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BONENER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RBONENERGY

博文

[转载]德国巴伐利亚电池中心唐义骅Carbon Energy:低石墨氮含量的高氮掺杂碳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已有 900 次阅读 2022-9-13 13:2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抬头.png

微信截图_20220805225220.png

Highly N‐doped carbon with low graphitic‐N content as anode material for enhanced 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Yihua Tang*, Jingjing Chen, Zhiyong Mao, Christina Roth, Dajian Wang

Carbon Energy.

DOI:10.1002/cey2.257


研究背景

目前,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低成本、高循环稳定性、高导电性等诸多优点,但其372mAh/g的理论容量将逐渐不再满足人类对更高能量密度储能设备的需求。杂原子掺杂是一种可以显著提升碳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改性策略,但依然面临掺杂量不高、掺杂构型难以调控的难点。


研究内容

近日,天津理工大学王达健、毛智勇研究团队与巴伐利亚电池中心唐义骅课题组合作,辩证而巧妙地采用与传统“掺杂”完全不同的“脱氮”策略,通过选择性还原脱氮的方法,以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为前驱体,金属锂作为还原脱氮剂,制备了兼具低石墨氮比例和高氮含量的氮掺杂碳材料。g-C3N4具有超高的氮含量(~55.1 at.%)及与石墨类似的“蜂巢状”结构,但由于其含有特殊的石墨氮构型会与锂离子发生不可逆反应,所以g-C3N4不具备可逆储锂容量。基于g-C3N4的特点,一方面通过控制还原脱氮程度和碳化程度可以得到高氮掺杂的碳材料,另一方面通过利用锂金属作为还原脱氮剂与石墨氮构型发生不可逆反应来精准地对石墨氮进行脱除,最终得到石墨氮比例10.8%–17.2%,氮含量14.5–42.7 at.%的氮掺杂碳材料(LGNC),作为锂电负极材料显示出优异的容量性能、首次库伦效率、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

该文章以“Highly N‐doped carbon with low graphitic‐N content as anode material for enhanced 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 of lithium‐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Carbon Energy上。


研究背景

将g-C3N4与不同比例金属锂粉在惰性气氛下混合均匀后置于650-850 ℃不等的温度下热处理促进还原脱氮及碳化,随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去反应残留物和副产物,得到低石墨氮比例的高氮掺杂碳材料(LGNC)。

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样品结构已由g-C3N4转变为了无定形碳结构,且初步推断所制备LGNC具有很高的缺陷含量。通过拉曼光谱证实了碳化的成功发生,且缺陷含量可以通过控制还原脱氮剂比例和热处理温度而加以调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确定了氮杂原子成功地掺杂于所制备LGNC材料的晶格结构中。另一方面,由电子电导率的变化也可以侧面反应不同还原脱氮剂比例对碳化程度的影响。

图片1.png

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详细地分析了g-C3N4与所制备LGNC的元素含量和三种氮杂原子构型比例,发现氮含量高达14.5-42.7 at.%,且石墨氮比例被显著抑制。石墨氮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其在热处理过程中与锂发生了不可逆反应并在随后的洗涤过程中被移除。此外,可以看到依然残留了少量的锂,但主要以Li0的形式存在。

图片2.png

在电化学性能测试中,LGNC展现出优异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由于使用了金属锂对不可逆位点的抑制,使得首次库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条件实验发现了最佳还原脱氮剂比例和最佳热处理温度(见supporting information),表明氮掺杂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受掺杂量、氮构型、碳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通过循环伏安法(CV)分析了LGNC材料的高储锂比容量来自于材料表面、缺陷位点、碳层间共同储锂。电化学阻抗谱(EIS)说明不同碳化程度的LGNC的电化学阻抗具有明显差距,进而产生相当悬殊的容量性能。

图片3.png

相关论文信息

论文原文在线发表于Carbon Energy,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论文

论文标题:

Highly N‐doped carbon with low graphitic‐N content as anode material for enhanced 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论文网址: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cey2.257

DOI:10.1002/cey2.257

往期推荐

1.云南大学郭洪团队Carbon Energy:基于共价有机框架单锂离子导体可控构筑及在准固态锂金属有机电池中的应用

2.北京大学侯仰龙Carbon Energy:揭示用于钠离子全电池的NASICON材料的结构特征

3.阿尔伯塔大学Wang Xiaolei Carbon Energy:镍锰共掺杂升级回收钴酸锂正极

结尾3.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4837-1355130.html

上一篇:[转载]Wee-Jun Ong Carbon Energy: 用于光催化能源应用的0D/2D 点对面接触异质结来改进二维g-C3
下一篇:[转载]韩国高丽大学Young Soo Yun Carbon Energy:锌金属阳极碳基电极材料中抑制水分解副反应的关键因素
收藏 IP: 210.33.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