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幻肢感与幻知感

已有 5077 次阅读 2011-11-25 22:16 |个人分类:人文与哲学思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幻肢感, 幻知感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在研究视错觉和听错觉,以探索人类感知的奥秘。以截肢患者为例,有时他们会出现幻肢症状——以为截去的肢体仍然存在,并感到它传来强烈的痛、痒等感觉。
     《南方周末》电子版1315期报道,美国神经科学家S·拉马钱德兰 (S.Ramachandran)曾针对有过幻肢感的患者进行了一项研究,其中一位患者名为汤姆——他失去了一只手臂。实验中,拉马钱德兰发现,如果触摸汤姆的脸,他会感到研究人员似乎也在触摸他已经失去的手指。实际上,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对应着大脑体感皮层的一块特定区域,而与手相对应的区域,紧邻脸部对应的区域。于是,拉马钱德兰推断,汤姆的体感皮层已发生了明显改变。拉马钱德兰总结说,由于汤姆的那只手已经失去,不可能再向体感皮层输入神经信号,于是负责处理脸部信号的区域,就接管了原来处理手部输入信号的区域。因此,当研究人员触摸汤姆的脸时,会使他觉得有人也在触摸他断肢上的手指。上述神经回路的重新连接体现了神经可塑性,说明成年人的大脑具有自我改变和重塑的能力(参见《环球科学》2009年第4期 《科技重塑大脑》一文)。科学家发现,成年人大脑的可塑性远比预计的强。我们的日常行为和周边环境,都能引起大脑神经回路的重新连接、功能重组和位置的改变。有些人甚至认为,不同的思考方式也足以重塑大脑。
     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院长兼法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高宣扬主编了《法兰西思想评论(第5卷) 》,此系为纪念法国两位著名思想家列维•施特劳斯和梅洛•庞蒂诞辰一百周年而编。一年多前,我曾在南京大学听高先生讲谈法国哲学,颇有感想与收获。
     有意思的是,梅洛•庞蒂也曾分析过幻肢现象,他是基于推理而不是实验,重在进行哲理性的思想论证。他称:“事实上,这种现象所标示的似乎是它无法摆脱某些‘心理的’条件:一种使人想到受伤情形的情势在不再拥有某一肢体的人那里产生了幻肢感;另一方面,当被试接受了他的伤残现实时,幻肢现象就减轻了或在缺肢处不再出现了。然而,必须把这些心理情势与这一无可置疑的事实调和起来,即切断通向大脑的诸感觉导体也能抑制幻肢的出现。我们看到,在这里,问题在于理解心理因素是如何与生理因素相互联系的,或者说,同一种实在,即作为我们的身体存在的实在如何能被既是心理的又是生理的情势所规定。回答恰恰就在于在世存在这个概念中。梅洛•庞蒂说,身体是“在世存在的载体,拥有一个身体,这对于一个活的生命来说就是参与到一个规定的环境中去,与某些筹划融为一体,并持续地介入到其中去”。①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对我们的身体所拥有的知觉是与它所介入到其中的实践场域相互关联的:拥有一个虚幻的胳膊,这就意味着仍然向这个胳膊所能从事的所有活动敞开,这就是感知到他的身体仍然符合于在他受损前属于他的那个实践场域。因此,只有通过接受他的伤残,即放弃受这一伤残影响的实践场域的那一部分,被试才能失去幻肢现象。我们也同样可以理解,当重新回到这个实践场域时,为什么一种感情或一种回忆就能重新引起对缺失的胳膊的知觉。
     可以看出,S·拉马钱德兰重在强调幻肢现象的必然性,而梅洛•庞蒂则探讨如何消除幻肢现象。由梅洛•庞蒂的语言表述可以看出明显的哲学思辨。高宣扬阐释道:“在这里,梅•庞蒂不容置疑地描画了一个身体概念,它避开了思维和广延的笛卡儿式选择,并且,至少,在这个身体中,心理的东西和机体的东西在在世存在中彼此交融沟通起来了。这就是为什么他写道:‘心理的动机和身体的原因能够相互交织在一起,因为在一个活生生的身体中没有一种单一的运动对于心理的意向来说是完全偶然的,也没有一种单一的心理活动在生理的机制中不会至少找到它的起源或它的一般的轮廓。’”
     从词源上说,哲学是“philosophia”,即“爱智慧”,因此哲学被称为“智慧之学”。由幻肢感我想到了“幻知感”,这是我生造的词语,用来表示并无多少真知灼见、却自以为真理在手的满足感。当今之世,幻知现象泛滥,动辄世界领先、填补空白,本文试图引出对于”幻知感“的思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0729-511713.html

上一篇:水文学中的“适时校正”、“实时校正”与“数据同化”
下一篇:大自然的隐私权、尊严与女性主义
收藏 IP: 58.240.140.*| 热度|

1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1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