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O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POP

博文

数理心理学:心理学统一性道路的由来?

已有 3183 次阅读 2021-9-29 14:27 |个人分类:数理心理学历史|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文整理于“微信公众号MPOP专访数理心理学推动者高闯”资料)

心理学的统一性,一直是敏感话题。2021年,“数理心理学”以统一性面貌面世,并公布了第一期成果《数理心理学:心理空间几何学》(高闯,2021),该理论体系确立了认知的统一性方程组,“事件结构式”完成了“信息内容编码逻辑”的统一(高闯 等,2021),“认知对称性”完成了“认知内容逻辑”的统一,“认知熵增原理”是对“认知对称性”的度量(高闯 等,2021)。以此为始端,“心理学的统一性”从“思想争议路线”落实成为“事实可行路线”这也标志着心理学由“实验唯象学”性质转型为“统一性公理化数理理论”性质。

一、“数理心理学”名称的由来

“数理心理学”这个术语大概是在2016年被确定下来,当时数理心理学的统一性理论架构体系已具雏形。出于它的系统性、原创性、逻辑自洽性、完备性及发表程序风险的考虑,以结集成册的形式,一次性公布。今年开始公布第一期成果《数理心理学:心理空间几何学》。

  考虑到这一体系的性质:它是心理学由实验唯象学阶段向公理化数理理论体系的转型,在考虑整本书的命名时,就想到牛顿的统一性著作,叫《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 of natural philosophy》(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标志着物理学从实验唯象学阶段向公理化数理理论体系的转型。

image.png

牛顿统一性著作《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 of natural philosophy

由于它们在性质上的相通性,我把后边这个词去掉,改成psychology,就变成了《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 of psychology》,这是这本书的英文名称确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启发。

image.png

数理心理学第一期成果《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 of psychology:the geometry of mental space

这本书的目标是:从数学公理出发,对既定心理经验理论进行架构,使心理学原来割裂、分散概念、规则,弱关联的、分散的唯象学发现结果逻辑起来,形成大统一理论架构体系,也就实现了统一性心理学的目标。当然,这里还有很多需要亟待解决的工作。

学界有“数学心理学”(mathematical psychology),以建立数学模型为目标。它们的性质在本质上并不相同。在心理学中的“理论心理学”,主要是哲学研究、学史、唯象学理论批判居多,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理论科学(即以确立统一性理论架构为目标),这需要严格区分开来。尽管“数理心理学”在本质上属于理论体系。

简言之,“数理心理学”,是公理体系,用“数”和逻辑的关系,实现心理学理论体系构造。也就是“心理学的统一性”,它是革命性的。过往的任何一个学科概念都不适合、不确切,也无法承载这一设想。“数理心理学”这个名字确定,得益牛顿书名的启发,这是个有趣的插曲。


二、“数理心理学”推动者的学术历程

说起这点,现在还是很感谢物理学对我的训练,而且从本科到博士的训练都是这一逻辑。物理学先于心理学发展,也就存在巨大代差,心理学就成了物理学成熟方法流淌的天然洼地。系统的、天然的、流淌式的物理方法的介入,是物理学背景的优势,确实带来了很多便利。唯一的不同就是“对象”不同。如何用物理学的成熟的研究方法体系,在心理学中寻找一个切入点,快速准确地解决心理学问题。

和物理学对比,心理学的架构性质与之天然相通。例如:科学发展的阶段:实验阶段、唯象阶段(假说)、理论架构阶段、数学表达。而心理学实验科学局部领域的实验发现、局部唯象学假设,本质是统一性的一个mini缩影。统一性和反统一性均是统一性,互为科学试错。统一性是科学的信仰。

2008年,到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来,对心理学的系统梳理是一个优先级的工作,统一性需要完备性、全方位知识的系统性驾驭。先后以著作的形式完成了对心理学的哲学、实验方法学、测量学这些层次的梳理,也正是这种对不同层次的系统性梳理,让我逐渐跳出了传统心理学的结构设定,回到以“人”为对象的心理学本质问题的思考。

2012年公布了《眼动实验原理》。通过查阅国外的各种眼动书,弄清楚了眼动神经、结构、人眼的机械动力学、神经控制、眼动记录原理等问题。神经控制的电路、数字编码、行为量和编码量关系,令我印象深刻。开始怀疑传统的眼动记录的方法,并一直萦绕。眼动的基础问题,本质是心理学的机制问题。

image.png

高闯著作《眼动实验原理:眼动的神经机制、研究方法与技术》

眼动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实验的方法学。2014年公布了《心理实验系统与原理》。它起源于对眼动问题的思考和统计教学时数理理解的冲动。当时,已经自学了关键性的统计:多元统计、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混沌统计、分形统计。心理学实验问题可以看得相对明白了。心理学没有与自身合为一体的数学,这一问题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一些书上的结论性表述,让我感觉需要对实验方法学做一次整理,就产生了上述的产物。这也让我进一步跳出了心理学的实验科学,能够看它的方法学问题。

image.png

高闯著作《心理实验系统与原理:系统结构、测量原理与分析方法》

从心理学的实验体系跳出,到哲学方法的思考、测量方法的层次、数据的层次性,在第三本书《脑电-眼动同步实验方法学》中体现出来。

image.png

高闯著作《脑电-眼动同步实验方法学:实验哲学、实验原理、测量技术与数据重整》

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联动实验室“脑电-眼动联动实验室”,外加心物探测系统。


image.png

国内第一个联动实验室“脑电-眼动联动实验室”

image.png

国内第一个联动实验室“脑电-眼动联动实验室”监控室场景

单纯的眼动数据记录和脑电数据记录,都很难让心理学靠这些技术进步。只有联合方法,才有可能建立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的关系,这一道路仍需要探索。但是,现在已经被学院拆除了。

在继续的探索过程中,它需要一个诱发的事件,打开对心理问题思考的缺口。一个契机,王伟老师让我去讲普通心理学,在心理动机的概念中,动机概念与物理学对“力”的概念的数理对应性,就成为了一个引子。为了构造心理力的矢量,物理的三维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观念就自然对应起来了。

寻找心理空间的数学就成为必然。恰好胡祥恩教授在华师报告语义空间的研究,我眼前一亮知道这个东西就是我要的。我去胡老师那里访学,了解符号属性的语义空间,并顺带修正了语义测量学的一个错误。

语义空间.png

    计算语义学中的符号语义属性空间(Scherer,2005)

符号语义属性空间找到了,那么物质属性空间在哪里呢?后来,我发现色度学已经做好了RGB的颜色空间

image.png

色度学中的RGB颜色属性空间

我有一次路过华师8号楼时,看到了墙面上的透视图,我突然发现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XYZ三维空间心理空间已经找齐

image.png

美术透视学中的XYZ三维空间

2021年《数理心理学:心理空间几何学》的发布标志着心理学的统一性到来。关于事件结构式、认知对称性、认知熵增原理的发现,均是源于突然的灵感,只能用“偶然”来概括。这些公设的普适性威力,让我本人都很震撼,这可能就是李政道先生所说的,打开自然科学的钥匙。我找到的是打开心理学统一性大门的钥匙。

image.png

高闯著作《数理心理学——心理空间几何学》

关于后续科学发现过程的分享,随着 “数理心理学”后续书籍的公布,我将分享给大家。上述内容是个人经历,个人对心理学的思考,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高闯. (2021).数理心理学:心理空间几何学. 吉林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高闯,马安然,魏薇,德力达尔.(2021).数理心理学第一公设:事件结构式.[ChinaXiv:202107.00026V2] http://psych.chinaxiv.org/abs/202107.00026v2

高闯,马安然,魏薇,德力达尔.(2021).数理心理学第二公设:认知对称性.[ChinaXiv:202108.00099] http://psych.chinaxiv.org/abs/202108.00099?serverID=1

高闯等(2016),脑电-眼动同步实验方法学:实验哲学、实验原理、测量技术与数据重整,世界图书出版社。
高闯(2012),眼动实验原理-眼动的神经原理、方法与技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闯(2013),心理实验系统与原理:系统结构、测量原理与分析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Scherer KR. What are emotions? And how can they be measured?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2005;44(4):695-729. doi:10.1177/0539018405058216




image.p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8362-1306151.html

上一篇:数理心理学:“事件结构式”第一公设对心理学的意义
下一篇:数理心理学:“事件结构式”第一公设对哲学的意义
收藏 IP: 113.57.6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