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狂犬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5)

已有 871 次阅读 2024-2-11 01:14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人类狂犬病的治疗—从姑息疗法到曙光在前(5)

Human Rabies Treatment—From Palliation to Promise

狂犬病只能预防,不能治疗。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为100%。迄今人类尚未实现狂犬病治愈率0的突破。但人类探索狂犬病有效治疗方法的努力从未停止。

美国和泰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在今年1月出版的专业杂志《Viruses(病毒)》上发表综述论文,介绍狂犬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见参考文献),论文的题目是《Human Rabies Treatment—From Palliation to Promise (人类狂犬病的治疗——从姑息疗法到曙光在前)》

以下是该论文的译文,将分若干次陆续发布。 

人类狂犬病的治疗—从姑息疗法到曙光在前(5)

Human Rabies Treatment—From Palliation to Promise

4. 过去和现在的治疗方法(续1)

Previous and Current Therapies

密尔沃基治疗方案和衍生方案(1)

The Milwaukee Protocol and Derivatives

狂犬病的某些罕见但有趣的存活案例为有效治疗提供了一线希望文献报道了将近36病例,几乎所有病例都接受部分疫苗接种或免疫干预[17 - 19,31]。Gode及其同事报告了在印度良好的重症监护下延长的生存期(>2-4天)虽然这些患者最终没有存活下来,但这些报告提出了重症监护可以改善预后的可能性。2004年,一名十几岁的女孩接受了密尔沃基治疗方案(MP),令人震惊地存活了下来,这让人们燃起了希望(主要是在发达国家),在那里可以提供重症监护

最初的MP包括用抗兴奋剂和抗病毒治疗的鸡尾酒诱导治疗性昏迷。方案包括氯胺酮ketamine、咪达唑仑midazolam、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金刚烷胺amantadine利巴韦林ribavirin该首例病人存活了下来,尽管有一些神经系统后遗症。随后,MP在进一步的尝试中进行了修改例如,利巴韦林不再包括在内然而,其最初的成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复制。其他患者也曾尝试诱导治疗性昏迷,但均未成功,至少有53例记录失败[25]。首先在巴西实施累西腓Recife方案源自密尔沃基方案,但同样未能证明能提高生存[33]。各种改和修订可能还会继续。

虽然狂犬病一旦出现症状几乎总是致命的,但在极少数情况下,采取激进的护理方法可能并非不合理。如果患者接种过疫苗或部分接种过疫苗,在发病的第一周内血清或脑脊液中检测到狂犬病抗体,和/或感染的是美国蝙蝠RABV,则患者康复的可能性更高就诊时存在中和性抗RABV 抗体有助于加速病毒清除并增加存活的可能性[29]。其他相对有利的因素包括年轻、无合并症、有早期临床疾病(如局部感觉神经症状而非脑病)/或脑脊液中检测不到RABV抗原和RNA。在这些情况下,在与家人进行知情同意讨论并承认结果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后,可以考虑采取药物治疗[26]。在这些临床情况下,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支持性护理,通常包括静脉补液、电解质管理、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癫痫药物和机械辅助换气。不幸的是,临床过程常常伴有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自主神经不稳定、癫痫发作和/或多器官衰竭。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Lacy, M.; Phasuk, N.; Scholand, S.J. Human Rabies Treatment—From Palliation to Promise. Viruses 202416, 160.  https://doi.org/10.3390/v16010160

相关博文

狂犬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1) 2024-02-03

狂犬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2) 2024-02-04

狂犬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3) 2024-02-06

狂犬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4) 2024-02-0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754-1421339.html

上一篇:狂犬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4)
下一篇:狂犬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6)
收藏 IP: 117.152.203.*| 热度|

2 郑永军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