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biansanj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iansanjue

博文

学中医必须懂得的几个基础理论(8)中医病因学

已有 484 次阅读 2024-3-26 11:03 |个人分类: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病因。如果连病因学都搞错了,那么治疗方法上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那么中医的病因学到底是什么呢?要认识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在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它。

真正的自然规律是什么?西方科学发展了五百年,至今也没有告诉我们,相反还不断否定必然性规律的存在,连规律都不要了,这样的科学真的科学吗?

中国先人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万物归一,真正的自然规律不是什么可观察的东西,而是一个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原理,要真正地认识它,靠精密仪器的观察是不行的,唯有靠哲学的思辨才行。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使中国先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真正的自然规律,用气一元论的话来说,就是物质聚散的规律,聚是系统的生,散是系统的亡,因此这个规律也可以称为物质系统生死的规则。

在中医学中,这个规律是用阴阳学说来表述的,阴就是气之聚,阳就是气之散,因此,气由阳至阴的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产生,由阴至阳的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灭亡,阴阳学说就揭示了物质系统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性。这个规律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规律。

中医的病因学就是建立在”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规律之上的。整体的自然决定局部的人,由此得出了疾病的外因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整体的环境决定局部的细胞,由此得出了疾病的内因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

疾病的外因有两方面,一个是自然变化引起的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一个是社会变化引起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由于六淫是从外到内影响人体,而七情则直接通过改变血液的分配而影响人体,因此,七情才是一切疾病最主要的原因。

《内经》上有一句话讲得好: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这告诉我们,中医学上也把一切疾病都归于心病,或者说偏心,更确切地说就是血液对各组织的不对称供应。血液总是优先供应某一组织,细胞就会功能亢进;血液总是对某一组织供应不足,细胞就会功能低下,当组织细胞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到一定程度,细胞就会发生病变,产生西医学上的疾病。

心病也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先天的体质偏性,它是由最初的生生环境决定的,一个是后天,它是由自然变化(包括社会变化),当后天的自然变化不断加剧了先天的体质偏性,使它偏上加偏,人就病了。

显然,中医学上的疾病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人都有病,只是轻重不同罢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大自然对不顺应它的人的一种惩罚,可是,自然变化在先,人体顺应自然变化在后,它总有一定的滞后性,相对来说,滞后的时间越长,疾病越重,滞后的时间越短,身体越健康。从整体的控制学原理来说,不平衡为病,可人从一出生体质就是不平衡的,越接近平衡身体越健康,越偏离平衡身体越不健康。

与中医这种病因观相比,西医的病因学一和自然变化没有关系,二和整体的变化没有关系,它只和局部的细胞病变有关系。可局部的细胞病变真的是病因吗?按照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规律,如果整体秩序井然,局部细胞都是整体的一个缩影,此时的人体是完全健康的,只有整体的管理出现了混乱,才给了局部细胞病变的机会。因此,真正的病因不是细胞病变,而是整体的管理出了问题。

更具体地说,西医所讲的细胞病变仅仅是质变,质变当然是病,而质变之前的量变过程也是病。西医将细胞病变当成是疾病,就错过了提前治疗的机会。而中医学上的疾病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还能够诊断出量变的程度,这就能够提前治疗,避免质变,从而大大节省医疗费用。

或许你还没有认识到中西医病因学上的不同,我们可以用企业病类比一下:企业和人一样也会生病,可企业为什么会生病?西医会说,企业当中有几个人调皮捣蛋不好好干,只要把它们找出来,清除了,病就好了。而中医呢?则认为企业生病的原因是企业不顺应市场造成的,可为什么不顺应市场呢?则是企业的一把手不知道知人善任瞎管理造成的。要想治好病,就必须让主明,恢复整体的管理秩序。

这样一类比,你了解中医的病因学了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1964-1426939.html

上一篇:学中医必须懂得的几个基础理论(7)五脏藏神
下一篇:学中医必须懂得的几个基础理论(9)中医诊断学
收藏 IP: 14.212.87.*|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