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请经费,离不开“写”。但究竟怎样写,才能把将复杂的科学研究以清晰的结构、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想达到这一程度,除了需要对自己的研究了然于胸,学习一些写作和表达技巧也将大有裨益。为了帮助科研人员在激烈的经费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开发了“撰写经费申请书”原创课程,并决定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叙述方面,期望借资深学者的经验帮助研究人员在撰写经费申请时有理有据、有“技”可循。话不多说,快来跟9位导师学习如何用讲故事的方法将自己的经费申请娓娓道来。
以下内容摘取自“自然大师课堂在线课程体系之撰写经费申请书”
< 经费申请写得好,五大要素不可少 >
无论是撰写经费申请书,还是其他类型的科学文章,很多作者往往难以达到实际的沟通目的。例如,没有触达资助方的“痛点”即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或是没有强调你比其他申请者更合适的理由。如何把经费申请写的有理有据、有说服力乃至引人入胜?在下面这个视频中,导师们分享了他们的“独家秘笈”,教你如何善用叙述方法达到沟通目的。
(若视频无法正常播放,请点击此处浏览)
划重点啦!
学习五个关键的叙事要素,把你的经费申请像故事一样讲出来,实现一个或多个沟通目标。
// 受众(Audience)
了解受众,做到心中有读者,牢记读者的需求,有助于作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把话“说到心坎里”,增强说服力。
// 关键信息(Key messages)
是对整个叙事内容的一两句话总结,通过简洁明了地陈述你想达成的目标,并不时地呼应这一信息,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容易地记住你的研究重点。
// 证据(Evidence)
用证据支持关键信息,能够建立可信度,帮助你阐明想法实施的可行性,增加说服力。
// 角色(Character)
角色可以有多种形式,这取决于故事的目的。在科学叙事中,角色可以是研究者本人,或研究主题等等。聚焦于角色,可以让复杂的科学内容更加平易近人,还有助于引起共鸣,让你和读者产生联系。
// 结构(Structure)
使用逻辑叙事结构,有助于你将不同的部分连接起来,帮助繁忙的评审人员跟上你的思路。此外,清晰的结构还能给叙事带来张力和节奏感,使其更加引人入胜。
< 学以致用 >
相信你对五大叙事要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是一段文本的两种可能版本。或许你不熟悉文中的某些术语、也不了解上下文,但这不妨碍我们发现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帮助我们加深理解。
你看出这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了吗?
第一个版本虽然提供了研究背景、计划的项目等信息,但不够有吸引力,也未能告诉读者这项工作的意义。
第二个版本用上了叙事元素——受众、关键信息、证据、角色和结构——来说服和吸引读者,且指出了“研究关于什么”和“为什么这项工作很重要”、“谁对它有兴趣” 以及“研究者如何利用现有联系来实现目标”。
你是否识别出了这些叙事元素?它们在第二个版本的哪些地方得到了运用?和第一个版本相比这些元素产生了哪些效果?
Demand for Arctic sea ice predictions at weekly to seasonal time scales and beyond has greatly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开头介绍相关领域的现状帮助读者理解存在的问题
However, this synthesis effort has also highlighted important questions and challenges that remain to be addressed.
借助连接词搭建结构,使不同部分在逻辑上相互承接
Using the SIO/SIWO informal links already in place and with substantial interest from stakeholders and the informed public, we will develop a more substantive, innovative network…
使用角色告诉读者谁在做这项工作
This will be achieved by (…) building on existing international efforts to obtain guidance on key scientific questions and priorities…
提供证据支持关键信息
creating a network and community of practice that draws on previously untapped experts and resources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a key component of the Arctic system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
结尾重申关键信息,与开头相呼应
注:第二版摘取自一份成功获得了资助的申请书[1],第一版仅在此基础上作了篇幅上的编辑。此外,在这个例子中较好的版本刚好比较长。但请注意讲故事不是加入更多东西让文段变长,而是尽可能纳入有用信息。
>> 扫码下载第二版详细解析,深入学习不同叙事元素及其效果。
< 课后总结 >
这一小节课程主要围绕五大叙事要素展开,相信你学到了:
五大关键叙事要素:受众、关键信息、证据、角色和结构;
叙述方法,或讲故事的技巧,可以帮助作者构建一个有效传达信息的故事结构;还可帮助作者达到沟通目的,避免一些常见的问题;
任何形式的沟通,其目的是给出信息、说服、吸引和/或启发;在经费申请书中,最重要的是提供信息和说服评审人。
< 课后作业 >
许多作者在写经费申请时其实已经用到了上述方法,请找一份自己或同事的申请书,尝试反向学习:
你是否能找到关键信息?(例如,在摘要、导语部分,或者甚至是标题中)。请在文中标记出。
你是否能找到让你信服的内容?标记出真正强调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为何研究团队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内容。
最后,试着在其中找出一处,在此增加一个短语,使其更具说服力。例如,一句总结这项工作将如何产生社会影响或一句凸显出研究团队优势的话。
相关阅读:
- 在线课程10:数据分析:实施︱自然大师课堂
- 在线课程11:解读研究结果︱自然大师课堂
© 2022 Springer Natur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5 1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