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与互联网观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sh 关注社会信息传播、新媒体与数字出版、社会与生活感悟

博文

共大庐山分校的劳动生产与勤工俭学(1979-1981年)

已有 5735 次阅读 2010-11-9 00:43 |个人分类:我的路|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勤工俭学, 生产劳动,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共大, 庐山分校

共大是“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缩写,共大庐山分校是当时众多的分校之一,也是最最具知名度的共大分校之一。当年,周恩来总理还专程视察过共大庐山分校,给当时的共大师生们以极大的鼓舞。

与课程学习一样,生产劳动是共大的主要任务之一,甚至占有很大的比重,但也远没有像文革期间所拍电影《决裂》所宣传的“只要生产劳动”的程度。那是“艺术”的“夸张”,只是“夸张”得有些过分,用今天的话说,叫做“很不靠谱”。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共大并不是“文革”的产物。共大是1958年在江西成立并发展起来的,据笔者查阅的有限资料所知,其背景是,当时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普遍缺乏文化和专业人才,并且还存在大量的文盲,这种情况亟待改变。如果按照常规办大学的模式,能够培养的人才数量非常有限,满足不了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当时的物质条件也不允许创办更多、更大规模的大学或者专业教育机构。

于是,以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培养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为目标,以半工半读、因地制宜为培养模式,以农场、临场、牧场和农机厂为实验实践场地,将生产劳动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由师生们自己的生产劳动来创造生活条件为主的新型学校--劳动大学,于1958年8月在江西诞生。

劳动大学于1958年一诞生,就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当年的招生数由计划的2万多人扩大到5万多人。以当时的条件,在一个省份招收5万多人进入大学学习是不可能的。劳动大学的建立以及市县各级分校的开办,满足了当时许多农村青年的求学愿望,也输送了一大批掌握一定知识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者。

以笔者看来,当时生产劳动成为共大师生们主要任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时创办这类旨在大规模培养农业技能人才的学校,政府缺乏足够的物质和经济条件,需要师生们自己生产劳动才能解决师生们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二是学校的基本定位在于培养农业技能人才,鉴于当时我国的总体农业生产水平较低,这类生产劳动可以成为实践教学活动;三是限于当时的条件,无法大规模提供更为专业化的专业实验教学条件,只能以生产劳动作为基本的专业学习和实验实践平台;四是当时的领导干部中很多人有抗大这种半工半读的经历,他们认为这种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办学模式。

当然,当时的共大,众多的分校分布在江西的市县、各大垦殖场,其生产劳动内容和比重也不尽相同,有以农业劳动为主的,也有以农机生产维修工作为主的,也有以林业劳动为主的。以共大庐山分校为例,由于校园地处庐山的半山腰上,在我的印象中,师生的生产劳动好像主要是茶叶的栽培、田间管理、茶叶采摘和茶叶烘焙加工,也有一些牧业(如养猪),还有,就是有个农机厂、砂轮厂等等。

我入校的时候已经是1979年了。那时的茶叶栽培、采摘和烘焙加工劳动,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既新鲜,也热闹,但也很辛苦。每天20多斤(好像是)的茶叶采摘任务,同学们经常摘得手指起茧和出血、疼痛不已,但也有很多同学因为查叶采摘得好又快而得到表扬。还是那些女同学们心灵手巧,完成得好又快,我们男生很是羡慕。更为有趣的是借着茶树的绿色间隔,同学们之间一边劳动而一边总有说不完的话,交流不完的心得。如今,30年过去了,茶园劳动的情景记忆尤新,二连的茶叶加工厂,从海会到校园之间山波上沿路的茶园,常常历历在目。记得半山腰上的树林里,还有抗日时期国民党庐山军官学校的旧址,只是只有断墙,据说是被日本侵略军给炸毁的。

同样有趣的是,我们师生吃的蔬菜很多是自己种的;每当学期快结束或者遇到重大节日时,学校会杀几头猪(学校养的)给师生们改善生活,那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了。不过,这个时候也总是畜牧系同学最骄傲的时候,不知是不是因为畜牧系同学的劳动主要是养猪还是他们做了什么别的贡献。反正我知道,我们茶叶系同学的主要劳动就是摘茶叶。那时的青菜和猪肉似乎很好吃,可能是因为庐山的山泉水和清新空气的缘故,现在就难得啰。

除了生产劳动,护林防火也是我们师生的重要任务之一。防火既是校园安全的需要,更是护林和护山的需要。特别是我们共大庐山分校,地处庐山东麓、五老峰脚下的半山腰上,校园被森林环抱,更为重视防火。一旦出现火险,全校师生即刻出动,连女生也参加了。

记得有一年(好像是1980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晚上八点多钟,我正在教室里自习,校园西面的山上出现了火险,学校即刻组织全体师生连夜赶赴火场灭火。着火点在校园与五老峰之间,也就是说,着火点在校园上方的山坡上。我们学生一个班作为一组,由班主任带队,顶着黑夜,沿着森林小道,连走带爬地往更高的山峰挺进,去靠近着火点。

不像现在通信条件好,还有定位技术,那时既没有电话,也没有定位,大家朝着一个大概的方向集结。黑夜里,同学们一道沟一道粱地翻越。由于天黑,又没有路标,也没有路,导致爬了一个小时,基本上还是原地转圈。直到半夜之后我们才找到着火点,听到呼啦啦的着火声和看到夜幕下的火苗。

尽管大家没有大火的经验,但在老师们的指挥下,我们开始灭火。好像过了2个多小时,各路人马碰头了,说山火已经基本扑灭了。维护了一段时间后,接到指挥部命令,大家开始摸索着往山下爬,寻找返回的路。深夜了,天很凉,加上汗水的浸透,师生们觉得身上很冷,但也只有鼓足劲往回撤。天亮时大家才回到校园,发现每个人的衣服都被刮破了,黝黑的手和脸也刮伤了,蓬乱的头发上还粘着带刺的山果和树叶。

这次的灭火经历,虽然有危险,但也给我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安全课,和师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课。后来去过庐山多次,总也会想起这次灭火的情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763-381801.html

上一篇:秋雨中,路遇校园里排长队的应聘学子们
下一篇:数字网络媒体环境下出版概念及特征探析
收藏 IP: .*| 热度|

3 武夷山 赫英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