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按标题搜索
谁是继土地资源、水资源“最严格管理”之候选者?
2011-12-10 22:19
我国已实施最严格的土地资源管理多年,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最”是比较形式中的最高级,政策的严否是否需要像大学排名一样,由某个官方机构或非政府组织设定评价指标与认定?“最严格”是时间尺度还是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是跟以前相比,而空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1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汉字小电影
2011-9-7 23:11
  近日翻读蔡志忠的《东方宇宙四部曲》,有一些共鸣与启发。台湾大学数学系教授蔡聪明在序中说:“蔡志忠已达到‘享受思考的乐趣’之境界。”这一层境界我已领略一二。   蔡志忠称,他4岁之前,但常随哥哥去教堂,由于不认识字,只能在大脑中以画面记住传道士讲述的故事情境,也因而养成画面记忆、画面思考的习惯。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82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变质”赞——“质变”的"变脸"与”节能灯“非议
2011-9-5 00:13
  “变质”的名声似乎一直不太光彩。“不太光彩”就字面而言,搁之全球变化的环境下,还能起到温室气体减排的作用。夜空下的“光彩”是需要电力的。南京的公交线上,常年有一个换节能灯泡的公益广告,信誓旦旦地声称能减排多少多少。可惜节能灯变质太快,我家里换了不知多少次。节能灯卸下来了,我对于这种高科技废弃物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7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文责自负与名著推手
2011-9-3 23:04
  目前,文责自负在出版界似乎已成为定规。仔细推敲起来,其实可分“作者主责论”、“编辑主责论”、“共同承责论”三种论点。具体责任我本文不予考虑。我想重点探讨一下文章的编辑水准问题。   我常觉着有些纳闷,所有作者有这么高的文字功力吗,即使有,看走眼也是常有的事。   诚然,对于内容的把关是可能既需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666 次阅读|没有评论
香港已无残疾人?
热度 1 2011-8-24 18:12
当今社会,对于残疾人在不同人群口中存在着多种称呼:残废人、智障者、残障者、肢残者。 见得文章介绍,香港官方层面上似乎(何时开始我没有考证)已弃用“残疾人”的说法,启用“伤残人士”的称呼。更进一步地,已经开始使用“伤健人士”一语。 “伤残”或“伤健”的优点之我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20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漫思——经济环境保护局谁领其衔、履其职?
2011-5-31 13:59
本人有供职于基层物价监督与管理部门的经历,对经济问题也有许多切身之感。 当今大潮之下,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已成公识。然而,由言语共识转为行动共识还有漫长的道路。 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有环境保护局、水利局、土管局、林业局、农业局等多头把管。“水利”一词在对外交往中普遍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425 次阅读|没有评论
谈笑有三人,往来少客套
2011-5-16 10:43
从时间跨度来看,人可以分为古人、今人、未人。“未人”系我自创。是为称呼便利。 此外,有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以“三人”作为行动团队,在类似于“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某人隐然间已先声夺人、先人一步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则是所谓三人的独特意境了。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20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技书刊的编审缺位
热度 1 2011-5-6 09:04
   近年,书刊呈级数地增长。但是,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不见得都是质量的增长。书刊信息的膨胀也决不是知识膨胀。    前些年,经常看到文学刊物作者抗议编辑擅自改动自己的作品。不可否认,在改动的同时,也提高了部分文字欠佳作品的可读性。    当今时代,国内书刊似乎都由作者(及可能的审阅者)承担全部责任。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68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CCTV与科学家
2011-5-2 21:00
曾见报道,前些年(香港回归前后?)曾有披挂CCTV标志的人士在香港街头昂首阔步,颇有天下无人不识君的气派,未科无人喝彩。寂寞之余,意欲自我推销。怎料港人早已识货,称这不过是小区闭路电视的施工提醒标志而已(CCTV在英文中指闭路电视)。 国内从事科学工作者鲜有勇于自称为“科学家”,但可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46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知道分子、知识分子到知造分子
热度 1 2011-3-22 10:09
“知识分子”的涵义除了字典中的解释之外,在国际人文及至科学学术圈长期存在争议。 “知道分子”听说是某人士在某文中用于指称、贬称部分知识分子的。 “知造分子”倒是我刚才突然想起的,懒得去搜索别人是否讲过。 我觉得在这三者之间作些对比,对我们的工作乃与发展可能还是有些价值的。 中国习惯用“抛砖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04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