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总结一下从豆科植物根瘤内分离根瘤菌的方法,一来使自己的研究更加完善,另外也给同行一些参考意见,特别是中国的同行们。今天就说第一种方法吧。此法称为“消毒种子原始土壤捕捉根瘤菌法”。参考文献见后。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还是不错的方法。
将豆科植物种子消毒、发芽后种到从野外采集的土样内。8星期后,从结瘤植物的根部取下根瘤,然后从根瘤内分离根瘤菌。对这些根瘤分离物用ERIC-PCR进行区分,对于电泳图谱完全一样的分离物进行筛选,只从中挑选电泳图谱不一样的代表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这个方法的要点是:1)有植物种子,2)采集了当地的土样,3)先用分辨率较高的ERIC-PCR对分离物进行区分,这样可避免分离的菌株是一个克隆,然后找代表性的且不同ERIC-PCR指纹图谱的菌株进一步研究。
优点是:不用在当地挖掘根瘤,不破坏植被。只需采些种子和土样即可。
缺点是:必须在植物结种子时期来及时采集种子,过期则不行。
这种方法本质上讲是从土壤内捕捉根瘤菌。但要注意的是本方法用的是土壤原样,没有对土壤进行稀释。
文献见这里:“消毒种子原始土壤捕捉根瘤菌法”
下面是一张田菁的根瘤图片,2005年摄于云南:
下面是田菁的植物,地上部分,同期摄于云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5-30 0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