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j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jian

博文

科研生涯从观察猫头鹰开始--贺母校河北大学100岁

已有 6591 次阅读 2021-5-18 11:47 |个人分类:人物|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母校百岁,应邀成文)

       我于1983年考入河北大学生物系(生态与环境)生物学专业。在大二下学期,曹玉萍老师给我们上脊椎动物学课程,这是我们专业的重头课程。课程结束后,在三年级时正好兴起第二课堂:食用菌种植、酿制啤酒、植物组织培养、昆虫采集等等。我和曹礼船、翟金双和王彩云同学参加了由曹玉萍老师指导的鸟类观察组;为识别野外的鸟类,我还买了本中国鸟类图谱。我们在课余时间,到学校周围、保定动物园和其它公园等处观察各种鸟类;每识别一种鸟类,都会像完成一道考题,兴奋不已。

1986年入冬后(大概11月),曹老师带领我们去直隶总督府观察越冬飞来的猫头鹰。那时,保定市委还在该处办公。猫头鹰白天栖息在各个院落的高大柏树上,也不怕来回走动的人们,甚至还好奇的盯着我们侧脸张望,地上散落着一些它们吐出的未消化的食团,扒开食团后可看到一些小动物的白色骨头和灰色的毛。神奇的动物与好奇的心态相互碰撞,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也开始了影响一生的观察研究。后来,到了中科院动物所后才知道,杨卫平(当时是动物所的硕士生,现为中科院监察局局长)和雷富民(当时是动物所的博士生,现在是动物所二级研究员)都调查过这群猫头鹰。

开始的时候我们连这种猫头鹰的种名都搞不清楚。根据观察以及之前曹玉萍老师做的标本,反复查对,比照图谱,最后确定是长耳鸮,其拉丁学名为Asio otus,这也是我记住的第一个动物学名,至今未忘。

在接下来的2年内,我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到直隶总督府观察,动物学教研室也成了我自由出入的实验室,和教研室的老师结下深厚友情。当时,我国脊椎动物学教育的奠基者和开拓者王所安先生,对我们这项工作给予热情支持和指导。市委两位看门的师傅(一位姓李)特别支持我们的工作,随时给我们开门。在直隶总督府统计长耳鸮的数量,采集散落的食团,起早贪黑观察猫头鹰晚出早归的活动规律。我记得,数量最高峰时达到270多只,宣传部门口的一棵大树上就70多只。有时坐公交,有时借自行车,有一次,冬天下了很大的雪,路面都很滑,我凌晨3点多起来,徒步从东郊走到了市中心的直隶总督大院,我还在院里找了一把梯子,爬上屋顶以便准确观察长耳鸮的归巢。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体会到了做研究的乐趣。

当时,有关长耳鸮食性最重要的文献是胡鸿兴先生的武汉珞珈山长耳鸮越冬习性和食性(动物学杂志,1965年)。做进一步细致和深入地研究的技术性难题是鉴定猫头鹰食团中老鼠头骨的种类,并根据牙齿磨损程度划分被食老鼠的年龄。三年级的时候,河北师大的李春秋老师受聘来给我们上动物生态学课程,他曾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专门研究鼠类,在鼠类知识方面给了一些指导;四年级时,华东师大的鼠类和生态专家祝龙彪老师来讲学,我也不失时机的请教,后来考到华东师大读研究生。我们进一步查阅河北保定的啮齿动物组成特点,将分离出来的头骨和牙齿与图谱反复对照,基本上能鉴定出鼠种。尤其是小家鼠和黑线姬鼠,这是数量最多的两种鼠,它们的头骨和牙齿非常相似,很难区别。最后,我们发现小家鼠的犁鼻孔较长,一直延伸到两排臼齿之间的额骨,而黑线姬鼠的犁鼻孔较短不及臼齿。在根据臼齿磨损程度划分鼠类年龄方面,印象最深的是罗泽询先生的大兴安岭及三江平原黑线姬鼠种群年龄组成(动物学报,1963)年这篇文章,其次,有关黑线仓鼠(卢浩泉,李玉春等,1986年) 和小家鼠(严志堂,李春秋,朱盛侃, 1983年)年龄划分的论文等都是很好的鼠类研究文献。

我们的结果说明长耳鸮每年10月中旬到翌年4月上旬在直隶总督大院越冬,数量逐月变化,数量变化呈现马鞍形,晚出早归的时间与日落日出密切相关,主要以小家鼠、黑线姬鼠和黑线仓鼠为食,褐家鼠和大仓鼠次之,也有小鸟、蝙蝠和鼩鼱等,亚成体和成体为主。我和曹礼船同学还以此作为我们本科毕业的论文。我们跟随曹玉萍老师进行的这项第二课堂的研究,先后在《动物学杂志》、《植物保护》、《河北大学学报》、《大自然》等发表多篇文章。曹玉萍老师指导学弟学妹们又持续了十余多年的观察,还获得河北教委的奖项。之后,我走到哪里都会情不自禁地关注有松柏林的陵园,去看一看有没有长耳鸮,先后在沧州、石家庄、哈尔滨等都观察到结群越冬的长耳鸮。大概在20年前,这些猫头鹰已经无影无踪了!但是,曹玉萍老师做的标本还被专门安置在直隶总督府的柏树旁,作为对这一壮观景象的历史记忆。

这项研究也是和一群猫头鹰坐落在同一城市的一所大学的生物系应尽的职责,我们的工作弥补了这个遗憾,弥补了长期以来河北大学生物系鸟兽研究的空白,它也让我喜欢上了鸟,熟悉了鼠类,奠定了我科研生涯的基础。之后我的研究没有离开鸟兽。 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长江流域雁类(鸿雁、豆雁、灰雁)越冬生态学,再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河北农田大仓鼠的化学通讯和行为。毕业后留所、出国一直到建立自己的研究组,都以鼠类(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金仓鼠等)的行为和生态为主要研究方向,也涉足鸟类(虎皮鹦鹉,太平鸟等)的信息素研究,观鸟和摄鸟成为我的业余爱好。

迈出母校大门再久,前进的路再远,母校都是我们事业的起点,母校的老师都是我们踏入专业之门的引路人。如今,动物教研室的曹玉萍、闫书民、王所安等老师都已先后故去,但是,他们30年前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眼前,他们给予我们的教育、关爱,时常温暖我们的心田,增加我们前进的勇气,裨益终身。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牢记实事求是的校训,不忘初心,不让科学退色,不断进取,用科学和知识服务国家和人民,回报母校和老师的培育。

在河北大学百年华诞之际,祝愿母校蒸蒸日上、长青不老,屹立于燕赵大地!感恩母校,感恩老师!

个人简历

张健旭  河北大学生物系生物学专业83级,籍贯赵县。现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动物行为与化学通讯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生物互作卓越中心成员。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并任第一届秘书长,第二届理事长(2019-2023)。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得硕士(1992年),博士学位(1997年),1997年起在动物所工作至今。2002年到2004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化学系做研究助理2年多。主要研究害鼠的信息素,化学通讯行为和生态。首次分析了黄鼬和艾虎肛腺的气味成分及其潜在的行为功能,并将国内哺乳动物的化学通讯行为研究提升到化学及分子水平;首次鉴定了褐家鼠(大鼠)的性信息素,发现地理种群之间的信息素的分化及其在性选择中作用强度的不同;首次鉴定了鸟的性信息素;发现小家鼠两个新的信息素;利用种群基因组学,阐明褐家鼠和黄胸鼠种群地理适应、北扩和入侵的机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基金委、科技部973、科学院先导等数十项项目;发表英文论文50多篇;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十余名。


2008年鼠年,接受CCTV10采访,讲解老鼠行为,该节目连续数年在很多频道转播。

1994年秋天,在怀柔中国动物学大会上,同系友李枢强(81级)与王所安和曹玉萍先生留念。

20208月与部分毕业和在读的博士生们合影。


2007年12月在哈尔滨市郊区省农科院育种场观察到的长耳鸮。

长耳鸮吐出的未消化的胃容物(食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33666-1287099.html

上一篇:褐家鼠在我国算不算入侵种?
下一篇:《小兵张嘎》里的赵县情、雄安景及抗日英雄“原型”们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21 黄永义 徐峰 蔡博 雒运强 陈新平 岳建军 蔡宁 杨正瓴 夏炎 杨卫东 刘金涛 孙颉 籍利平 张晓良 马鸣 刘全生 向左甫 张珑 赵建民 周志军 朱朝东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