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慢病预防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pzhao 推广科学验证了的、数据驱动型健康维护方法—调膳食、改菌群、消炎症、降三高、减体 ...

博文

如何确定中医理论到底有无价值

已有 7051 次阅读 2008-6-9 06:47 |个人分类:科学方法

中医理论到底有无价值
——与网友关于中医理论价值的对话
 
网友:非常感谢赵老师的这篇系统生物学的科普文章,我看了以后学到了很多。
(“涌现特性、系统生物学与中医的现代诠释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9084”)

先说说我对系统生物学的看法。我认为系统生物学的想法和目标都很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会遇到很多困难。人类的疾病有成千上万种,系统生物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每一个疾病可以有一个对应的特征profile,只要把一个人的血液尿液等通过仪器一测量,就可以对这个人的健康进行准确评估。目前距离这个目标好像还很远。难题我认为有两个,第一个是对于一些疾病,是否有特征profile存在,有不少文章报道过一些疾病的profiles,但是发表的都是成功建立(或者至少是比较成功地建立)了profile的,我相信有更多的不成功的例子没有被公开,对于这些疾病怎么办?第二,对于有些疾病,profile可能并不是那么的特征,这样在用做诊断依据时,假阳性和假阴性误诊率会成为一个问题。另外,每个个体都是特别的,对一个群体进行测量而得出某个疾病的特征profile,并不一定就适用于每一个人,这样在诊断的时候也会出现差错。

再说说对中医药的观点。我看了赵老师blog里面所有和中医有关的文章,觉得赵老师的观点和方舟子的中医和中药分开,废医验药没有本质区别,不知道赵老师是否同意。从您和王中医的对话里感觉您对于阴阳五行的中医理论也并不认同。您认同的君臣佐使理论也可以认为是中药理论,而非中医理论。您主张开发中药复方的观点也可以认为类似于方舟子说的验药。您几次提到的与名老中医合作,不干预他们的诊疗过程,只是连续采集他们的病人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血、尿、便样品,我觉得关键也是在疗法上面,看病人吃了药以后生理指标有什么变化。

我个人也认为应当大力开发中药复方,10万个里面肯定有有效的东西,虽然我不指望能找到很多很有效的复方。美国FDA现在对于草药也有了新的规定,规定不需要找到单一有效成分,只要证明对草药按照一定的制造流程加工而来的药物安全有效就可以申请临床试验,据我所知现在有一个这样的药物在进行二期临床了。因此如果某个中药复方真的安全有效的话,在现有的规定下面也完全可以开发成新药,不必担心您所说的不是中医没有用,只是我们使用的那些现代生物医学的技术和方法太过笨拙,无法把中医药中蕴藏的宝物系统的发掘出来。

我虽然相信中药复方里面有宝贝,但对于中医却是不太相信的,原因就在于我不相信中医能准确的诊断疾病。疾病有成千上万种,人的脉象能有多少种?号称有一百多种,但是我不相信靠手指能准确摸出这么多种区别来,心电图都不一定可以。即使摸得出一百多种,加上望闻问得到的信息,排列组合一下能有多少种?我不觉得能达到人类已知疾病的数量。这样就无法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无从做到准确诊断。说得通俗一点,如果望闻问切可以准确诊断的话,还要医院里那些检验化验的设备干什么?不知道赵老师是否相信中医的诊断。

所以我觉得中西医没什么可结合的,如果非要说结合,也就是用现代科学方法去研究开发中药复方,以及一些特色治疗方法,比如刮痧什么的,但这个还能叫做中西医结合吗?

博主回复:1)疾病可以有成千上万种,但人体这样的复杂系统的failure modes却是有限的几种。系统崩溃的路径不会太多,疾病只是有限的崩溃路径的多种不同的外在表现。做人体系统生物学要寻找的不是每一种病的profile而是具有共同的崩溃路径的疾病共有的profile,所以是可以操作的。
2
)中医里面的确蕴涵丰富的系统论的思维,但是其语言自成体系,暂时不为我们所理解。目前正在出现的用分子方法认识人体水平特征的方法有可能把中医已经领悟到的规律用现代手段重新发现一遍。对中医的客观、合理的认识会加快这个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后会使现在的医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一个整体上精细的新的医学,而不是整体但模糊的中医,也不是精细但破碎的西医。
3
)你不相信中医能诊断疾病是因为你没有亲身体验或者看到过。我从小生长在一个中医比较流行的地区,那里有很多身怀绝技的老中医,自己也吃过他们开的药。的确有效果。我曾经看过一个老中医给人看病。他不让病人说话,通过号脉,观舌象,看面色,闻气味等观察后,他给病人讲病人哪里不舒服,有哪些症状,时间多久了。然后问病人对不对,如果说对了,他就开始下药,如果没说对,他就劝病人找别的医生,这个病他看不了。
现在,这样的老中医真是越来越少了。
如果你能下决心排除一切杂念,认真仔细的体味,不断的摸索,摸个几万人过来,再由师父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你,也许你也能成为号脉高手,可是今日的世界,能有几个人有这份耐心呢?我们做不到,就认为中医也做不到。不太公平。
脉搏作为一种涌现特性,其振动模式可能蕴涵了很多我们用西方现代医学理念无法理解的东西,需要时间和新的技术的发展才能推动这方面的认识。
你如果仔细审视一下,你会发现,现代西方医学中直接对人体做的非破坏性的、非靶向性的健康测量手段实在是太少了。
大家一窝蜂的钻到基因和基因组里,希望用这个解决一切问题。就连明显是饮食结构变化引起的糖尿病、肥胖、冠心病等疾病,都非要寻找易感基因,尽管用这些基因能够解释的疾病的变异是如此之小和不确定,却依然花费巨额资金,千万个实验室挤在一个独木桥上,继续深入的进入基因组内部。现在是需要有一部分实验室回头来看看人的整体的时候了。当然,这个回归整体是用分子手段回归,不是回归到号脉和看舌象
5
)中医理论是中医最精华和最深邃的部分,是中医之所以能延绵数千年而未绝(不过可能在我们手上被折腾死)的原因。否定中医理论的价值就是宣判中医的死刑。复方中药是根据中医理论和中医诊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的药物。如果按现代西药模式去研究中药,而没有对中医理论的现代解释,没有与之配套的新的诊断手段,让某一种病的病人都吃同一种中药,恐怕会出现一部分人吃了有效,一部分人吃了没用,一部分人吃了有毒的结果,最终会葬送中医和中药。
老祖宗留下的用了几千年的东西,现在还有几亿人在用的东西,我们要这么简单的就把她否定了,只捡点细枝末节去用,却还沾沾自喜,不敢想象后人会如何评价我们这一代人。我不想与反对中医的人直接去争论。没有什么用。按目前的状况,肯定争不出什么结果。我想花至少20年时间,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工作,看看中医理论到底有没有道理。
这件事情要从临床疗效开始做,因为,直接去研究中医理论实在无法下手。如果,一个老中医根据中医理论对足够数量的病人所做的各种干预都能引起病人的代谢、菌群等指标的变化,而且变化的方向是向健康人群回归的话,他所依据的理论可能就值得重视了。
至于中医使用的阴阳五行等貌似迷信的语言,其实不过是些表达概念的符号罢了。为了避免出现带有感情的偏见,为什么不可以用ABCD这样的类似代数符号的东西来代替这些名词,然后研究它们的含义呢?这样也许会让反对中医的人可以换个思路考虑这个问题了?


思考中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61-28348.html

上一篇:解密人体第二基因组
下一篇:人和肠道菌群的和谐共处是“天人合一”的基石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