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育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kullt 记录北大教学成就,传承北大文化传统,发扬北大人文精神

博文

《北大教学促进通讯》第二十一期摘要

已有 3686 次阅读 2012-9-26 11:06 |个人分类:明师论教|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通讯

  • 名师名课 

文学人生与文学教育——访中文系陈晓明教授

      本次访谈以陈晓明教授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比较全面地展示了陈教授的学术发展道路及其对文学教育、教学问题的见解。陈教授把困境当成一种磨练和资源,十几岁开始广泛阅读中外名著,始终执着于文学与知识,他的人生态度、治学方法、总结与建议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陈教授认为,年轻学生,包括中学生都应该广泛阅读,多读多写,勇于挑战自己,才能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而这正是一切创造力的根源所在。 
 
     一个人要想有比较好的发展,比较大的成就,一定要有知识与人生经历的相互印证,不断总结、反思、提高。
     写得多和写得快,才体现了你的才能、激情和创造能力。写一篇两三千字的文章那么困难,今后怎么做研究啊?
     如果你每一堂课都能有一个不同的说法,让他们觉得与常规认识不同,他们就要去琢磨。然后他们可能想跟你探讨或反驳你,这样知识就活了。
     我们中学在很多没有用的东西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不但破坏了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对学习方法、目的等产生了错误的理解。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访新闻与传播学院肖东发教授
      从肖东发老师的话语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他对北大、对学生、对教学工作由衷的热爱。肖老师的课程融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知识的熏陶与学术的训练。肖老师注重与学生交流、讨论,长期坚持举办学术沙龙,营造积极主动的学术氛围。另外,肖老师还特别强调学生实践与实习的作用,并与教学和研究结合到一起,让学生不但得到能力的锻炼,还能取得实质的学术成果。最后,肖老师还根据亲身体会以及国外访学经历,对北大教育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我觉得学术研究、人才培养都要有人文意识,不能只盯着专业技术,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任何一个事件,都要上贯下联,分析它的时代背景和影响。根据这样的思路下来,历史就活了,就不仅仅是一堆史料集,而是一部有机的、有动力的、鲜活的发展史。

 

  经济大潮中的中流砥柱——访城市与环境学院王缉慈教授

     王缉慈教授是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领域的专家。王教授在治学上,坚持把西方先进的区域发展相关理论和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按科学规律办事,只唯实,不唯上,仗义执言,对各级政府的“圈地运动”和盲目追求发展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王教授还直言不讳地指出,规划设计领域存在弄虚作假的浮躁风气,以及为个人利益投其所好、甚至出卖良知的行为。王教授直面现实的黑暗面,并且坚守学者正气的人生姿态,让我们十分感佩。

 

  “草木为邻,自然一生” ——访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汪劲武教授

     汪劲武老师1951年进入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毕业后留校从事植物分类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至今。几十年来,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学科上,乐在其中,用心教学,影响了一批热爱植物、热爱自然的学生。汪老师将植物分类的研究、教学与日常生活互相融通,平时对植物知识和相关的民间故事、古代文化日积月累,将枯燥的植物分类讲得生动活泼。汪老师认为,像植物分类学这样的学科虽然比较“偏”,但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对经济发展都很有价值,教学与研究不能中断,学校应进行适当保护,培养能够延续这一学科的后继人才。

 

 “把栏杆拍遍的姿态” ——韩毓海老师课堂剪影(张一帆) 

    …有人说看一个人文学功力的浅深,就看他打比方、讲故事的能力如何。韩老师是我所见过的最擅长打比方的老师…

 

  • 经验与探索

北大精神的楷模--纪念马寅初诞生130 周年 逝世30周年(张翼星)

     …不论是在教室,在宿舍,在饭厅,在操场,或者在路边,在湖畔,都可能见到马老的身影。他是一位极具亲和力的校长,经常与青年,学生见面聊天。有时他悄悄地到教室去听课,反对学生埋头记笔记,考试背笔记,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要求学生成为生龙活虎式的人…

 

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唐燕婕)

…从幼儿园到高中,不断学习“什么是什么”。当我迈进大学,脑子里全都是“什么是什么”的句子。这些句子深入骨髓,以致听到他人持不同意见就火冒三丈。这些句子让我觉得自己有理论有知识有内涵有思想…

  • 教育大家谈

漫说大学(钱理群,转载)

…我当年思考的,我想也是今天在座的诸位同学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度过大学四年——这人生最宝贵的时光” …

 

平凡的坚持——访中文系2012级直博生李林芳

吃斋念佛,冥想打坐,九点睡觉,三点起床;来自书香世家,从小读四书五经长大……从进北大的第一年起,李林芳就是中文系无数“传说”的中心,也是老师同学公认的“中文系的希望” …

 

漫谈北大选课(杨梦斌)

…挑选一门都够尽可能容易地使自己获得更高分数,最终积累更优排名的课程,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同学们选课的方向…

  • 大学之前

普通人的传奇——访郭九苓老师(上)

…学习要有一定的自我约束甚至强迫,但你一定得动脑筋,找出其中的规律,“苦”中能学出乐趣来,并且每天都心平气和地对待这件事情,才能持久…

往期目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6636-616848.html

上一篇:《北大教学促进通讯》第十九期内容提要
下一篇:《北大教学促进通讯》第二十二期摘要
收藏 IP: 124.205.7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