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dazhe 世界的极限在哪里……?

博文

极限与中庸

已有 2707 次阅读 2021-12-16 19:29 |个人分类:系统学与科技原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越高,未知的领域就越少,可被发现的新问题就越少。到一定程度时,即使有新发现,也是理解难度大或实现成本高的科技。而倒回去几千年,简单的发现都是伟大的突破,而现在呢?想做科学家必须要绞尽脑汁才行。这就好比假如你比李白早一百年写诗,“诗仙”可能就不是李白而是你;假如你比苏轼早一百年写词,那么伟大的词人就可能不是苏轼而是你。但这些假设都没有意义,今天的我们只能接受关于发展的一个基本现实,那也即是科技的发展并非永无止境。

对于企业发展,其一样会受到极限之阻碍,不会永无止境!比如,微软、IBM、通用、东芝、日立、松下等外企与海尔、联想、中海油等中国国企,其有的是当今世界五百强,有的则不是,但此规律对它们一样成立,也即一百年、甚至一千年、一万年后这些企业必然无法再创新!举例说,微软公司2015年最高端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10,那还会有Windows11、···、Windows100、···、Windows1000、···、Windows10000吗?其技术可以无限提高吗?可以非常肯定的说,这绝对不可能!那种企业在产品设计上不断创新的现象会有一个终点。再如集成电路领域的摩尔定律,由于晶体管尺寸不能无限缩小,所以其会终结这一事实是肯定的!还有,PC用多核CPU可以被实现,2核、4核、8核、16核都可以,但是10000核、100000000核···肯定实现不了。波音787很先进,那下一个型号是什么?波音797?再以后呢?到一定程度连对产品进行编号都难,其他一切依此类推!可以预测,曾经的那种创新格局肯定会终结!

所以若干年后,任何企业巨头必将无法创新,因此辉煌必将不复存在!由此可见,特立独行必有尽头,中庸之道永无止境!这也就是说,世界上应存在科技文化之终结极限,也即创新这一社会事务会有结束的一天!

这不禁使我想到了鲁迅说过的话,一个小孩诞生了,有人说他长大后会发财,有人说他长大后会做官,只有一个人说他会死。说小孩长大后会发财当官都不一定,只有说小孩会死是一定的。但是挨骂挨揍的恰是说小孩会死的人,因为不吉利。鲁迅自己怎么办?他只是笑一笑,不说话。科技具体会如何发展并不一定,但物理极限的真实存在却为必然。这或不好听,但却是事实!

这还使我想到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鲜的科技处女地,可供探索的领域多,但技术也不成熟;开垦多年的领域,可供探索的内容少,但技术也成熟了。这不正是诗中所描述的意境吗?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皆是如此。钢铁、造船等现今的夕阳产业其技术已很成熟,但可供探索的未知问题也较少,这正符合系统极限论。也就是说,科技发展越接近终极状态,所达到的水平就越高,但可供研究的未知项目就越少。由此可见,摩尔定律等拉动的某些IT产业必将是未来的夕阳产业。

本文极限论与牛顿微积分极限论存在区别,前者是物理极限论,而后者则来自阿基米德和刘徽割圆术,乃是数学极限论。有人认为世界存在无穷小,而本文理论认为在物理世界中,绝对的无穷小和无穷大都不存在。

由此可见,那个被近代国人无限批判的所谓中庸学说,反而是相当合理的。而对于中庸学说,我们到现在或许才真正弄明白,正是由于系统极限之存在,中庸才为合理!这也或是正如写诗时“不可能人人都做李白、杜甫”一样。世界上当然不会有无数个诗仙、诗圣。所以,做凡人那是不可避免的。

任何系统之中,各种事物应进行的合理适度是一个重要的原则。适中即是王者之道,不一定非要追求理论上的最大极致。大到国家的财政、小到人的精力,那都不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合理分配之乃是非常重要的,不记成本的追求极限绝对是种不可取的行为。因此,中庸级别的产品往往是生产中的最佳选择。当然,这种中庸并非看美女的策略,但道理是相通的。选择某些平凡的适中,往往要比选择理想中那无比伟大且无穷无尽的极限要实际的多。

合适即是成功,不必非是极限所在,这一点应是颠扑不灭的系统学原理。这个问题的系统形式逻辑或许可被认为是科学技术方面的中庸之道,也或可说,完美的世界应是物理适中的,而非一定是达到物理极限的。系统最优化的选择,不一定是系统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这一点往往是成立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51349-1316890.html

上一篇:关于语言的一些问题(修订版)
下一篇:音乐与诗歌语言(续)
收藏 IP: 122.4.122.*|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1 0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