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 开放科学平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ontiers

博文

专刊征稿 | 基于多维组学的作物生物质研究进展

已有 2391 次阅读 2021-10-20 11:13 |个人分类:前沿专刊|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最近十年,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到代谢组学和表型组学在内的各类组学技术飞速发展,它们的通量迅速增长,价格逐渐下降,促使了多种组学技术在作物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我们对作物生长发育、生理、驯化等方面的理解。尤其是近年来,多个生物质/能源作物的基因组和泛基因组研究相继被报道,例如高粱的泛基因组和多个甘蔗、芒草和柳枝稷的参考基因组,为运用多维组学研究这些作物的生物质积累奠定了基础。尽管一些组学技术已在作物研究中有普遍应用,比如RNA-seq,我们强调多种不同的组学技术有机整合会更加有助于在作物研究中取得新突破。多组学及其与群体遗传学数据的结合为规避作物研究的技术局限性提供了新策略。在这个专刊中,我们非常期待收录通过多维组学技术研究生物质/生物能源作物中生物质的积累、生物质组分差异形成等重要问题的新进展与新突破。

  • 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世界人口增长以及对粮食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生物质,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质,已成为解决人类对粮食和能源需求的重要资源之一。在过去20年间,将植物生物质转化用于生物能源或工业用途已变得越来越受重视,这主要归因于三方面因素,生物质转化的技术进步、发达国家的粮食产量增长和环境变化以及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生物质包括不同形式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类化合物),生物质的化学组成与特性主要决定了不同类型生物质的利用价值与应用方向。近年来,植物基因组学的发展与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草本生物质和生物能源植物尤其是禾本科C4光合作用的生物能源作物的研究。尽管这些作物在物种间和物种内存在巨大的生物质多样性,为生物质的广泛利用提供了充分的原料,然而与生物质产生和积累的许多分子机理仍缺乏研究,这也受限于生物质作物分子遗传学和组学资源有限和遗传转化困难。

  • 该研究领域的前沿趋势

目前国内生物质相关的植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生物能源作物的基因组学和物种内不同材料的生物质组成多样性。本专刊聚焦于生物质积累、生物质组分形成的相关生物学问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利用多维组学技术研究生物质产生、积累和组分形成差异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取得的新进展和新见解;2、结合多维组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生物质相关性状和代谢性状的遗传结构和因果基因;3、研究生物质/生物能源作物的在基因组、表观组、转录调控水平上的演化与功能分化,及其与生物质积累、组分差异的联系。

  • 征稿信息

我们鼓励假说驱动的研究工作。单纯的描述性、缺乏深入见解的研究、模式物种的研究将不予考虑。我们要求投稿至少使用两种组学有机整合地研究生物质相关问题。本专刊倾向于接收C4生物质和能源作物,例如高粱、玉米、甘蔗、柳枝稷和芒属作物,此外,应用多维组学针对性的研究主粮作物(小麦、水稻)的生物质积累的研究也欢迎投稿。林木和木本生物能源植物不在本专刊范围内。本专刊文章类型不限(符合Frontiers接收文章类型即可)。本专刊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通过完全公开、公正、严格的同行评审后在线发表。文章一经上线,即可被引用。

New.png

此前沿专刊发布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IF: 5.753 | CiteScore: 2.8  )

此专刊仍 接收投稿 ,截稿时间:

  • Abstract - 2022 年 02 月 01 日

  • Manuscript - 2022 年 08 月 01 日

专刊详细信息及投稿方式,点击『阅读原文』或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https://ddl.ink/Zu11

  • 客座主编团队

李引,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李引,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作物功能基因组学和作物遗传改良研究,在高粱茎秆碳水化合物代谢调控和小麦籽粒品质性状重要基因的遗传改良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片,担任Scientific Data编委、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Frontiers in Genetics客座编辑,受邀为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Scientific Data、BMC Plant Biology等期刊任审稿人。

Ramin Yadegari,University of Arizona,Professor

王建平,University of Florida,Associate Professor

Wang’s research has been focused on Research in Dr. Wang’s laboratory is dedicated to deciphering the molecular and genetic mechanisms controlling and regulating important crop traits, such as disease resistance, symbiosis, stress tolerance, and other yield components. The ultimate goals of the research are to provide fundamental knowledge and develop genetic tools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crop production, reduce inputs, and boos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She has published 99 peer reviewed articles in high impact journal such as Nature, PNAS, Science, Nature Genetics, Nature Biotechnology etc.. Supervising and supervised 24 graduate students as graduate committee chair, co-chair or members. Dr. Wang currently serves as editor of Frontiers in genetics and guest editor of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She have received Educator award from The North American Colleges and Teachers of Agriculture (NACTA) in 2016, Bailey Award from The American Peanut Research and Education Society in 2017, and was awarded University of Florida Term Professorship from 2018-2011.

张兴坦,中国农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

张兴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2015年于重庆大学获得植物学博士学位。张兴坦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复杂基因组的组装和分型、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开发、基于组学大数据挖掘重要功能基因等。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 Nature, Nature Genetics, Nature Plan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高水平期刊发表。

王守创,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教授

王守创,博士,海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南省领军人才,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海南省“515人才工程”。主要从事植物代谢组学技术开发及功能代谢组学研究,利用多组学整合分析系统揭示植物代谢组的遗传和生化基础,为作物营养品质改良提供代谢组学辅助育种的新手段。部分成果入选“十三五”期间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和“2019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相关研究发表在Cell、Molecular plan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等国际主流期刊上。

刘唯真,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

刘唯真,博士,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软件工程等技术综合应用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主要从事植物表型组学和基因组学数据分析研究。2017年获得由布劳格全球锈病协作组织颁发的珍妮布劳格麦类青年女科学家成就奖,成为自该奖项设立10年来第二位获奖的中国女性。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在PNAS、Horticulture Research、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等SCI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担任Plant Phenomics、Genomic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等十余个期刊审稿人。


  • 客座主编对于前沿专刊模式的看法:

Frontiers前沿专刊聚焦于各类学术研究前沿领域,汇聚了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具体的前沿科学研究和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研讨和剖析,给小领域的研究者一个良好的展示和交流平台,能帮助研究者打开思路,提高认知,特别是希望国内外学者依托前沿专刊这一平台加强从理论研究到作物育种和改良应用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这种形式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探索性和思辨性。

内容整理自李引副教授的文采访


点击查看 Frontiers 前沿专刊 案例:

樊嘉院士/周俭教授 联合主持专刊 | 中国肝癌治疗的概况与展望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g1NzI0NQ==&mid=2247490772&idx=1&sn=abc95cb81810639561cd75fc5befb172&scene=21#wechat_redirect

仝小林院士领衔前沿专刊 | 中医药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g1NzI0NQ==&mid=2247490545&idx=1&sn=1cfce5a8750c8c6e584dc88fa58dd473&scene=21#wechat_redirect

黄荷凤/吴琰婷/李蓉 等国内外院士专家主持专刊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机制和临床管理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g1NzI0NQ==&mid=2247489691&idx=1&sn=a8dc9f154a5b02f4e5fdda6ad33421db&scene=21#wechat_redirect

王松灵院士领衔 | 免疫信号在干细胞治疗中的作用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g1NzI0NQ==&mid=2247484910&idx=2&sn=b032df3715f3a4c9da95ae5e3845e297&scene=21#wechat_redirect

如何打破脑血管疾病“精准治疗”的壁垒?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g1NzI0NQ==&mid=2247484910&idx=1&sn=cd131fe8f6efe8dc69fb963703bf91bf&scene=21#wechat_redirect

前沿专刊鼓励跨学科、跨期刊交流,鼓励研究者通过不同切入角度就某一重要研究议题进行全方位讨论,以此来增加该研究的关注度并提升其全球影响力

成为客座主编的优势在于:

  1. 享受开放获取出版优势,快速提升您的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2. 推动本领域的科研进展,领导更积极的学术讨论;

  3. 加强您与本领域科研同行的合作与交流;

  4. 丰富学术履历,提升您与合作者的学术影响力。

作为客座主编,在前沿专刊正式建立之前需要完成三个步骤

  1. 确定专刊主题;

  2. 邀请1-3位专家(需至少包含一位国际专家)作为共同客座主编组织专刊;

  3. 建议潜在的作者名单。

如何成为客座主编?

长按下方二维码,用 1 分钟 填写表单,如您符合要求,Frontiers 相应领域的出版总监将与您 1 对 1 交流。

Frontiers 总部位于瑞士,是全球领先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出版商,致力于使科学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开放。欲了解更多详情,欢迎访问 Frontiers 官方网站:www.frontiersin.org.


微信 - 底图.png

扫码关注,不错过最新资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65500-1308666.html

上一篇:专刊征稿 | 病毒性疾病中有益/有害的体液免疫反应
下一篇:科研资讯 | 北京天坛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深度学习模型快速准确量化脑出血体积
收藏 IP: 49.7.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