位科学家分享2007年度拉瓦锡奖

 

  新华社华盛顿10月7日电   国际生物热量学会(ISBC)日前把2007年度拉瓦锡奖颁给两位美国科学家,以分别表彰他们在寻找氯氟烃替代物和发明新一代聚合物方面的贡献。

  据此间媒体7日报道,国际生物热量学会把2007年度拉瓦锡奖颁给美国杜邦公司的科学家查尔斯·内尔克和爱德华·戴乐普。

  内尔克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四氟乙烷制冷剂,这种物质目前被认为是氯氟烃最佳的环保替代品。氯氟烃在20世纪曾被长期用作制冷剂,但这种物质会在大气层中积累,并破坏臭氧层,因此找到对臭氧层危害较小的四氟乙烷作为制冷剂,是对环保事业的一大贡献。

  戴乐普的研究小组发明了新型聚合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树脂”,这种材料质量轻、成本低,已被广泛用于电子产品中替代金属材料。

  生物热量学是近年化学领域里的新兴学科,国际生物热量学会由世界各地的生物热量学家组成。这个学会设立拉瓦锡奖是为纪念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拉瓦锡被公认为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拉瓦锡奖主要颁给在生物热量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并得到国际公认的科学家。

www.stdaily.com/



化学家图片资料      点击图片显示放大图  
布朗
(H.C.Brown,
1912-)美国化学家。获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
阿伏加德罗(A.Avogadro,1776- 1856),意大利化学家、物理学家。 戴安邦(1901-1999),中国化学教育家,化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戴维(H.Davy,1778-1829),英国化学家。 道尔顿(J.Dalton,1776-1844),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前460-前
370),古希腊自然哲学家。
法拉弟(M.Faraday,1791-1867),
英国物理
学家、化学家。
侯德榜
(1890-1974),中国化工专家。
居里夫人(玛丽·居里,M.Cune,1867-
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获1903
年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卡文迪什(H.Cavendish,1731-1810),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凯库勒(F.A.Kekule,1829-1896),
德国有机化学家。
拉瓦锡(A.Lavoisier,1743-1794),
法国化学家。
李远哲(1936-),美籍华裔化学家,
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卢瑟福(E.Rutherford,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获1908年化学奖。
门捷列夫( 1834-1907),俄国化学家。
莫瓦桑(H.Moissan,1852-1907),法国化学家,获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A.b.Nobel,1833-1896),
瑞典化学家和工程师。诺贝尔奖金创始
者。
舍勒(C.W.Scheele,1742-1786), 
瑞典化学家。
汤姆逊(G.Thomson,1892-1975),
英国物理学家。获1937年诺贝尔物理奖。
维勒(F.Wohler,1800-1882),
德国化学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13-9760.html

上一篇:催化燃烧技术和尾气净化技术研讨会【通知】
下一篇:韩国SK化学开发出一种催化烯烃工艺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0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