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为加拿大阿兰•C•杰克逊(Alan C. Jackson)教授最新评论文章
《人类狂犬病治疗的现状和未来》第6节的译文。
6. 狂犬病治疗的路在何方?
明显有必要重新评估狂犬病治疗的临床方法。首先,必须认识到,为最有效地治疗狂犬病,必须充分利用重症监护病房的所有资源,并且能随时获得相关医学专家的支持,并且作好关于治疗失败的可能性很高的思想准备。为了启动强有力的治疗,以下情况都应当被认为属于“有利”因素:
·发病之前曾注射过狂犬病疫苗;
·病人年纪轻,基本健康状况良好以及有正常的免疫功能;
·感染的是蝙蝠狂犬病毒毒株,而不是犬狂犬病毒毒株;
·早期在血清和CSF中就存在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以及
·启动治疗时仅有轻微的神经性疾病症状 (Jackson, 2011)。
除了支持性的重症护理,抗病毒药物和神经保护方法应当是治疗的重要部分。狂犬病疫苗和/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否应当包括在治疗方案之内,仍未能确定(Jackson等,2003),但是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给狂犬病患者注射狂犬病疫苗会导致不利结果或“早期死亡”现象。
[Jackson,A.C. Current and future approaches to the therapy of human rabies. AntiviralRes. (2013), http://dx.doi.org/10.1016/j.antiviral.2013.01.003,翟珑山 译 严家新校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8 1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