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物质粒子辐射空间本底量子新概念与其它一些辐射类比参照以及部分检验证据
热度 1 朱林 2023-11-23 12:33
瑞德尼克在《量子力学史话》一书中写到:“今天,决定微观世界统一体的最深刻本质的全部问题,就是物理学所面临的尚未征服的山峰中的最高峰:物质的两种基本形式——实物和场——之间的相互关系。” 爱因斯坦指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在数量上的相 ...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541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关于空间膨胀力的几个问题
热度 1 朱林 2023-11-17 23:31
闲来无事,游览希腊🇬🇷雅典卫城。仰望天空,忽然想到有关宇宙膨胀的几个问题如下。期待谁有高见来讨论,共同解疑释惑,请不吝赐教。 如果哈勃定律反映的星系退移被解释为宇宙空间膨胀,那么空间究竟是什么而且还能膨胀呢?到底是什么原因会造成空间 ...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39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转载]如何在不重建时空的情况下发现量子引力
朱林 2023-5-27 15:45
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5月10日文章,题为《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5月10日文章,题为《如何在不重建时空的情况下发现量子引力》,作者乔恩·卡特赖特。文章编译如下: 对于我们的宇宙,现代物理学有两种说法。 ...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683 次阅读|没有评论
物理学的几次大综合
朱林 2023-5-26 10:38
物理学发展至今,期间经历了五次大综合。第一次大综合把天上和地上的运动规律统一起来,诞生了牛顿的经典力学。第二次大综合主要是结合热力学研究,确立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第三次大综合表现为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确立。第四次大综合以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为标志。第五次大综合就 ...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992 次阅读|没有评论
21世纪,到了创立演化物理学的时代
热度 1 朱林 2023-5-9 10:01
面对量子力学波函数坍缩解释上的争论,冯诺依曼认为量子力学是普适的,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世界,它们都应该遵从同样的物理定律。如今,在宇宙星系尺度上,也发现了符合量子力学的踪影。 面对同一和谐统一的物质世界,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在本质上应该是相通的 ...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008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哈勃常数Ho可能具有普遍的意义,带来物理理论的大统一和演化物理学
朱林 2023-5-6 14:10
物质粒子辐射空间本底量子新概念及质量时变关系:dM=-HoMdt,其积分形式为M=Moe–Hot,自然地给出空间本底量子能量ε=hHo,能够系统地推导出由大量实验观测总结提炼的一些基本物理定律和方程等,据此,统一推导出了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德布罗意关系、薛定谔方程、克 ...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01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粒子波动演生时空物理学》原创基础理论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热度 1 朱林 2022-8-31 11:44
经典力学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从不同角度研究物理世界。经典力学从实物角度看物理世界,相对论从物理场的角度看物理世界,量子力学从实物与物理场结合角度看物理世界。所以,它们之间难免有不协调甚至矛盾的地方,这是还没有真正找到它们的共同基础,还没有统一起来之故。尤其量子力学有些地 ...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212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尝试开创物理理论及相关基本物理定律一种新的统一途径
朱林 2022-5-22 15:09
物理学体系通常是遵循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存在于时空之中,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这样一条路线建立起来的,其物质观和时空观是体系的“内核”。物理学中一些重大的基本的疑难大都关乎怎样认识这个内核,这个体系如有实质性的变化,也主要集中体现在其内核上。物理学中物质的概念 ...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39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粒子波动性物理机制及其应用研究(介绍)
朱林 2022-5-18 07:58
粒子波动性物理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nbs ...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0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四十年磨一剑,终于完成了“粒子波动性物理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热度 1 朱林 2022-4-11 14:08
粒子波动性物理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量子力学以粒子波动性为基础,但是粒子波动性还存在未解之谜。本文从物质相互作用方面,把物质粒子内在的周期性因素与其空间广延性的形成联系起来,提出物质粒子辐射空间本底量子新概念,并从多种途径分别给出质量时变关系,由此探讨了粒子波动性物理机制,阐 ...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18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