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j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jian

博文

全球变化使动物的北迁现象并非少见,但大象北迁或属例外

已有 2513 次阅读 2021-6-14 18:24 |个人分类:讨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动物周期性的扩散、迁徙、产后扩散(成年后离家)属于正常的自然的生物过程。但是,突发性的、偶然的迁移和扩散事件,要具体分析其成因。生物入侵就属于这样一个非正常的扩散过程,它是某物种从原产地扩散到原来没有该物种分布的地区,并且在扩散地区造成新的危害,包括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生物的分布格局往往是由于地理屏障或者气候条件的陡然变化形成的,但是自然之力(如地震,洪水等)将这些地理屏障破坏或促使生物突破地理屏障,造成入侵,这种入侵往往速度慢,尺度小。近来,由于人为的生产活动、工业化、城市化、经济活动等加剧,成为生物入侵的主要原因,此类生物入侵速度之快、空间跨度之大远远超过自然之力引起的生物入侵。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被认为是全球物种分布区快速变化的关键因素;温度每升高1度,动物可能向高纬度地区移动150-200公里。
         某些动物分布区的北扩或北缩,或者向高纬度地区的迅速扩展或退缩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白头鹎(白头翁)这种鸟过去主要分布在南方(秦岭淮河以南),20多年前在北方根本看不到,现在东北都有了。另一个例子,是黄胸鼠北扩。黄胸鼠是我国三大家鼠(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之一,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主要分布在南方,从90年代开始,逐渐扩散到黄河以北入,现在已经入侵到山西中南部,河北中部,青海,甘肃河西走廊、乃至新疆等!由于全球变化,北方气温明显升高,这些适应温暖环境的物种扩散到北方后,也可以生存繁衍了。分布区的扩张导致物种入侵,对土著物种多样性造成灾难,并加剧许多野生动物疫源疾病的传播。例如,黑家鼠和褐家鼠入侵澳洲、南美的近海岛屿,导致海鸟、爬行类和软体动物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
        还有些物种是分布区北缩!这些物种适应北方寒冷环境的,气候温度的上升反而不利于它的生存繁衍,于是它的种群分布区的南缘逐步向北和高海拔地区移动,出现局部的物种灭绝;例如,过去在我国河北平原农田司空见惯的大仓鼠,现在已经销声匿迹,而在北部山地农田以及东北还有种群分布。分布区的退缩导致许多物种局域灭绝,甚至全球灭绝,仅在1970-2012期间,全球脊椎动物种群下降了约58%。

        这种小型动物的北扩如此严重,很少受到足够重视,更没有像今天几只大象的北移牵动了全社会的关注!

        云南15头亚洲象从西双版纳继续北迁,又有17头大象开始南迁(西双版纳大象种群的绝大部分没有迁离!),引起国内外很多人的注意。触发大象迁离西双版纳的恐怕不是上述的气温升高的直接作用(只有极少数个体迁离),可能是他们所处的生态系统的变化、人为干扰加剧、负载量不足等;也可能是大象种群内部竞争的问题。40多年来,大象种群数量翻倍,说明保护直接效果应该是不错的,措施得力;但对大象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是否有观察研究?如果是资源和空间短缺、社群拥挤,那么家族间竞争行为是否加剧?迁离的家族是不是弱势家族或者保护区边缘的家族?这样一个家族在另立门户是否为了避免近亲繁殖?这样离开后能否繁衍不息?离开这里,会到哪里去,还有没有比这里更理想的乐园? 剩下的大约250头有没有迁离的可能?现在红外监控技术在保护区的大力运用,给这类研究带来方便。
        亚洲象属于最著名的高智商动物之一,是仅有的被证明的具有自我认知能力的几种哺乳动物之一;自我认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能更好的调节自己和环境的关系,所以,大象的迁离可能是对环境变化的无奈,而做出的“智慧”的选择。大象还可以利用敲击发出低频声(次声),传播数公里,进行个体间的交流通讯。大象的化学通讯也很发达,尿液、脸颊腺等都能分泌信息素,借助嗅觉进行个体间的交流。大象还非常害怕蜜蜂的信息素。年长大象在象群中可以传授生态和生存知识,在迁徙时走在最前面,在它的带领下象群多数能够安全地到达迁徙地方。

        但是,对于西双版纳这群北迁的象群,向北走下去能不能找到比西双版纳保护区更适合它们生活的领地?我们人类应该比它们清楚,任其这样走下去会不会有结果?如果剩下的大象,陆陆续续成家族地外迁怎么办?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33666-1291153.html

上一篇:《小兵张嘎》里的赵县情、雄安景及抗日英雄“原型”们
下一篇:敦煌逮住了黄胸鼠—河西走廊逮老鼠记
收藏 IP: 111.199.187.*| 热度|

2 杨学祥 郑永军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9: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