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一月高教关键词:大学债务 教育改革年 张磊捐赠 博士留美

已有 4165 次阅读 2010-1-31 14:13 |个人分类:高教史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学债务, “教育改革年”, 张磊捐赠, 博士留美, 高教关键词

  在过去的一个月内,高等教育领域有很多大事,但重要的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关键词:大学债务、“教育改革年”、张磊捐赠、博士留美。
  大学债务
  不仅是中国大学的债务问题惹人关注,国外的大学收益下降也同样惹人关注。不过处理的方式不同而已。在中国,大学解决债务问题采取的是“土地置换”。“土地转换”是一个合理而不合法的难题。本月燕山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土地置换不仅引起热议,而且与当地农民产生严重的争端。说它“合理”,是因为大学靠自身的能力不可能偿还现有债务,注定要破产,目前中国尚没有做好大学破产的准备。在此等情况下,卖地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说它“不合法”,是因为大学的土地是依靠国家政策底价征用的农民土地,是“教育用地”,大学没有法律依据变更土地性质去“发财”。如果这样,农民为什么不能自己去把自己的土地卖给房地产开发商呢?这明显是大学利用国家政策对农民实施的“剥削”。在国外,以剑桥大学为代表的世界大学纷纷进入债券市场,许多美国高校也利用形势造就的变化进行资本运作,如密歇根大学兼并了辉瑞公司毗邻其校园的废弃建筑群;耶鲁大学吞并了拜耳公司位于康涅狄格州西港的一处地产;代顿大学并购NCR前基地。以此来补充办学成本。
 “教育改革年”
  教育部将2010年确定为“教育改革年”。在高等教育领域,将“研究制定高校分类指导意见和分类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我曾就专文论述这些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讲,这些举措很难成功。但是,不能近期成功,并不表示这些改革没有意义。在中国,一件事要想成功,其第一的要素是领导关注。现在教育部关注“高校分类”和“建立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也就说明教育部领导关注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将成为教育部系统工作人员、学者、官员研究的问题。在研究中,人们会发现这些举措成功的前提,反过来会促进这些前提的改革。只要国家着手解决这两件事,就必然会引起高等教育领域相应的变革:拨款体制、评价体制、办学体制等。
  张磊捐赠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1月4日宣布,耶鲁2002届毕业生中国学生张磊(音)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SOM)捐赠888万8888美元。这一事件立时成为中国教育界、网民、公民关注的一个热点。各种议论、评价、批评、赞扬、谩骂接续而来。抛开事件的具体细节,这个事件给我们上了一课。它既促进人们思考中国的大学办学体制,也促进人们思考中国的大学教育模式,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大学的办学环境:法律的、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这件事可能最终会成为一个好事,虽然官文没有正式的表态,但我相信这件事给们留下了一个理性思考的案例。
  博士留美
  美国橡树岭科学与教育研究所(Oak Ridge 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Education)近日发布分析报告称,拿到科学博士学位的外籍留学生大多数选择留在了美国。最新的报告显示: 2006年博士毕业的有73%留在美国;2005年毕业,67%;2002年毕业,62%;1997年毕业,60%。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我们应该思考了,美国为何能够使这么多的优秀人才心甘情愿地留在美国?用“爱不爱国”这样的口号式话语来分析这件事是没有意义的。更深层的是应该看到美国的科研工作环境。如果中国不能改革科研院所和大学中官本位的氛围,中国的博士毕业生也会越来越多地留在美国。

Percentage of foreign students receiving science or engineering PhDs still in the US two years after graduation.
http://blogs.nature.com/news/thegreatbeyond/2010/01/most_science_phd_holders_stay.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436-291603.html

上一篇:应纠正大学中“官员”考核的“唯关系”和“重指标”倾向
下一篇:“重奖”教学就是“重视”教学吗?
收藏 IP: .*| 热度|

2 王涛 李东晓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