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投资禽流感疫苗的风险分析(从SARS疫苗的得失说起)

已有 7933 次阅读 2013-5-6 15:08 |个人分类:流感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风险, 疫苗, 投资, 禽流感, SARS

研制一种新发传染病的疫苗,对于疫苗生产厂家,是典型的风险投资。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规律通常很不明朗。例如10年前的SARS疫情,就是突然而起,突然消失,可谓“来无影、去无踪”,至今没人能解释得清楚。结果当年投资SARS疫苗的多个生产厂家,没有卖出一支疫苗,全都血本无归。

新型疫苗研发的成本通常非常大。最典型的例子是艾滋病疫苗,迄今已研发了30年,但一直未获成功,全球直接间接的研发费用可能已超过数百亿美元。

而那些研发成功的新型疫苗,每一种的成本平均至少也在5亿美元以上。当然,一旦成功,社会又有持续的需要,则回报也可能是很丰厚的。

1.研制SARS疫苗的得与失

10年前发生的SARS疫情,以及相关的疫苗研发,可生动地证明疫苗投资的市场风险确实很大

SARS是一种以前从未感染过人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在人与人之间经空气传播,而且死亡率较高。SARS疫情于2002年11月首次出现在广东佛山,并迅速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到2003年8月5日,29个国家共报告临床诊断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

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传播,当时国内许多科研单位和疫苗生产厂家都迅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疫苗的研发。国家科技部、卫生部等部门也划拨了大量科研经费。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到2003中期SARS疫情就逐渐消失。2003年6月24日,WHO将中国从疫区中除名,即中国的SARS疫情总共半年左右就过去了。

所以当时还没有一家企业的SARS疫苗能有机会进行获准注册所必需的临床试验,当然也就没有一家曾获得过生产文号,更不可能获得任何市场回报。当时进行SARS疫苗研发的厂家在该项产品的投入越多,损失越大。

但是综合考虑,经历了SARS以后,我们整个国家以及这些疫苗生产厂家还是得大于失。

从国家层面来说,与SARS的斗争使举国上下积累了与新发传染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提高了全民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建立了许多新的技术平台和监测体系,全国疾病控制系统(CDC系统)经费大增,全国疾病防控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这也是今年中国能及时发现和监控H7N9禽流感的前提条件。不然中国作为一个每年“自然”死亡人数将近一千万的人口大国,其中迄今20多人因H7N9病毒而死亡是很难被发现和引起关注的。

就疫苗生产厂家来说,尽管为SARS疫苗的研发投了很多“冤枉”钱,但其中相当一部分钱是国家科技部和卫生部的资助。例如我们单位(国药中生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P3实验室就是当年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这些疫苗生产企业(其中包括一些上市公司)经过SARS,虽然直接在SARS疫苗项目的研发方面造成巨大的亏损,但综合考量仍然是得大于失。许多生产企业的相关科研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社会知名度、社会影响显著扩大,企业总体实力明显增强,其他产品的销量大幅增加,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其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企业中多数目前在中国疫苗行业中都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

2.H5N1禽流感疫苗的研制,只能作技术储备。

SARS之后,许多疫苗生产厂家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成功H5N1禽流感疫苗。但因为H5N1一直未造成广泛流行,主要只是零星散发,且发病率很低,因而也无法获得投资回报。

事实上,对于像禽流感这样在人群中发病率很低的传染病,由于几乎无法提供流行病学资料直接验证疫苗的保护效果,因此可能根本无法客观评价该疫苗的社会应用价值,甚至很难取得批准文号,当然也更谈不到获得投资回报了。

所以目前人用H5N1禽流感疫苗未曾为任何厂家带来回报,只能是一种技术储备。

3. H7N9禽流感疫苗的研制:市场前景不明

目前,国内共有十多家流感疫苗生产企业。 由于当前H7N9禽流感疫情开始暴发,多只疫苗概念股遭爆炒,但相关疫苗企业普遍很冷静。他们的共识是,H7N9疫情的未来发展方向很难预测,因此疫苗市场需求难以准确预计。一旦企业预估错误,生产出的疫苗就可能报废。

所以疫苗厂家目前主要还只是停留在积极关注的阶段,对于是否着手研制则持慎重态度。有的厂家表示将启动疫苗研发,但多数厂家实际上还是抱观望态度。

研制H7N9疫苗的有利因素:

1与研发SARS疫苗相比,研发禽流感疫苗的风险相对要小得多。

一种真正的新型疫苗从研制到获得上市批文经常旷日持久,甚至可能在折腾数年后,最终宣告彻底失败、所有的投资化为乌有。许多艾滋病疫苗所遭遇过的命运就是这样。

H7N9禽流感疫苗2009年的H1N1流感疫苗相似,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全新的疫苗,因为H7N9病毒不过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新的亚型组合,所以其疫苗的生产技术和设施、检定方法、保护机制、临床试验的指标等都与其他流感疫苗是相似的,成功的把握较大。

2009年,中国的疫苗生产厂家从WHO流感合作中心拿到毒株到生产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总共只用了20多天,后期进行疫苗临床观察的时间为2个月。所以当年中国曾在全球最快获得该疫苗的生产许可

2) 目前构建新型流感病毒疫苗株的常规、成熟技术是反向遗传技术,通常是由WHO的流感协作中心统一制作疫苗株并向全球合格的生产厂家提供。

目前国内许多机构也掌握了该项技术。

国内流感疫苗生产厂家对H7N9甲流疫苗的研发持积极关注的态度,目前正在紧盯WHO选育毒株的相关进展。一旦WHO确认了标准流行毒株或直接提供了疫苗毒株,就能够立即启动疫苗的生产和随后的临床试验工作。

3) 2009年,国内多家疫苗企业所生产的甲流疫苗,由国家统一收储。此举曾使相关疫苗企业业绩大增。国家启动统一收储的前提当然是疫情较为严重。今年国内的企业能否再次享受到这种优越待遇,还取决于疫情朝哪个方向发展。  

研制H7N9禽流感疫苗的不利因素:

1) 流感病毒最大的特点就是易发生变异。假设疫苗研发成功后,H7N9并未显示能在人群中达到一定规模的流行,或该H7N9病毒变异严重而使疫苗失去了交叉保护作用,那现有疫苗就可能没有市场或需要根据新毒株重新研发新疫苗。

2) 目前的H7N9病毒的所有基因都来自禽类,这是决定其不能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制约因素之一。人类目前对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能力和毒力的变化规律还未完全了解。生产人用流感疫苗的毒株中通常含有感染人的流感病毒基因。在用反向遗传技术构建新型流感病毒的过程中,如果新病毒中同时含有来源于禽病毒和人病毒的基因,可能新产生对人类危险特别大的病毒,对这种风险是要特别提高警惕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754-687178.html

上一篇:黄(安年)老艳福不浅呀!
下一篇:H7N9病毒与2009年H1N1病毒流行态势比较
收藏 IP: 114.112.46.*| 热度|

2 曹聪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