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fycyy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xfycyyhang

博文

学术交流三境界

已有 6396 次阅读 2010-11-26 23:0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 学术交流, 境界

学术交流三境界
做学问有境界,学术交流也有境界。
第一境界 将学术交流作为一种机制――通过不畏权威、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勇于表达的争鸣机制,激励出思想火花,使科学研究能力持续。科学讨论有很多时候并不一定要得到认识一致的结论,更多的是思想的激励、受到启迪或产生新的疑问,从而产生新的科学动力与方向,使科学研究能力持续。这种境界的一个经典,用科学大师钱学森独到的表述就是:学术讨论中勇于提问题,发表不同意见,作补充,提新看法其中后三条,即发表不同意见,作补充,提新看法比第一条“提问题”更能体现科学的争鸣、质疑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学术交流真正成为“科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机制”。钱老就特别看重“和权威辩论”的经历,他多次公开讲述自身经历过的这些故事,而且越到晚年他的这种理念越执着。几十年来他始终认为,学术交流中的争鸣、质疑是培养“非凡创造能力人才”必不可少的。钱学森所说加州理工学院学术环境良好,其中争鸣、质疑氛围浓厚就是很重要的一条。
如果一个群体、一个会议能真正确立争鸣、质疑机制与规则,我们就可以说它的学术环境是良好的、民主氛围是浓厚的。如果一个学术群体总是给有声望、有身份的权威与“学官”以认可,而冷落有理性思考、能独立判断的学者与青年才俊,那么这样的科研体制与机制还停留在小生产阶段。现代科学时代是不可缺少质疑、批判精神气质的!
第二境界 将学术交流作为一种学习――通过交流互动、积极思考、结识新友、增长见识的学术会议机会,发挥学术交流的教育功能,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由于这种学习很多时候大大超过书本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效果,虽然它不侧重激励出思想火花,产生新的科学动力与方向,但收益也不低,往往被许多青年学子所采用。特别在地位权力身份色彩浓厚,“学官”、权威与一般学者之间鸿沟加剧之时,在学术大环境作用下的普通学者与年轻人,能达到这一境界是很难得的,也是当前被认可的“有效的”学术交流方式。
第三境界 将学术交流作为一个目的――通过提交论文,参加学术会议,追求同行认可,达到提升个人知名度的目的。受现实学术环境影响,进入或准备进入这一境界者有增加趋势。然而,想成为科学家的人往往不成为科学家,缺乏真知灼见,走“成功学”捷径者淡出人们视野的也快。虽然专心科研者大多并不倾向于此,但如果当一名科学家不如带“长”字号学者收益大,那么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还有多少学者会厮守“十年磨一剑”的努力呢?
 
三种境界的区分,主要以学术交流价值为分水岭。对创新学术思想贡献最大者为最高境界。在学术交流中,还有比启迪思维,激励思想火花更高的价值吗?没有!这有科学精英的论述和科学学理论两个方面的证据。
从科学“精英”的论述来看,如前所述,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就非常看重学术讨论对人的启发作用,并且坚决反对学术交流的权威论一言堂。数学大师丘成桐也认为启迪思维是学术交流中最重要的。他说过:科学研究经常遇到困难,90%以上的时间都遇到思路上的困难,使科学研究难以为继。此时交流思想,可以打开思路,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总结了科学家的学术交流思想与实践,在70年前精辟地论述了学术交流的巨大作用:“现代科学的最伟大的发现有一些有赖于不同来源的思想的相互作用。只有当吸收了不同中心的思想的工作者聚集一堂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样的发现。”贝尔纳的这一名句,揭开了学术交流理论研究的序幕,也铸成了经典。
我国著名科学学学者赵红州指出,学会的学术交流之所以具有科学劳动成果的“放大”、“加速”功能,是因为“科学交流是‘智力的碰撞’、‘智力的协作’。通过‘碰撞’(其中包括争论、答辩等方式 ),“科学‘知识单元’由一个研究能力传递给另一个研究能力,这样便在科学家之间,建立一种智力的结构方式,形成了比单个科学家智力高的多的‘集体大脑’”。
然而,与最高境界的质疑、批判精神气质不同,中国科研文化的特点是不公开争论。带“长”字的学术权威,说话害怕出格,回避争论;年轻学者害怕权威,不敢争论。虽然有“百家争鸣”方针,但由于缺乏鼓励争鸣、挑战权威的机制与规则,身份壁垒”在学术交流中有很明显的表现。在质疑、批判精神成为描述、分析学术环境第一要素的今天,即使我们在战略上急于谋求科技创新,但由于战术上采取的措施不足,在我们心灵中,始终没有为争鸣、批判精神找到安放之处。质疑、批判精神优秀但不现实。敢“和权威辩论”的人不在中国,而且他只姓“钱”。因此,中国学者所拥有的创造力也难以激情喷发。
参考文献:
 《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 ——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0320475.html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11月版第412页
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载于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版第130页
钱学森:《钱学森讲谈录-哲学、科学、艺术》九州出版社2009年2月版第147页
赵红州:《科学能力学引论》科学出版社1984年12月版128
王文华编著:《钱学森实录》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251页、393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1292-387805.html

上一篇:钱学森学术交流思想十则(之六)
下一篇:高峡: 学术交流是磨炼科学精神的重要战场
收藏 IP: .*| 热度|

13 杨文祥 水迎波 许志峰 刘旭霞 王加升 时志强 张晓锋 戴朝华 许培扬 刘广明 任翔 张玉秀 huxuanlai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