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开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iying10 病原微生物学

博文

杂交水稻

已有 3967 次阅读 2010-1-6 10:18 |个人分类:农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三系杂交水稻基本概念:   三系杂交水稻是水稻育种和推广的一个巨大成就,所谓三系是:(1)雄性不育系。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的发育退化或败育,不能自花授粉结实。(2)保持系。雌雄蕊发育正常,将其花粉授予雄性不育系的雌蕊,不仅可结成对种子,而且播种后仍可获得雄性不育植株。(3)恢复系。其花粉授予不育系的雌蕊,所产生的种子播种后,长成的植株又恢复了可育性。 杂交水稻研究历史: 上世纪20年代,美国人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1926年,中国丁颖用普通方法育成了杂种稻;同年,美国琼斯也得到了杂交后代;1958 年,日本东北大学得到了雄性不育系;1964年日本琉球大学实现了粳稻的“三系”配套;1973年,湖北石明松发现“光温敏雄性不育系”,1985年育成“农垦 58S”,探索了“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杂交水稻技术实用性获得决定性新突破。 上世纪50年代,美国、日本、苏联、印度、菲律宾等国家,也在同时进行杂交水稻理论的研究;如希尔斯(Sears,E.R.,1943~1947)的三型学说、爱德华(Edwardson,J.R.,1956)的二型学说以及“三系法” 的技术路线等;1968年,日本的新城长有还实现了杂交水稻的 “三系” 配套。袁隆平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才发表第一篇研究报告,李必虎发现了天然的败育株,为籼稻的三系配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 hank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1966 (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 培育出奇迹稻 IR8 。Henry Beachell的工作使印度尼西亚的水稻产量十年(1972 - 1982)翻了一番。由于这些成绩,Henry Beachell于1978年获韩国政府奖,1987获日本政府奖,1996年获世界粮食奖…… 90%的中国杂交水稻, 占中国水稻产量的一半, 是从IRRI的品种发展出来的。 --------------------- (资料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个人观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2000-284635.html

上一篇:浏览器之惑
下一篇:孔子家语·六本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