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关于将“气溶胶粒子”与“颗粒物”统一定名为“气浮质”的建议

已有 3399 次阅读 2014-1-16 22:58 |个人分类:大气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气溶胶粒子, 气浮质

  随着沙尘暴、雾霾对于我国的频频访问,“气溶胶”在各路媒体已屡屡亮相。不过,由于名字过于生僻与朦胧,社会认知方面与宣传方面存在明显的偏失。

  因此,无论从气象学研究的角度,还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角度,“气溶胶”与“气溶胶粒子”都应当拥有更加亲民的形象。

  相近的表达,在普通化学领域有“溶质与溶剂”,在物理化学领域有“吸附剂与吸附质(有所谓“气固吸附”等)”。

  依气象科学而论,“气浮质”与“大气”组成“气溶胶粒子”,消除了溶质、溶液混为一谈的难言之苦。在社会认知与媒体宣传方面,采用直白、明快的“气浮质”更能增加气象科学研究者对于社会的亲和力。因为,社会公众觉得气象专家制造这么匪夷所思的词,实在过于另类。

  环境机构明显不愿接受生涩、并且实际上已经抛弃的“气溶胶”与“气溶胶粒子”,自创“(大气)颗粒物”表示基本相同的内涵。而且,江苏等环保部门利用立法的便利,已牵头出台《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法规。

  我个人认为,在科学普及、社会宣传与公众认知等层面上,“气浮质”都优于“气溶胶粒子”与“大气颗粒物”。简言之,它的最大就是只有三个汉语字长(且含义全面)、而另外两个都多达五个汉语字长,传播的不利显而易见。

  如此一来,气象界、环保界与大众媒体可能都更易达成共识,气象界保住了“气溶胶”、增添了“气浮质”;大众媒体不再为字谜一样的“气溶胶”费神,直接推广““气浮质”即可。

  定名的进一步理由可参见本人的其它博文,如:

再谈似是而非、代人受过的“气溶胶”——“气溶胶微粒”责无旁贷

http://bbs.sciencenet.cn/blog-350729-759716.html


附1: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1-18/5752384.shtml

                                            北京市长向国务院立生死状:治不好空气“提头见” 

                                                 2014年01月18日 16:49 来源:人民网
  “我不是来讲话的,是来听意见的。”这是今天上午的北京人代会朝阳区代表团审议现场,前来旁听的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开口的第一句话。

  今天上午,历经至少三稿修改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刚刚提交大会审议。这也是13年来,北京市人代会第一次行使立法权,王安顺评价它的意义“非同一般”。

  “空气污染是个最大的民生问题。”王安顺说,人的生存无非依靠三个最重要的基本要素:阳光、空气、水,而现在空气和水都受到污染,“阳光我看因为空气和水被污染也变得不那么明亮了”。他说,空气污染问题是民生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包括国内和国际问题。

  针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国务院于去年9月10日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明确要求:到2017年,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

   国务院计划公布的8天后,北京市发布了《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在其中提出行动目标,并分解为84项具体工程。在此背景下,即将出台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将成为北京市政府未来几年中一系列治污减排行动的法律依据,其使命不可谓不重大。

   “现在专家解读多了,也不知道谁权威,昨晚我又看见13个院士提出一份报告,说(雾霾的)原因还没查清楚,要求尽快开展研究。”王安顺说,“但我觉得,不就那么几个方面,我也不研究深层成因,你们说哪儿是污染源,我们就做哪几件事。你说控车贡献率不是那么大,但我们也做了,该关停的企业2000多家,我们关了,几个方面全都做完了,你说它再有雾霾,我就……”他的话再次被代表们的笑声淹没。


附2: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第91号  

  《江苏省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于2013年5月10日经省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8月1日起施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0729-759822.html

上一篇:百年一遇洪水与百年一遇干旱理论上可同一年发生—不是冤家不聚头
下一篇:大气层结、大气廓线——“结”在何处?它是如何得名的?
收藏 IP: 112.80.95.*| 热度|

1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