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早于魏格纳1910年观察地图两年、已有与其1915年名著英译同名的英文论文《大地与海洋的形成》出现

已有 2095 次阅读 2022-1-16 12:11 |个人分类:人物沧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早于魏格纳1910年观察地图两年、已有与其1915年名著英译同名的英文论文《大地与海洋的形成》出现

                 ——1924年,德文第3版(1922)被译成《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出版

                ——中国最早于1925年同一年,翁文灏先生与谌亚达先生先后各自发表长文介绍大陆漂移说

                                                                       陈昌春

       魏格纳1915年出版了阐述其大陆漂移说的著作《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1924年,该书德文第3版(1922)被译成英语,名称为《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英文版的有关介绍为:“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By Alfred Wegener, Professor of Geophysics and Meteor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Graz, Austria. Translated from the 3rd German Edition by J. G. A. Skerl, M.Sc. London: Methuen and Co. Ltd., 1924”。

        德语中,Entstehungen意为“ 发生。形成。产生。出现。兴起。起源。”

        斯行健先生1928年根据德语书名,在《大陆漂移说与海陆变迁各说比较》一文中译为“大陆海洋之创成”。

        有意思的是,早于1910年魏格纳细心观察地图两年、已有与其后来名著英译同名的英文论文《大地与海洋的形成》发表,内容是关于海洋表面运动特征及测量方法,里面也涉及地壳的运动。

        最早系统介绍魏格纳学说的中国学者,1925年翁文灏先生与谌亚达先生先后各自发表长文进行阐述。如果翁先生在《锥指》一书所说1925年6月发表无误,谌亚达先生6月底在东京完成的文章,大体在8月份发表。可以判断,文章落款处写1925年6月29且身在东京的谌亚达先生,不太可能在1月份听到翁先生讲演并受到启发。因此,大体可看作两个独立事件。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官网把谌亚达介绍魏格纳的长文信息放在第一位( http://wenku.bnu.edu.cn/xrinfo.action?num=bnuchenyd1901)。翁文灏先生与谌亚达先生,都是达10页的长文,而且同在1925年,可以视为分别介绍。两篇长文的准确发表日期,还有待查证。翁先生的《锥指集》明确说发表于6月份。谌亚达先生明确表示完稿于6月份。网搜看来,《学艺》杂志当时的出版地标注为“东京(日本),上海”,可能是两地合作办刊。从该刊第7卷第3期的“社報:中華學藝社日本學術視察團報告:(十四年十月二十四號至十一月十五號):清晨七時許,全體團員先後會集上海虹口匯山碼頭…”看,出版时间似乎应在11月15日稍后。但是,第7卷第4期封面的出版时间是11月15日发行。第7卷第3期的发行日期待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0729-1321289.html

上一篇:天文学博士、奥地利人魏格纳并非生病时观看寻常地图发现大西洋两岸吻合
下一篇:《中国矿产志》合著方式感想:东京帝大地质生顾琅主笔,仙台医专生鲁迅润色
收藏 IP: 180.110.176.*| 热度|

1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