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狂犬病毒经空气传播的动物实验研究 精选

已有 16659 次阅读 2018-4-9 08:52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狂犬病毒, 空气, 传播, 动物, 实验研究

             此类动物实验研究的缘起:

   1956年,一位昆虫学家因经常进入大量蝙蝠聚居的洞穴而罹患狂犬病,该昆虫学家​​曾在美国西南部的德克萨斯州的许多洞穴中工作过,这些洞穴里棲息着数以百万计的墨西哥无尾蝙蝠Tadarida brasiliensis,而且已知狂犬病在该蝙蝠种群中呈地方性流行。病人没有曾被咬伤的记忆,因此怀疑狂犬病毒感染可能是经由空气中的微水珠或雾化病毒引起的。 

相关参考文献:

Irons, J. V., Eads, R. B., Grimes, J. E., & Conklin, A. (1957). The public health importance of bats. Texas Report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15, 292–298.

Humphrey, G. L., Kemp, G. E., & Wood, E. G. (1960). A fatal case of rabies in a woman bitten by an insectivorous bat. Public Health Reports, 75, 317–326.

 

此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多篇研究论文专门用小鼠作实验动物来研究狂犬病毒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性和相关机制。

Constantine 用动物和静电沉淀装置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狂犬病毒经空气传播确实可以在某些例外的实验条件发生

Constantine, D. G. (1962). Rabies transmission by nonbite route. Public Health Reports, 77, 287–289.

很明显,鼻内暴露于液体微滴或喷雾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的暴露途径,
因为病毒经由嗅觉神经通道(olfactory pathway可直接传播到大脑。但狂犬病毒很少能形成天然的气雾剂,因此,除了咬伤和抓伤以外,吸入或鼻内感染途径在狂犬病的传播和演变中的作用并不重要

Winkler, W. G. (1968). Airborne rabies virus isolation. Wildlife Diseases, 4, 37–40.

Winkler, W. G., Fashinell, T. R., Leffingwell, L., Howard, P., & Conomy, P. (1973). Airborne rabies transmission in a laboratory work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26, 1219–1221.

 

下面重点介绍两篇较重要的相关实验的论文。

论文一证明:狂犬病毒经口腔和鼻腔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非常高的剂量(在通常情况下很难达到)。即使是高浓度的病毒,实际上也不能经口腔感染。

论文二证明:两种狂犬病毒经空气传播的能力各不相同。实验室环境中,如果发生病毒的意外释放而产生传染性RABV的气溶胶,则对相关实验人员可能造成特殊危害。


        论文一,动物实验研究证明:

狂犬病毒经口腔和鼻腔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非常高的剂量     

 论文题目:狂犬病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实验性口腔和鼻腔传播  

Experimental Oral and Nasal Transmission of Rabies Virus in Mice

Canadi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43:10-15, 1979

 

刚断奶的雌性瑞士小白鼠暴露于来源于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CVS Challenge virus standard)狂犬病毒或街毒分离株。

实验所用的攻击病毒为悬浮液或感染的鼠脑,暴露的方式包括通过胃管、通过向未麻醉小鼠的口腔中单次注射悬浮液、通过重复注射到麻醉小鼠的口腔中,以及通过单次滴加至麻醉小鼠的外鼻孔。

CVS病毒的鼠脑悬浮液和感染了街毒株的臭鼬唾液腺悬浮液,在滴度> 106 MICLD50 / 0.03ml时,在鼻内暴露的小鼠中始终能高比例地产生感染,在采用强迫饲喂和其他人工口腔暴露方法暴露的小鼠中,感染率可从低到高,并且在容许自由取食时感染率很低。经小鼠脑内传代的街毒分离株在滴度小于104.5 MICLD50/0.03ml时,很少能在通过任何经口服或鼻腔途径暴露的小鼠中引起狂犬病。

这些结果表明,对于所使用的分离株,需要病毒滴度 > 106 MICLD50 / 0.03 ml 时才能在经鼻途径接种的小鼠中持续产生感染,并且即使是采用口服接种,实际上鼻腔粘膜可能是主要的感染途径,即非特别高浓度的病毒不能经鼻腔感染,而即使是高浓度的病毒,实际上也不能经口腔感染。

 

论文二,动物实验研究证明:

两种狂犬病毒经空气传播的能力各不相同

论文题目:狂犬病毒经空气传播

Airborne transmission of lyssaviruses

   J  Med  Microbiol 2006 55Pt 6):785-90

2002年,在苏格兰有一位蝙蝠保护主义者罹患狂犬病样疾病,随后死亡。该病例是由欧洲蝙蝠狂犬病毒2型(EBLV-2)感染引起的。EBLV-2是一种与狂犬病毒(RABV)密切相关的病毒。这种感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尚未得到证实。

在本项研究中,对狂犬病毒,特别是RABV和蝙蝠变种EBLV-2可能通过空气途径传播的假设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直接将狂犬病毒引入鼻腔中来感染小鼠。用已在小鼠中适应的RABVCVS株)进行鼻内病毒攻击,2小时后,可在舌、肺和胃中检测到病毒RNA。通过直接鼻内接种病毒进行攻击的所有小鼠在感染7天后都出现了疾病征象。

在感染后1619天之间,用EBLV-2直接鼻内接种进行病毒攻击的五只小鼠中有两只发病。另外,评估了一种简单的设备,在该设备中小鼠可以实验性地暴露于处于气溶胶形态的感染剂量的狂犬病毒。使用这种方法,小鼠用RABV攻击时,对吸入感染高度敏感,对BLV-2却不敏感。

这些数据支持这样的假设:狂犬病毒特别是普通的RABV,在达到足够的剂量时能通过空气传播。这提示,在实验室环境中,如果发生病毒的意外释放而产生传染性RABV的气溶胶,则对相关实验人员可能造成特殊危害。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754-1108137.html

上一篇:最新实验论文确证:剧烈运动不影响狂犬病疫苗的保护效果
下一篇:狂犬病毒经空气传播的4个病例报告
收藏 IP: 72.197.249.*| 热度|

1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1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