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Desmond Loke等综述:面向神经科学、神经形态计算与生物电子学的多功能有机材料、器件及机制
纳微快报 2025-6-18 12:53
研究背景 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在运作机制上与人类大脑存在相似性,它们在各类应用中正变得愈发不可或缺。这些算法在软件层面执行,并依赖于人工神经网络,而人工神经网络通常是在传统的冯·诺依曼架构计算机上实现的。大脑的物理组成部分由一个相互连接且复杂的神经元系统构成,其高效运作得益于突触通过化学运 ...
5316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东南大学孙正明、潘龙等:铟基MOF作为多功能助剂,提升氟聚合物电解质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离子电导率与电化学稳定性
纳微快报 2025-6-17 14:09
研究背景 固态电解质是实现高比能高安全性固态锂金属电池的重要部件。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 PVH )为代表的氟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因其柔韧性高、与界面接触好、锂盐解离能力强,热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高残余溶剂含量带来的高离子电导率与界面副反应之间的矛盾,以及氟基聚合物对锂金属负极固有的不稳 ...
712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华科薛志刚团队:COFs孔内原位聚合加速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输
纳微快报 2025-6-16 09:39
研究背景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SPEs)兼具高锂盐溶解性、高效锂离子传输、低界面阻抗及匹配正极的电化学窗口。聚酯类SPEs因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及高于聚醚体系的锂离子迁移数而备受关注,但其室温离子电导率(10⁻⁷ S cm⁻1) 和迁移数(0.5)仍制约全固态电池应用。传统复合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如溶液共 ...
59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伦敦大学Hubin Zhao等:用于关节扭矩监测的AI压电可穿戴设备
纳微快报 2025-6-15 09:42
研究背景 近年来,肌肉骨骼疾病患病率不断增加,尤其是在老年人和肥胖患者等高危人群中。关节相关疾病(如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会显著影响活动能力,因此,可靠的关节健康监测方法至关重要。关节健康评估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量化关节扭矩的能力,关节扭矩受关节角度、运动速度、外部负荷和肌肉激活的影响,直接反 ...
5771 次阅读|没有评论
西电郝跃院士团队朱卫东副教授、张春福教授等:镧系化合物调控埋底界面助力全无机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性能提升
纳微快报 2025-6-14 10:28
研究背景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技术成为当今科技研究的热点。其中,钙钛矿太阳电池作为一种直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因其高光吸收和载流子迁移率与低制造成本等优点而备受瞩目。然而,钙钛矿电池的性能提升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如何优化埋底界 ...
6050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上海大学宋健等综述:精准识别多种分析物的碳基多变量化学传感器
纳微快报 2025-6-13 10:03
研究背景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化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医疗诊断等诸多领域,对保障生活质量和推动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在环境监测中,精准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在医疗诊断里,助力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断。然而,传统单变量传感器面对复杂化学环境时,易受共存分析物干扰,导致响应重叠,难 ...
584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山大韩琳等:"分子剪刀-微纳电子"集成检测新范式,无扩增的高灵敏度、通用型CRISPR-GFET 核酸检测分析平台
纳微快报 2025-6-12 10:20
研究背景 在精准医疗时代,核酸检测技术是疾病精准防控和诊治的重要手段,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一、无需纯化和酶扩增的快速检测。传统方法(如PCR)依赖酶促扩增,需预先进行核酸纯化,导致检测流程延长、成本增加,且对微量临床样本(如液体活检中的循环核酸)造成不可逆损耗,制约其在床旁诊断( POCT )和资源有 ...
570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哈工大赫晓东院士/彭庆宇教授等:蛇形软体机器人用于多模态运动和螺旋抓取
纳微快报 2025-6-11 11:15
研究背景 研究人员从自然界生物系统中获取了大量灵感,开发出许多各具特色的软体机器人,像模仿昆虫幼虫的跳跃机器人、模仿猴子的攀爬机器人等。然而,现有的仿生软体机器人存在不少局限,比如活动能力受限、应用场景单一,大多只能依赖单一的运动模式。蛇作为一种极具特点的生物,拥有多样化且强大的运动能力,如 ...
6798 次阅读|没有评论
香港理工大学沈曦等:一种仿生各向异性水凝胶冷却器,用于全天候可持续被动冷却
纳微快报 2025-6-10 10:52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变暖与能源需求增长,被动冷却技术因其无电能消耗的优势成为研究热点。传统蒸发冷却材料(如吸湿性水凝胶)利用水分蒸发实现降温,但日间太阳辐射与环境热增益显著削弱其亚环境冷却效果。现有策略虽然可以利用隔热层降低辐射冷却层的热增益,但由于传热和传质(液态及气态水)的高度耦合,在隔热的同 ...
52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西南交大杨维清/邓维礼等:用于跟腱行为检测的双模态压电电子学传感器
纳微快报 2025-6-9 16:24
研究背景 在医疗检测和生物机器人等领域,同时感知静态力和动态力对提升监测精度至关重要。现有双模态传感器依赖压阻-压电、压阻-摩擦电或压电-电容等异质集成方案,虽能分时捕捉信号,但面临多层结构复杂、信号串扰严重和制造成本高等问题。近年来,单材料双模态传感通过本征特性解耦信号,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 ...
6577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8 0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