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2013年12月高教关键词:海外办学;高考改革;UAS报告;本科评估 精选

已有 5857 次阅读 2014-1-2 09:11 |个人分类:高教史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12月高教关键词, 科研评价, 本科评估

——海外办学;高考改革;UAS报告;本科评估;科研评价

 

12月,一系列的政策与制度出台,给2013年高等教育打上“深化改革”的印记。同时,本月也是年终反思阶段,这个月的重要工作是对一年的工作进行反思。在本月,那人应该属于新科院士施一公。清华生科院院长施一公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8年他放弃普林斯顿教职,全职回国,受聘清华,在中美两国都引起轰动,被认为是海外华人归国效力的榜样。2011年,他和同样是“高端海归”的饶毅教授双双落选中科院院士增选,引起广泛争议。那事可归于:“自主招生”。这一方面因为2014年度自主招生的三大集团(北约、华约、卓越)开始出台新政策,另一方面也因为人民大学自主招生丑闻给自主招生蒙上阴影。但教育部决心已定,自主招生的路线不变,只是为此教育部下发了更为严格的“自主招生通知”。那大学则非厦门大学莫属。厦门大学成为第一个在海外建立分校的大学,同时,它建立孔子学院院长学院,孔子学院院长学院建成后将每年培训3600名中外方院长和骨干教师,并为汉学家来华研究提供服务,成为各国孔子学院在中国的家,成为中外文化荟萃及人文交流的重要基地。本月重要政策:教育部 中国工程院印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发布。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

其它的要闻摘录如下:

教育部及中央领导新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年重点抓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4.28%。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正式开通。中国高校正在探索将“慕课”引入正规教育教学。教育部:2014年起高校须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教育部要求做好硕士生招考执法监察,未经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 。教育部中科院联手推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为世界培养一流的科学家。教育部关于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工作。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印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发布。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完成,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制度。教育部:五年内将选派500名高校辅导员服务基层。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比2013年增加28万,创下新的纪录。教育部:严禁用财政性经费举办校庆等庆典活动。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日前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梅加特伦德大学举行。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大力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召开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座谈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明年就业目标初定1000万人。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成立。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出台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意见,将建500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与中国联通共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版《教育部工作规则》发布。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成立。中国工程院、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结果。加强高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成立。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评出2013年全国教育十大新闻。第二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闭幕。中医药传承引入“博士后制度”。高考改革方案预计2014年上半年发布。统计数据:我国高校基金会净资产总量达158亿元。2013年《大学生蓝皮书》发布。

省教育厅新闻:

青岛8000万元助推高校重点学科专业。浙江:到2014年年底前将建成1000个微课资源。

教育万像:

重庆多地教师招聘拒非985、211高校毕业生。社科院报告:普通高校农村本科毕业生失业率达30.5%,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87.7%)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69.5%)相差18.2个百分点,而重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城乡差异则分别为5.2个和6.5个百分点。30高校晒“三公” 浙大最高1100万,广东体育学院为零。管敏鑫质疑:以国际规则招聘 用国内规则解聘。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高职毕业生超过普通本科。

大学动态:

复旦“腾飞计划”将招收至少300名农村学生。山东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启用“手机休息室”。中国大学第一所海外分校将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建设协议签订。厦门大学获准建立孔子学院院长学院。上海科技大学明年首招500名本科生。上海交大2014年招生首推“致远计划”。北大千万重奖教师学生,学生奖学金人均近万元。福建一高校聘家长,当教学质量监督员。人大自主招生明年暂停一年,,“华约”7校联盟随之缩减为6校。世界多所高校开设“死亡课”:抗争和妥协。复旦大学2015年起将率先在上海市自主招生中引入学业水平考试。

名家言论:

哈佛大学明星教授、“公正”通识教育课老师迈克尔•桑德尔强调:教育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别敦荣:大学城资源共享亟须突破“玻璃门”。陶西平:学校教育需要微创新。顾明远:全社会都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人民日报:莫让教育腐败噬咬未来。杜玉波:进一步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继续教育、职业教育:

宁波终身学习网(www.nblll.cn)上线。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现场交流会召开。

国际高教要闻

斯坦福大学研究:中国农村贫困生中仅3%能上大学。美国逾七成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中,中国大陆有23所大学进入前100名,中国台湾有21所大学上榜。英国将于2015年取消大学招生数上限 盼更多年轻人进大学。英国:力推工科教育助力经济发展。《欧洲应用技术大学(UAS)国别研究报告》近日发布。日本发布英语教育改革实施计划。

河南高教新闻

河南省与中南大学开展产学研对接,中小企业高校携手合作。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河南省首个高职院校院士工作站落户开封大学。河南省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引进“第三方评价”。河南省财政教育投入获全国最高等级奖励,补助2.5亿元。河南省首批确定10所高校试点心理健康教育。河南省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成立。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等7所高校变更校名。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

但综合讲来,本月以下四个词汇作为十一月高等教育关键词:海外办学;高考改革;UAS报告;本科评估;科研评价。

 

海外办学:中国大学第一所海外分校建设协议签订

据中国教育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建设协议签订,这是我国大学第一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分校。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透露,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目前已向马来西亚方面报批有关建设手续,争取今年底或明年初开工。厦大马来西亚分校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靠近机场,建筑风格沿袭嘉庚建筑风格。分校占地150英亩,总建筑面积计划为30万平方米,在校生总规模为1万人。包括本科、硕士、博士3个教育层次,生源以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国家为主,教师则采用全球招聘的方式,生师比保持在15∶1,实行全面学分制。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将分期建设,第一期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学生规模为5000人。计划2015年招第一批学生,第一年招生500名。到2020年,学生规模达到5000名左右。第一期设立中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海洋与环境学院、商学院、医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等5所学院。学校将根据第一期的办学情况择机开展第二期建设。第二期设立化学工程与能源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动漫与文化创意学院等5所学院。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将严格遵守马来西亚的法律法规,管理模式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推荐理由:

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是一所由厦门大学独自拥有、自主办学的“中国海外大学”,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和水平。是中国高等教育水平得到世界认可的一个信号,也是建立中国高等教育强国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将改变中国只引入外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历史,为中国大学走出去创造经验,作为引领与示范。

 

高考改革: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完成,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制度。

据中国教育报和教育部发言人续梅介绍,中国考试改革方案将于2014年上半年发布。其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四个“强调”:一是强调两个基本出发点,即适应国家人才需求,适应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二是强调三个有利的原则,即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要求;三是强调了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四是强调指导改革的教育理念,即促进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改革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改革的主要举措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制度。这是义务教育体现公益性、公平性的法定要求,要多措并举,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包括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合理划分学区,学生在学区内直接进入初中;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办学,等等,综合有效治理一些大城市择校过热问题。二是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适应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引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注册入学。三是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四是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五是改革统一高考,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六是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选拔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主要举措包括: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考试。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重点考查专业素养和创新潜质;对职业型专业硕士研究生重点考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扩大培养单位和导师团队的招生自主权。建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录取制度,使选拔更加重视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创新潜质。七是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重点举措包括:拓宽社会成员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渠道。为各行各业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业绩的在职人员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建立多种学习成果转换认定制度。在高考改革方面,方案提出对考试评价制度和招生录取制度进行系统设计,推进综合改革,目标是建立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考试招生制度。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并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课程,充分发展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同时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等。二是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探索“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重点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推荐理由:

考试制度特别高考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它直接影响中国教育的进程和发展方向。从目前改革的方向来看,贯彻教育公平、分类录取的原则是没有问题,关键还是制度执行的公开性和阳光性,要让考试制度改革放在全民的视野中来进行。

 

UAS报告:《欧洲应用技术大学(UAS)国别研究报告》近日发布

为借鉴欧洲应用技术大学(UAS)发展经验,探索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之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中心孙诚研究员牵头的课题组开展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国别研究。报告共5万余字,从产业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欧洲应用技术大学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和分析,深入研究了德国、瑞士、奥地利、英国、芬兰和荷兰等欧洲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兴起的过程及其快速发展的必然性,总结提炼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这一类型大学办学的特点。近日,课题组正式发布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UAS)国别研究报告》。报告在分析了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历程基础上,得出了应用技术大学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而生的时代产物、尤其是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这一结论。欧洲各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创建时间不一,但总体而言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欧洲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城镇化率加快。20世纪70年代,欧洲几国的城镇化率均已经达到50%,其中德国已经达到了72.3%。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这势必要求人才培养结构随之发生变革。二是人均GDP水平快速提高。上世纪70年代,这几个国家的人均GDP都在2300美元至6500美元,北欧国家瑞士和荷兰人均GDP达到了4000美元,其中瑞士达到了6467美元,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仿。三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几国的农业、工业比重持续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到1990年时,农业比重已下降到10%,到2008年以后下降到3%,服务业已成为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欧洲应用技术大学这一新型大学类型应运而生,适应了欧洲国家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报告运用丰富的数据进行了量化研究,深入研究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过50多年的发展,应用技术大学为欧洲各国经济增长、社会繁荣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使这些国家始终保持了强劲的竞争力。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瑞士、德国等实体经济发达的国家都保持了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这其中,欧洲各国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应用技术大学起了决定性作用。报告分析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从学校设置上看,有新建和改造升格两种路径。如德国1970年建立应用技术大学,将其作为传统大学之外的、定位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1991年,芬兰合并了214所职业高中和职业学院,组建了27所多科技术学院;1993年,奥地利通过《应用技术大学法案》,合并了职业院校,在9个省建立了以科学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大学;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原被视为中等教育的一部分,19世纪时荷兰商务经济交流发展迅猛,兴建了多所商业学校,至1986年《高等职业教育法案》确立了它们与大学教育同等的法律地位。如今,应用技术大学已经占据了欧洲高等教育很大的一块市场,引领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从1993年到2012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数量从125所增加到214所,远远高于其他类型高校的增长幅度。2013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注册在校生共82.8万人,约占德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32011年,荷兰的应用技术大学已经拥有42.3万名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总在校生数的63.4%。在教育内部,应用技术大学是与普通大学相并行、相补充的,它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一种教育类型,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 

研究报告总结提炼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这一新型大学办学的特点,系统梳理和分析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的成功经验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报告总结了六条经验,认为可能会给我国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带来启发和借鉴:第一,办学定位于为区域经济服务。第二,学制灵活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第三,招生上注重学生来源多样化。第四,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五,办学经费多来源于政府机构。第六,研究侧重于应用性研发创新。

推荐理由:

应用技术大学在中国是一类另人不肖的大学,这和国外形成鲜明对比。实际上,中国大学,特别是211工程以外的本科类大学、专科类大学都应该属于应用技术大学,走应用技术大学之路。它们应该学习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经验,接地气,找特色,服务地方、服务行业,而不是一味模仿211工程大学。

 

本科评估: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  

 

据中国教育报: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明年起开展。本次评估时间:2014年至2018年;评估重点:重点考察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评估方式: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分级负责;中央部委属高校审核评估由教育部负责;要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作用,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推荐理由:

评估是大学办学的指南针。本次下发的文件,有进步。一是进行了放权;二是审核评估,不作等级分类。这样就避免了为评优而劳民伤财的现象;三是政府评估与社会评估相结合,有限度引入社会评估数据。只是希望今后这种评估由高校自身和社会机构来完成

 

科研评价: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发布

据中国教育报:为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今天下发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意见提出,高校科技评价将实行分类评价,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

意见明确,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指导原则是:鼓励创新,服务需求,科教结合,特色发展。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重点突出围绕科学前沿和现实需求催生重大成果产出的导向,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导向,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鼓励科技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深化科技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营造潜心治学、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关键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意见提出,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要实施科学的分类评价。针对科技活动人员、创新团队、平台基地、科研项目等不同对象,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工作的特点,分别建立涵盖科研诚信和学风、创新质量与贡献、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学传播与普及、机制创新与开放共享等内容,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对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有利于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为重点。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聚焦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对主要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服务和科学普及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为重点的评价。对从事技术支撑和服务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服务质量与实际效果为重点的评价。对高校创新团队实行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能力与合作机制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对高校创新平台(机构、基地)实行以综合绩效和开放共享为重点的评价。意见提出,要建立开放的高校科技评价机制。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大力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应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同时,高校要建立长效评价机制,避免频繁评价。科技活动人员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3年,对青年科技人员实施聘期评价,创新团队和平台基地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5年。加强评价结果共享,避免重复评价。

推荐理由:

科研评价是中国科研健康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制因素。长期以来,重数量、轻质量的科研评价方式,催生了中国期刊,催生了科研腐败,形成了科研中追求GDP现象。本次“意见”明确了分类评估的原则;重视科研的活动规律;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只是希望这种精神能够在实践中不变样,不走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436-755055.html

上一篇:三大转型引导高校继续教育模式发展
下一篇: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事盘点
收藏 IP: 219.150.142.*| 热度|

9 蒋迅 王锟 赵美娣 强涛 许培扬 王涛 柳海涛 biofans dailiangr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