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Karst汉译“喀斯特”与“岩溶” 的PK及合作之观察

已有 2424 次阅读 2023-5-11 10:13 |个人分类:地质学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Karst汉译“喀斯特”与“岩溶”的PK及合作之观察

——着眼单纯的学术交流,“喀斯特”占上风

——兼顾公众理解与中国特色,“岩溶” 占优

陈昌春

   关于Karst汉译之“喀斯特”与“岩溶”,目前在学界的使用似乎势均力敌。那么,中文”喀斯特”与“岩溶”的前世今生,到底有哪些故事呢?

注:上图“1964年”有误。根据有关文献,应是1966年。

       目前的一些地学刊物,据称将“喀斯特”与“岩溶”的选择权交给投稿者,只要求全文统一使用一种。我想,这种无为态度未必是上策。我不知道中文地学刊物在“喀斯特”与“岩溶”词语选用上的总体态度。
  任美锷先生等在1981年出版的专著《岩溶学概论》中指出,1966年的国内岩溶学术会议决定改用“岩溶”。

注:以上二图出自任美锷先生等在1981年出版的《岩溶学概论》。

  根据张寿越先生《中国岩溶区域的水文地质研究》(1988),应是中国地质学会1966年的岩溶会议。不过,这次会议真的决定改用“岩溶”吗?

注:上图见于张寿越文章《中国岩溶区域的水文地质研究》(2018)。

  张寿越等的文章《岩溶(喀斯特)与洞穴研究 60年》(2018)中称:“在中国地质学会全国喀斯特学术会议(1996.2。广西桂林)上,迫于欲将“喀斯特”术语由音译改为“桂林”的形势,几经讨论后,同意由张寿越提出的“岩溶”(意译)一词,英文术语以为KARST,强调两者属同义词并通用,但同一篇学术文章中不宜两者混用。从而避免了对科学术语的行政干预。”。地质学史研究者浦庆余先生说,《岩溶(喀斯特)与洞穴研究 60年》中“1996.2”应系“1966.2“之误。

注:上图见于张寿越等的文章《岩溶(喀斯特)与洞穴研究 60年》(2018)。


  卢耀如先生在《中国地质学会全国岩溶(喀斯特)学术会议》中明确指出:“会议代表一致建议以‘岩溶’代替‘喀斯特’”。可以看到,《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全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术会议》中的1965年3月会议,仍然只有“喀斯特”,而没有“岩溶”一词出现。

注:上图见于杨枕旦文章《Karst——旧译名“喀斯特”为何被重新启用》。

注:上图见于刘 静、尹小荣文章《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音译》。

注:上图见于Andrej Krandjc《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term “ karst”》(术语“Karst”的起源和演化。2011年发表于《中国岩溶》)。

注:上图见于刘宏文章《见证喀斯特》。

       至于动词化的“石炭岩溶解”,1937年就有期刊文章了。


上图内容来自https://infogalactic.com/info/Karst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注:上图来自《中国岩溶》刊物2013年文章。

附:

地质学史研究者浦庆余先生在网络学术群的发言

(2023年5月11日,浦老手机打字,陈昌春协助个别字词的整理)        

    喀斯特(Karst),原是斯洛文尼亚伊斯特里亚半岛上的一个地名,此地是一个小型的高原,海拔四五百米,由石灰岩构成。景观是一种独特的奇峰异洞,岩石秃露,植被极少,人们称其为Karst,意即石山。将近两百年前,地质地理界采用此名命名这种地貌景观,但传播不广。1893年,南斯拉夫学者J.Cvijic较为详细地研究了Karst地区的地貌景观,继续沿用Karst这个学名,并详细阐述这种石灰岩地貌景观的形态特征和形成机理。随后,这个学术名词便成为世界通用的学术名词。

    我国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便有一些地质学家注意我国境内的喀斯特现象,主要是石灰岩地貌,并将Karst音译为喀斯特,成为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地貌类型。1949年后学习苏联,做俄文翻译了一些喀斯特方面的著作,在工程建设中遇到一些喀斯特现象,特别是地下水问题,于是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界重视。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和地理讲究所分别建了研究室或研究组,地质部下属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工作地区凡有喀斯特存在的,也开展喀斯特的勘探和研究。于是,1961年2一3月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联合地质部、水电部、广西自治区科委等所属机构,在广西南宁举行了全国喀斯特研究会议,地学部主任尹赞勋,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局长张更生,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室主任谷德振作了专题报告。他们都称,三百二十年前,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我西南地区的喀斯特作了考察研究,《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最早的喀斯特著作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比国外早二百年左右。
    1966年2月14-23日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喀斯特学术会议在广西桂林举行,主要要是进行学术交流,会上还专门讨论了喀斯特名词问题,建议用“岩溶”一词代替“喀斯特”一词(英文仍用“Karst”)两词同时流行,但在同篇论文中不能混用。据说因为“喀斯特”为外来语,岩溶是中国化之故。其后是两个术语在学术界都在使用,直至今日仍然如此。至于科学院和地质系统有什么差别,应是地质系统的以用岩溶一词为主,地理系统以用喀斯特为主,也有一些例外。上世纪末本世纪之交,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对吝学科的学术名词重新审定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质学名词》将岩溶对应英文Karst,以喀斯特为参照,《地理学名词》则相反,即将喀斯持对应Karst,以岩溶为参照。这就反映了地质界和地理界的分歧。至于国家标准对学术词语是如何制订的,我早已退出学术界,就不知道了。

  因为“岩溶”和“喀斯特”两学术词汇的争论没有伤筋动骨,即不是学术观点和学术对错之争,只是字词方面的用法问题,而且是国内学术交流。虽然双方没有说这是英文“karst”如何译成汉语问题,但由于国际交流仍用Karst,实际上就是翻译问题,一个是音译,另一个是意译。如果以优先为原则,应继续沿用“喀斯特”,若从词义上说,“岩溶”是确当的词语。既然可以用,而学术界没有造成误读,不妨让它共存下去,总有一天会统一的。

  2018年张寿越等的《岩溶(喀斯特)与洞穴研究 60年》说的那段,将中国地质学会喀斯特会议决定两词并用的那次会议说成是1996年召开的,这是他记错了年份。会议名称和月份都对,就是年份错了,任美锷说1966年是对的。1966年2月是文革前夕,政治形势紧张,自力更生提得很响,批判崇洋媚外风声鹤唳,有人提出用“桂林”代替“喀斯特”并不奇怪。至于用“岩溶”来缓和,是否张寿越一人所为,那就要他人佐证了。1996年中国地质学会没有召开过岩溶学术会议,其他分支学科的学术会议也只有两三个,那时正在紧罗密鼓地准备当年8同在北京举办的第30届国际地质会议呢,大家忙得头晕脑涨的,哪里顾得上这些小事。再者,1996年的学术界是什么情况,谁会提出用“桂林"代替Karst的译名呢?!何况张寿越本人,在96年也是岩溶、喀斯特并用的。再说,岩溶地质研究所,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成立的。如果96年才有桂林之议,那为什么80年代叫岩溶研究所呢?何况,任美锷等的《岩溶学概论》,早在81年就出版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0729-1387590.html

上一篇:一百多年前,《新青年》与《河海月刊》互为对方宣传——兼论“红帽子大学”
下一篇:民国《黄河志》似仅出版了前3篇,《中国古今工具书大辞典》7篇说应有误
收藏 IP: 183.213.82.*| 热度|

3 尤明庆 池德龙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