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mi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nmingduan 绝不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

博文

注疏与解读——从易中天的三层“中华梦”说起

已有 3908 次阅读 2020-6-26 16:09 |个人分类:读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网上有一个易中天在中科大的演讲,《历史的底牌》,时间长达100多分钟。其中有一段对“中华梦”的讲解。颇有趣味。

根据他的说法,古代以来,我们经历了三个不同的中华梦。第一段是“大同梦”,即所谓“天下大同”。这大概是早期的原始时代,氏族内部人人平等。第二段是“小康梦”。他认为是西周时代的事情,封邦建国后,诸侯国内部大家是平等的?

第三段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可以表达为“治世梦”。其内容可以由三层来共同表现。一层是“圣君梦”,希望有一个圣明的君主,而不是昏君或暴君;如果不能实现,则寄希望于“清官梦”;如果还不能实现,则寄托于“侠客梦”,可以扶贫济危,维护小民的公平正义。

而《三国演义》之所以成为历史时期的畅销书,甚至于普通百姓开口闭口谈论的所谓“历史”很多是来自这本小说而不是正史,就是因为它同时寄托了上述三层的“梦”。刘备是圣君的代表,比如被曹操追赶的时候还不忘带着老百姓逃难;而诸葛亮是清官的代表,公正廉明、鞠躬尽瘁;关张则是侠客的代表,可以怒打督邮。

国人在历史时期留下的文字,通常是尽可能简略,或隐藏大义于微言之中。这时候,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注疏。而且,注疏的工作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再创作的基本形式,也成为自我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基本形式。比如地理上很有名的古籍《水经注》,实际上是先有一本书《水经》,郦道元对其进行注疏,所以其题目表达为《“水经”注》可能更合适。但是一方面,“水经”的作者是谁,早就不知道了;另一方面,“注”的内容,无论在形式上还是信息量上早已大大超过了原著。所以与其说郦道元是在作注,还不如说他就是再创作呢。

而早几年很火的“水煮”系列,实际上也是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字版解读。其实这种做法早就有了。比如“脂砚斋点评石头记”,单看《红楼梦》是一层感觉;再看“脂砚斋点评”,又是一层感觉。当然,脂砚斋的情况比较特别,他几乎与作者在同时创作、共同创作。据说金圣叹也点评过才子佳人书,而《水浒传》正是他点评的内容之一。只不过,这个点评版没有红楼梦这么热闹罢了。

带着易中天所谓的三层“中华梦”,来看《三国演义》,就更加有趣了。像我这种小白,初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你以为他只是在讲故事。带着易中天的这个观点去看,你会发现罗贯中或者其他的创作者,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在以三国故事为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怀和主张。

照着这个思路。就很容易理解语文老师所谓的古人“托物言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16370-1239449.html

上一篇:科研的分工
下一篇:专业之内和学科交叉:从易中天《历史的底牌》说起
收藏 IP: 210.26.55.*| 热度|

5 武夷山 朱晓刚 王启云 郑永军 周忠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