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30年代中国科学社为首都南京出具的说明书
——《科学的南京》
20世纪初,一群中国留学生想把曾给西方带来现代文明的科学之火传播到中华大地,他们办起了我国最早的自然科学杂志——《科学》,并创立了一个综合性的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1914年从美国纽约州绮色佳(Ithaca)小镇走来,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私合营”运动中于1960年在上海解散,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和山重水复。其间有12年以南京为发展中心,作别南京数年后专门为南京出了一份极为系统的科学检测报告,称作《科学的南京》,内容包括张其昀的《南京之地理环境》、王琎的《南京之饮水问题》、竺可桢的《南京之气候》、秉志的《南京之自然史略》、赵元任的《南京音系》、张更的《雨花台之石子》、林刚的《南京木本植物名录》等13篇著作,以科学的方法,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南京的地理环境、气候、动植物、方言等,语言别开生面,内容令人信服,不少论著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成为反映南京风貌的重要文献。
《科学的南京》于2016年获评南京24部传世名著之一。
《科学的南京》书影
《科学的南京》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