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erNature科研服务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pringerNature 汇聚施普林格、Nature Portfolio、BMC、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和《科学美国人》等深得信赖的品牌

博文

China International Strategy Review第7期现已上线

已有 1478 次阅读 2022-8-8 21:17 |个人分类:期刊精选|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期刊:China International Strategy Review

1659963764160021449.png

点击封面了解期刊详情

China International Strategy Review (CISR) 由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主办,Springer Nature 集团出版 (pISSN: 2524-5627/eISSN: 2524-5635)。期刊每年出版一卷二期,定位于刊发讨论重大国际战略问题、具有重要政策和学术意义的研究成果。来稿按照国际学术界通行标准进行双向匿名评审,择优刊发。

在爱思唯尔发布的2021年度(引用分)指标中,创刊仅三年的CISR首获Citescore指标,以1.1的分值在全球Political Science and IR的期刊中排名Q2区,超过54.6%的同类期刊。在此,CISR编辑部谨向一贯关心和支持本刊发展的各位师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CISR的第四卷第1期的14篇文章已经出版上线。本期聚焦中美危机管理、中俄关系、美日对华经济方略,以及中欧关系。我们为各位学者精选了几篇精彩文章,供您先睹为快!

   Rethinking conflict management

Richard Lebow 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教授

作者对威慑这一概念提出了批评;并对当威慑与安抚和外交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时,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威慑提出了建议。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组合和设计,这些冲突管理战略可以减少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并有助于实现和解。然而,如何采用以及是否采用这些策略,则高度取决于这两个目标本身。

   Thirty years of China–Russia strategic relations: achievem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s

关贵海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副教授

经过三十年平稳发展,中俄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日益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典范。中俄关系在苏联解体后顺利实现了转型,经过建设性伙伴关系、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已升级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两国合作的战略性、立体性和务实性看,2012年以来的两国关系更富有成效,双方在国际机制、军事技术、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升级。虽然一直存在可能会对两国关系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但均被两国领导层高水平的政治互信和良好沟通所化解或管控。本文作者认为,无论国际形势和地区环境发生何种变化,两国睦邻友好合作的宗旨、两国相互支持和互利共赢的原则都不会改变。

   The Geopolitical Foundations for U.S. Strategy in a New U.S.-China Bipolar System

Jo Inge Bekkevold 挪威防务研究所教授

Øystein Tunsjø   挪威防务研究所教授

国际政治中美国单极霸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两极体系——美国和中国作为两个大国。没有其他国家能匹敌中美两国各自的总体实力。然而,两极体系的回归并不会导致新冷战。地缘政治塑造了与以往两极体系不同的新的超级大国之间的互动方式和国际秩序。中国在地理位置上是一个边缘地带的大国,这迫使美国对华制定不同于之前应对居于中心地带的苏联的遏制战略。

   Moving toward decoupling and collective resilience? Assessing US and Japan’s economic statecraft against China

归泳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在当前的大国博弈中,各国日益重视使用经济手段追求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目标,即“经济方略”。全球经济和信息网络中的不对称相互依存、军民两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美国对外政策观念从自由主义转向地缘政治等因素,促成了经济方略的兴起。美国把中国视为高科技和地缘政治竞争中的对手,一方面不断加强针对中国的强制性经济方略,特别是技术“脱钩”,另一方面试图联合所谓志同道合的国家,构筑排除中国的技术联盟和供应链联盟。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国,在仿效和追随美国的同时,强调保护和发展自身具有“战略不可或缺性”的产业,力图在防止技术流出和维持对华出口之间保持平衡。经济方略在削弱和遏制对手的同时也会伤及自身和盟友。未来美日将进一步加强针对中国的经济方略,但实施方式可能趋向理性和平衡,以谋求与中国的“竞争性共存”。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China–EU relations

冯仲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欧关系在过去几十年基本是稳定的,各自的实力和影响力没有重大的变化,国际战略环境也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但是近年来,中国和欧洲以及中欧互动的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中欧关系也正在经历重大变化。本文认为,欧洲对中国的新认知、美国因素、中东欧因素等对中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欧关系步入了一个新的调适期。

   A European strategic “third way?” The European Un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transatlantic alliance and the pull of the Chinese market

Nicola Casarini 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欧盟、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的三大主要力量,三者之间有着特殊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拜登政府已联系欧洲盟友以建立共同阵线来对抗北京。尽管欧盟的对华政策最近变得强硬,且越来越像美国,但欧盟从未像美国那样与中国对抗。欧洲不想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欧洲更希望在涉及与中国相关的共同关切的问题上与华盛顿合作,同时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商业联系,以支持欧洲出口导向型经济。在拜登政府上任之前,2020年12月30日达成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这一协议目前被冻结,可能是欧盟在中美之间寻找“第三条道路”努力的试金石,赋予欧洲追求“战略自主”的这一报负方向和内容。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32244-1350457.html

上一篇:编辑荐读 | 应用科学期刊精选文章
下一篇:JCS专刊征稿 | 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运动与生活方式
收藏 IP: 111.118.20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