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1010019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101001912

博文

重视一流技术科学家科学素养及其培养途径 研究

已有 2315 次阅读 2021-10-19 13:31 |个人分类:科学家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重视一流技术科学家科学素养及其培养途研究

                        

东南大学科技经济研究所 叶明  

 

 

作为一流人才的杰出代表,一流技术科学家是我国科技界和教育界的精英,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坚实柱石,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一流”总是相对而言的,在此,我们将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确定为一流技术科学家。

关于一流技术科学家基本素养的研究不是空穴来风,更非心血来潮。作为科技界的精英,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基本素养和人格魅力无不泛着粼粼光芒,成为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建设者学习的楷模。但在现代社会经济思想大潮的影响下,在学术界、教育界,在科研活动和工程建设活动中,腐败现象已沉渣泛起,并日益泛滥。据新华社披露,合肥工业大学杨敬安教授严重虚构、抄袭国外学者研究成果,被校方开除党籍[1],东南大学教师夏安邦和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师刘卫,均被人举报曾与他人一起,抄袭文章以自己名义发表,并且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根据有关规定,二人被分别取消三年国家自然科学申请资格[2]。学术腐败,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鲜有所闻,90年代以来却泛滥开来,学生、教授等各个层面,竟无一能够幸免,这不能不说是学术界的悲哀。在这样一个心境浮躁、学风轻浮的大环境下,讨论如何构筑中国科技研究和工程建设的脊柱,研究培养具有优秀品质的中国一流技术科学家就变得更加紧迫、急切和意义重大。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中国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培养虽然有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实事求是地说,中国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培养除了必须面对科技进步、经济竞争、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重重挑战,还必须应对自身的种种难题,它的仍然落后的现状还不足以承当“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与发达国家的科学家的培养教育比较,今天中国教育的差距,可能不在数量而是质量,是观念的落后、目标的含糊、教育制度和教育计划的缺陷;同时,我们对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培养机制与培养环境也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回溯我国一流技术科学家的教育,我们不可避免地发现中国对一流技术科学家基本素养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的失误,对一流技术科学家优秀品质的培养存在许多值得沉思和探讨之处。在此,我们不打算花太多的篇幅来赘述这种种失误和不当之处,我们将主要通过考察一流技术科学家从专家成长为帅才过程中所具备的各种优秀品质,来探讨如何培养一流技术科学家以至一般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

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与开放,我国一流技术科学家的研究在探索中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我们注意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卢嘉锡为主编编撰的大型传记辞典《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3]1-6卷),介绍了二十世纪中国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学术生涯、学术成就、成长道路、成功经验和思想品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卢嘉锡为主编的《中国当代科技精华》[4]1-8卷)结合中国当代科技的学科进展介绍了两院院士及国家科技大奖的主要获得者及部分贡献突出的青年科学家的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与此同时,以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为主导,东南大学负责统稿,由安徽教育出版社负责编辑出版的《院士思维》[5]1-4卷),描述了我国当代一流技术科学家的科研思维方法、科研成果及学术成就。国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即已开始超越人物描述与宣传的层面,进入一流技术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体制及科研方法等属于科技社会学的层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里特·朱克曼的《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6]1977年)通过对美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生平、品行、社会条件以及对发展科学的贡献,研究了科学界的分层制度,开创了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作为一个集体加以仔细研究之先河,至今仍是国际上研究杰出科学家的最高水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中国当代科技精华》、《院士思维》还是《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它们均对一流技术科学家优秀品质及其培养途径缺乏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因此,在此,我们根据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设者由专家到通才到最终成长为帅才的整个过程来对一流技术科学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理论与实证探究就具有较强的学术和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对一流技术科学家由专家到通才到最终成长为帅才的过程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进行全面揭示,以把握当代科技创新的模式与机制,从而为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对一流技术科学家基本素养与培养途径研究,为大力推动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我国的素养教育做出有义的探讨,为提高和完善我国一流人才的培育机制和培养环境提供借鉴。

 

1研究思路

 

我们研究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基本素养及培养途径,在一流技术科学家由专家成长为通才到最后成长为帅才的过程中,一流技术科学家会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又是如何培养起来的?

作为迈向一流技术科学家的起点,一流技术科学家首先都是各自领域中的扎根式的精湛专家,他们有着坚韧的毅力,强烈的好奇心,专一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在公众眼里,他们都像只采一种花朵的蜜蜂,辛勤地、忙碌地驰骋在自己的专门领域中,甚至耗费毕生精力成为专攻一门学科、一个问题而成为“垄断”的泰斗。中国有句古话,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什么样的人从事何种工作,他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钉子般的“钻”的精神,这是任何人成为杰出人才的必经途径,唯其如此,才可能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上取得突出成就并作出杰出贡献。同样的道理,一流技术科学家也首先应是各自专业领域的状元之才。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建设者要想成长为一流技术科学家,他必须首先在本专业领域的工作中能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做到游刃有余,这必然要求科技工作者加强专业知识底蕴的修炼。考察《院士思维》中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学术功底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从一开始就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丰富,因为坚实的科技知识是一名科技专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我们的实证研究,作为本专业领域的专家,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建设者们至少应该培养起社会责任感、实干精神、创新精神。

通才是一般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建设者成长为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必经之路。现代科技按照各学科自身交叉渗透以及相互交叉渗透的客观规律迅猛发展,冲垮了一切画地为牢、孤芳自赏的小科技的狭隘观念。任何一位有识之士都会强烈地感到咄咄逼人的严峻挑战。大科技迎来了通才取胜的时代,大科技是综合发展、协同作战的科学技术,在这种立体交叉、复合多维的宏观背景之下,这些科学的边缘地区给有修养的研究者提供了最丰富的机会。科技门类日益激增,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综合学科层出不穷,面对这样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单一的知识结构是难以适应的,因此,作为能够驾驭大科技的一流技术科学家,不仅是某一领域的有成就的专家,同时也是一专多能的“通才”,是一个通晓多种领域的“博士”。[8]作为“通才”,必然要求一流技术科学家应当具备勇于创业和善于合作的精神。

多才多艺、学识渊博、个性独特、气质非凡,善于从整体上、从互相联系中去认识、把握现代科学技术,正是一流技术科学家施展才华的雄姿风采。深沉独到的理论智慧、强烈执著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一流技术科学家决不满足于仅仅扮演科技专家、科技通才的角色,还必须向着影响更大、地位更高的科技“帅才”的角色演进。“帅才”是大科技时代一流技术科学家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也是指挥科技人才千军万马协同作战的应有形象。科技帅才是一架思想发电机,不断传送各种闪光的新思想、新观点,给所领导的科技队伍留下团团争论和猜测的迷雾,开出一系列足以使“将才”们干一辈子的课题清单,供他们奋战、攀登直至取得最终成果;科技“帅才”是一位未知领域的拓荒者,有着过人的洞察力与敏锐的眼光,总能找到一般“将才”难以发现的更新的、更重要的问题,吸引他放下手头可以做完的任务,从一个领域转战到另一个领域,永远不知疲倦地开拓出新的道路,给国家现代化带来新的信息、新的贡献;科技“帅才”是一位指引航向的舵手,善于联合起更多的志同道合者以其卓有成效的组织形态,富有特色的研究过程,不拘形式的科学交流和合作方式,独一无二的学术风格和科学精神,构架出一支技术科学队伍,特别是还能够将先进的现代科技与创业、经营和管理等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相结合,以创造出远远超过技术科学成果本身的巨大社会效益。所有这些无不体现着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导师风范和领袖胆识。

一流技术科学家优秀品质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优秀品质需要经过个人的选择、家庭的熏陶、学校的教育、时代的诱导,尤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大环境而逐渐培养起来的。

 

2.研究方法

 

研究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基本素养与培养途径,这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并广泛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作为一项有实证价值的研究,我们主要是对所作研究的一流技术科学家的资料来源进行深入的整理并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力求从一流技术科学家共同的优秀品质中挖掘各自发展的特性,从他们各具特色的成才道路上把握一流技术科学家成长的共性,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并对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充分的参考借鉴价值。

我们选择了《院士思维》(1-4卷)中的96位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是技术科学家)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院士思维》由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东南大学以及安徽教育出版社共同协商、组织、编写,并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国家重点图书资助项目,《院士思维》以案例的形式探索我国百位院士在从事发现、发明和组织实施工程项目时的思维方法,追寻他们的思维方法所形成的背景,并请他们介绍各自研究领域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院士思维》由院士本人或其亲密助手撰写完成,因此可靠性强,权威性高。

在选择作为研究对象的一流技术科学家时,我们充分考虑了这些科技精英的年龄分布、当选为院士时的年龄分布以及学科分布(本项研究是2002年为研究的基准时间)。我们尽量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同时又不失特殊性、广泛分布于各个工程技术领域的一流技术科学家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年龄分布。我们把96位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年龄分布列表如下(表1-1):

 

1-1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年龄分布

1902

以前出生

1903-1912年出生

1913-1922 年出生

1923-1932年出生

1933-1942年出生

1943-1952年出生

1952年以后出生

100岁以上

100-91

920-81

80-71

70-61

60-51

50岁以下

  

    4

    17

    42

    42

    32

    

从表1-1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研究对象的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年龄主要分布在6180岁这一年龄段,这完全符合人类只有对科技知识进行长期积累才能有深厚的造诣这一规律。但是,仅从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年龄分布我们难以看出知识积累到何种程度才可能成为科技界的精英,因为有许多极具天资的科技人才在不到50岁的年龄就已登上科技的巅峰,成为某一学科领域的“泰斗”。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一流技术科学家当选为院士时的年龄来进行考察。

——当选为院士时的年龄。我们把96位一流技术科学家当选为院士时的年龄分布列表如下(表1-2):

1-2 一流技术科学家当选为院士时的年龄分布

45岁以下

4650

5155

5660

6165

6670

7175

75岁以上

    2

    3

    10

    23

    23

    19

    8

    8

从表1-2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科技精英在当选为院士时的年龄大部分都在5170岁这一年龄段,这完全符合我国对一流技术科学家的遴选制度。也有极具天资者,如钱令希在39岁时就已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的院士。而大器晚成者在古稀之年当选为院士的也不鲜见,如真空电子技术专家吴祖凯在81岁高龄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对科技精英的寿限无疑也是一个考验。

——学科分布。根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对学科(部)的划分,我们将96位一流技术科学家所在学科(部)的分布情况列表如下(表1-3):

1-3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学科分布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

医药卫生工程学部

   18

   17

   14

   15

   11

   8

   13

在上表1-3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般学部的院士都在10名以上,最少的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也选择了8名院士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这样我们的研究在学科分布上就更显得合理和具有说服力。

由于课题研究的时间紧促,课题经费的严重不足,同时也因课题组的研究能力的不足与精力的限制,我们无法全面收集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及中国工程院所有院士的详尽材料,对他们进行整体的深入研究。我们仅仅能够在顾及学科全面性的前提下,选择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流技术科学家做个案访谈与资料分析,将统计分析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科学地归纳提炼,试图总结出一流技术科学家普遍的基本素养与培养途径。这充分体现了我们所做研究的典型性,同时也不失一般性。

 

3研究意义

 

一流技术科学家作为科技界的精英,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不同于常人的卓越贡献。研究他们的基本素养与培养途径,不仅能够为我国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树立光辉的榜样,鞭策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杰出的贡献;不仅能够为我国正在紧张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同时还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大意义:

     促进自主创新  应该说,近些年来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在诸多领域的科研项目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许多高科技领域的项目研究中也捷报频传,有些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国际领先,在世界上也尚属首次。从单个项目而言,这些科研项目成果可谓“锋芒毕露”。如果换一个视角,我们将会发现:我国能成为世界范围“领头羊”的科研领域其实屈指可数,自主创新、领先国际的科研成果更寥寥无几,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领域,众多的“针尖”项目难以形成重锤,取得重大战略性突破。我们认为,诸多的“针尖”项目没有另辟蹊径,缺乏原始自主创新,而只是单纯地跟踪、模仿追赶国外,亦步亦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传统经济形态下,这种跟踪和引进战略曾起到十分积极有效的作用。然而,一味着重跟踪,将难以超过跨国公司严密的专利壁垒,使这些“针尖”技术的市场应用空间十分有限,并最终形成技术依赖,使我们逐步丧失科技自主能力,尤其在电子、通信、计算机等高竞争领域自主跨越式发展的项目尤为稀少。这是我国科技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今科技领域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就决定谁也不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加强自主创新,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深刻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便成为实现我国科技强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根本出路。

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涌现,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不断缩短,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层出不穷。这就决定了中国没有必要在所有领域重复发达国家所走过的科技、经济发展道路。我国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一定的科学技术基础,我们完全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在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在具有相对优势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一流技术科学家作为科技界的精英,他们的研究成果无疑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但是要想真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竞争力,以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创造者,一流技术科学家应当能够在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上做出自己的特殊贡献。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面对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充满忧患意识,富有创业精神的一流技术科学家必然要将自己的科研活动与社会的现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开创出科技研究的新成果,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开拓出一番宏伟大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金获得者王选就是数十年如一日,在计算机科学事业的前沿,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所做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

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我们研究一流技术科学家的成长过程,探讨一流技术科学家基本素养与培养途径,是为了给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和完善我国杰出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培养环境提供借鉴。一流技术科学家作为我国科技界的精英,他们的成长过程与众多的普通人物固然有许多相似与共通之处,但他们从小养成的优良品格、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完全可以成为杰出人才成长的一个模式,成为我国广大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学习的一个榜样。一流技术科学家所处的特殊的成才环境,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以及他们各自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们对人生、对社会有了一种与常人不同的认识,所有这些均促进了一流技术科学家在人格、思想上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人才的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机制僵化,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舍弃对学生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技能的要求,侧重知识积累,片面追求升学率,这完全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违背义务教育的宗旨,不能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只对少数“尖子学生”,采取死记硬背、满堂灌、题海战术、加班加点等方式,使少数学生考高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学富五车,皓首穷经,但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知识多而死,分数高而能力低,并且使得学生的个性从小就被抹杀,无法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然呈现出多层次多规格的趋势,我国的教育只有着眼于培养一流技术科学家的战略高度,全面推进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和完善杰出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培养环境,才能造就出符合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

 

 

 

参考文献:

[1]傅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查处杨敬安学术剽窃行为[N].科学时报,2002.1.16 

[2]曾伟国家科学基金委首次公布2001年学术腐败案件[N].北京青年报,2002.1.15

[3] 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编辑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6卷)[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4]卢嘉锡.中国当代科技精华——技术科学卷(上、下册)[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5]卢嘉锡.院士思维(卷14[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2001

[6][]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8]叶明:《科技政策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263

[9]徐炎章.维纳的科学思想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7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6423-1308542.html

上一篇:《高技术企业成长分析》(叶明)著作介绍
下一篇:学科交叉的集成创新 ——中国热工动态自动化的先驱钱钟韩
收藏 IP: 114.222.179.*| 热度|

4 武夷山 周忠浩 史晓雷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