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q1212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yq121212

博文

从研究生扩招,谈谈人生的选择

已有 2006 次阅读 2020-4-30 09:3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扩招,谈谈人生的选择

(一)为什么要谈考研?

为什么想谈谈考研的事,原因有三个:

学位学历和工作经验究竟哪个重要,是毕业生在择业关头的惯常纠结。

考研、就业、出国的选择困惑,是本科生各个年龄段学生的遥想困惑。

考研能否成为成长路的缓冲剂,是本科自觉不甚满意学生的普遍疑惑。

在过去两年有幸带过2届毕业班,体验育人果实的满足感与收获感同时,也陪伴学生走过了人生重要的第二个十字路口(如果说高考是第一个的话),看到了毕业生在面临人生去向抉择时的焦虑、浮躁、不安等复杂心态。

2015年到2019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加报考人数从164.9万人增至290万人,2020年报考人数341万人341万报考学生也占到了2020年全部高校应届毕业生874万的38.8%。在我所带的20182019届本科毕业班中,报考考研的人数比例也在这两年达到占比毕业生人数的50%以上。深入挖掘学生对于研究生学历趋之若鹜的原因,总结后有以下几种:

应聘企业岗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即所谓求职门槛);

个人或家庭对于高层次学历的追求;

周围同学的纷纷考研的间或性影响;

通过考研延长学生时代的期限或减缓迈入社会。

的确学生时代的美好生活,意味着虽然面对复杂的科研课题,但规定化的系统化的、逻辑化的课程规定和学分修读,仍好像以某种方式提醒自己依旧在进步和努力,依旧属于学生的身份,以致于慢慢减缓了走向社会的焦虑。但毋庸置疑的是,研究生毕业后最终仍需走向就业——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现实。

(二)我应该读研吗?

在以前带班的过程中曾有学生咨询过我“老师,您说我应该读研吗?”

我经常会反问一句“如果你不读研,会有什么遗憾?这份遗憾,会有什么影响?”

我的问话来源于尼采一个思想实验——永恒轮回:如果你将重复现在的生活直至永远,你能接受吗?也就是说,你目前所遇到的外界环境不会再变化,如果你自己不做改变,一直维持这样的状态,你能接受吗?

如果目前的大学阶段生活你不甚满意,回首过去,会为那些没有实现的梦想感到遗憾;但假如你不想有新的遗憾,不想在几年之后的研究生毕业时遗憾继续累积,现在的你必须做出改变。这份改变,我希望是出自内心对于自我成长的内动力,而非学历或是环境的外动力。因为纵使必修课程和文凭有记分和次第,而个人梦想的自在与满足才是自我前进的检验方向。

谈及个人的自在与满足我想到一项生涯理论——明尼苏达工作适应理论。它最核心的理念是,一个人能否长期保持稳定的工作,取决于个人与工作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即个人能否一直满足完成工作上的要求同时工作环境能否一直满足个人的需求?只有当工作环境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内在满意),个人也能满足工作的技能要求(外在满意)时,个人在该工作领域才能够得到持久发展。

从这个角度思考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意味着要么不断提高个人的能力,要么不断降低对工作的期待。因为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个人的需求和工作的要求都会随着形势的调整而不断调整想要在不持续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来获取稳定的工作,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如果只想凭2-3年的时间换取一份学历证书而不是获取持续学习的能力我想:或许在研究生毕业时你仍会遗憾自己青春时光的付出。因此,在做出考研这个决定前,我想我无法给出更加针对性的建议和直接性的决定,但我更愿意引导你们批判性的思考:我为什么一定要考研?为什么我不能直接就业?如果直接就业,我可以在工作中,不断获取职业所需要的个人能力吗

从方法论的维度胡适先生曾提到的关于中国少年的逻辑——即科学的方法,可以部分借鉴应用。第一,注重事实,以事实为起点,调查与统计关于考研事宜的背景资料(包含考研方向、考研录取率、考研专业毕业去向等资料)。第二,注重假设,将事实背后的假设含义彻底思考清楚,给予几种不同的假设方案(即考研、出国、就业等方向,成功与否的不同结果)。第三,注重证实,挑出一个最合用的假设,实地证明,如有疑问可再反复证明。我想,时时刻刻保存这种科学的方法和实验的态度,除去考研,在思想、办事、做人中仍然适用。

(三)如何看待此次研究生扩招?

最后,谈回到今年的研究生扩招。教育部36日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增加毕业生升学深造机会,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疫情期间主要向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相关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倾斜,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

我想,目前处于新生的你们,最需要从政策中解读到的信号是个人的努力必须与国家的发展大势结合。《这就是中国》作者张维为先生提到,如今的中国,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讲法:“中国人一生可能体验过老外几辈子的生活”。这句俗语,是对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进行4次工业革命的最好诠释。

1980-2010年之间,中国先后完成了以纺织业为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以电力、内燃机、家用电器、石化工业和中高端基础设施为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010年至今,中国在追跑、并跑和部分领域领跑中进行以信息化和通信产业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并昂首进入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量子通信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方阵”。

现如今,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和货物贸易国,成为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国家,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全面配套的产业链。在这样美好的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能有机会专注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将兴趣发展为志趣,并树立既有个人志趣又有人类情怀的梦想,本身就是件非常值得庆幸和珍惜的事。切勿有退缩的人生观或野心的投机主义,而是要努力将个人所走的道路与国家的发展方向结合,时代一直属于砥砺奋进的青年。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坚信并努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14077-1230894.html

上一篇:网络化的生活,我们还适应吗?
下一篇:101年后,青年为什么要牢记“五四”精神?
收藏 IP: 180.167.231.*| 热度|

3 段含明 宁利中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