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精神家园的“钉子户”
陈昌春 2010-12-25 19:39
 今天翻阅了王晓波的《我的精神家园》,作为年龄相差不大者,颇有熟悉之感。可惜他在自己的精神家园没住多少年(我想中间还应当有拆迁改造什么的,后来才会有重建。这只是我的猜测。没准他生来就住了,因为他父亲是大学教授,他说他家就住在大学校园里。我没有考证具体是北大清华或其它)。不由得联想到当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92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改革开放前海归为何不出国?
陈昌春 2010-10-14 20:23
我心里头常有疑问:文革时相当部分海归遭受不良待遇,为什么没有选择再次离开? 马思聪的个例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为什么没有形成群体事件?今天阅读赵九章的经历,他与老舍先生对人生作了同样的最终选择。这个疑问又浮上了心头。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个例,他们的原因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没有普适性。为何没有群体性离开?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5310 次阅读|3 个评论
钱老为什么才问?
热度 1 陈昌春 2010-5-23 20:28
钱学森之问已引起了不少人士的关注,答案纷呈,却不一定精彩。 我也有个疑问:作为科学大师钱老为什么临终才问?难道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同样受到温总理器重的人文大师季羡林则抓住时机,提出了不少见解。如以德治国、和谐社会都与他的建言紧密相关。 钱老如果在身体健康的时候提出此问,我想影响就要大得多。并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984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品洒师与品书师
陈昌春 2010-5-4 19:27
西方国家的葡葡酿制厂,据说雇用专门的品酒师而不是化验师对酒的品质进行检验,用鼻子而不是试管。 作为读书人,我不由得想到,有没有品书师的职业存在呢? 当今世界,书籍浩如烟海,谁给图书进行点评呢?完全依赖钱钟书等个人小作坊式的自由书写,恐怕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然而,品书师正如品酒师一样,不是办个专业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757 次阅读|1 个评论
黄河改道之痛
陈昌春 2010-4-23 01:11
最近地震、干旱令人忧心。随着夏季将至,洪水又将成为心腹之患。 不由得想起了黄河。尽管近年黄河由于上游纷纷开渠引水,雄风似乎不再,稚儿乳童可以一年几次踩着黄河的肚皮潇洒走几回(黄河已断流多次)。 然而,洪水一到,墙倒众人堆,一时之间人人似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6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何时有“知识”消费者的315日?
陈昌春 2010-4-21 22:08
现在书籍众多,泥沙俱下。普通的知识消费者难以识别。单纯靠文化部门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来打开盗版是不够的。 315日是借用来的说法。打击知识产品领域的假冒伪劣,只有学术界自身的广大知识分子才最有发言权。“新语丝”等少量网站在这方面好像一直在努力。据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0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的摩天大楼与道德的窑洞
陈昌春 2010-4-18 21:50
人所共知:科学知识已堆积如山,一个叫做数据挖掘的新学问应运而生。google等搜索引擎应当使用了吧。 我经常想不通的一个问题是(不是开始想不通。原来认为:生在红旗下,长在甜水里,扫除一切旧东西,旧的该进历史的垃圾堆):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114 次阅读|1 个评论
把一切献给谁?
陈昌春 2010-4-17 22:36
在那基本无书可读的年代,有一本书我觉得还值得向大家推荐。那就是被称为中国的保尔的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他原是一个矿工,后来矿上无事可干,他与同事选择去参加解放军,结果被分在兵工厂里。他兢兢业业,造子弹、造步枪、造炮弹,搞了很多发明。发明能力不见得亚于爱迪生(不信可看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629 次阅读|1 个评论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