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我国工程教育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入轨不易入芯更难 精选

已有 8853 次阅读 2017-1-3 09:43 |个人分类:高教史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华盛顿协议》, 2016年高教进程

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进程反思之三:

我国工程教育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入轨不易入芯更难

在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工程联盟2016年会议上,《华盛顿协议》全票通过中国科协代表我国由《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转正”,成为该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今后,凡通过中国科协所属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认证的中国大陆工程专业本科学位将得到美、英、澳等所有该协议正式成员的承认。《华盛顿协议》是一项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协议,旨在建立共同认可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实现各国工程教育水准的实质等效,促进工程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为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奠定基础。《华盛顿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各正式成员所采用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政策和程序基本等效;②各正式成员互相承认其他正式成员提供的认证结果,并以适当的方式发表声明承认该结果;③促进专业教育实现工程职业实践所需的教育准备;④各正式成员保持相互的监督和信息交流。加入华盛顿协议,先要经过“预备”阶段,最短2年后可以成为正式签约组织。从“预备”阶段成为正式成员,有严格、规范的程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认证体系和程序实质等效于协议其他成员的认证体系和程序;二是认证所采用的毕业生标准实质等效于协议中的毕业生素质要求。

入轨《华盛顿协议》有利于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推进我国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基础和关键,对于我国工程技术领域应对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入轨“华盛顿协议”只是可能使中国工程教育融入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但互认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学习、了解、跟踪、掌握世界工程教育的潮流,切实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才是“入芯”。如何使中国工程教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采取有效举措促进工业界与教育界的有效对接,切实实施知识导向、解决复杂问题导向、能力导向和态度导向的工程教育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这个意义上说,入轨《华盛顿协议》不易,但“入芯”更难,它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完成。

首先,不要被工程排名误导,要看到中国工程教育与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之间的差距。《华盛顿协议》体系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以学生为本,着重基于学生学习结果的标准;二是用户参与认证评估,强调工业界与教育界的有效对接。“回归工程”、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是当今国际工程教育的主流理念。《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提出的12条素质要求,包括工程知识、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现代工具应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个人与团队工作、项目管理与财务、问题分析、调研、工程师与社会、道德操守、沟通交流、终身学习等。从理念到行动,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化道路尚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一,如何让“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在实处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中国高校目前虽然都强调以生为本,但真正让社会和学生感觉到“以生为本”的中国高校基本没有。在高校中,最没有权力的利益群体主体是学生,最边缘化的群体是学生。学生对自己的成长目标、培养过程、教师选择、课程选择,甚至活动参与基本上没有多少话语权。第二,回归“大工程观”,如何培养学生的12条素质尚没有很好的办法,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毕业生也处于探索之中。目前,中国高校与产业界、工程界边界还是十分清晰,在人才培养合作方面基本是弱结合,甚至是形式上的结合。中国高校工程教育能够背靠工程界,让学生时时感受工程发展脉波,领悟工程界发展方向的高校也不多。大多数高校的工程教育仍主要是以理论上课为主,是课堂教育为主。

其次,中国工程教育尚需要全面进步。中国工程教育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努力,并取得引人关注的成绩。一是中国顶尖大学的工程教育有突破。2016年度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工程类专业”排名中,清华大学超越麻省理工学院(MIT)等美国知名理工院校,从去年的第二名跃升至第一名。“工程类”前十名中的中国高校还有浙江大学(第四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七名),香港城市大学(第十名)。在“软科世界大学学科领域排名榜”上,2012年“工科排名”中我国仅有27所高校上榜,世界50强高校中只有清华大学一所。而在2016工科排名中,我国已有 42所国内高校入围全球200强,其中,有19所高校工科进入世界百强,前10名中有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2所,前20名中我国高校有5所。说明中国一流高校工程教育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二是广大地方高校工程教育在抱团进步。在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后,百所高校结盟培养卓越工程师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形式。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超过1000所,各校开设的工科本科专业达1.5万个左右,接受高等工程教育的在校生规模达数百万人。我国从2008级大学生开始试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起正式实施。至今,从首批61所试点高校、到第二批133所、再到第三批14所,已覆盖30个省份208所高校。其中,985院校28所、211院校42所、普通本科院校119所、新建本科院校19所。本次在沪结盟的地方高校占比超过七成,是“卓越计划”实施的主力军。同时,参与这项计划的企业也达数千家之多,包括大量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让这种联盟发挥实质效果,尚需要法律、制度、政策等支持。

再次,政府主动作为。在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虽然越来越大,但从根本上讲,中国高校仍是一个不完整的办学主体和法人单位。在办学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仍是政府。松散的联盟只是一种补充形式,其持续发展需要政府政策支持,需要市场化运作的制度环境支持。政府作为和高校努力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才能使高校学生有自主权、选择权,让“以生为本”由理念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二是如何才能让企业高高兴兴参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436-1025076.html

上一篇:高等教育分类办学的革命式改革仍缺环境支撑
下一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全面展开,MOOC理念在中国生根待发芽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8 吕喆 张端鸿 彭真明 姚伯元 张骥 孙磊 宁利中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