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西工大李睿&北科大刘雄军&吕昭平等:原位构建IrO₂/IrTaOₓ双层纳米结构,用于高效酸性OER催化剂
纳微快报 2025-4-12 16:30
研究背景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技术是绿氢制备的可靠途径,然而PEM电解水中的析氧反应(OER)催化剂仍面临贵金属负载量高、质量活性低、耐久性不足等局限,这阻碍了其进一步产业化。因此,为了提高 PEM 电解水的竞争力,仍需进一步开发具有更高活性、长期稳定和更低 Ir 含量的新型酸性 OER 电催化剂。近日西北工业 ...
67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大连理工段玉平等:基于双相高熵工程调控电磁基因实现温度稳定的超宽带电磁波吸收
纳微快报 2025-4-11 10:17
研究背景 兆赫兹电磁波吸收材料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频率的降低,波阻抗与电磁波耗散能力之间的耦合度显著增加,这对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电磁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极地、海洋、沙漠等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也对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环境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熵合金由于在成分、微观结构和形貌 ...
59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宁波材料所王静刚&丁纪恒等:可再生、可加工的坚固聚酯纳米复合材料,用树枝状MXene基异质结原位催化合成
纳微快报 2025-4-10 10:07
研究背景 可再生 2,5-呋喃二甲酸(FDCA)基聚酯是在能源和环境危机时代最有希望实现塑料替代的材料之一。然而,由于分子或/和微结构设计不足,它们的性能仍无法与石油基塑料相媲美。FDCA刚性芳香环结构的强分子间作用力使得FDCA聚酯的机械强度、韧性和阻隔性能之间往往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通过精准调控呋喃环 ...
585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南方科大曾林等:电解液引入电子受体添加剂实现高电压锂金属电池
纳微快报 2025-4-9 10:01
研究背景 锂金属电池(LMBs)因其高能量密度和性能而备受关注,尤其是高电压阴极材料(如NCM811和LNMO)的应用。然而,这些材料在高电压下存在电解液分解、过渡金属溶解以及界面不稳定等问题。此外,锂金属阳极在循环过程中容易形成枝晶,导致短路和安全隐患。因此,开发能够在高电压下稳定运行的电解液并抑制锂枝晶生 ...
484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北航胡明俊&北京纳米能源所杨军等:超稳定/高比能量/宽温域水系碱性钠离子电池通过采用微孔 C₄N/rGO 阳极实现
热度 1 纳微快报 2025-4-8 11:09
研究背景 碱性水系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的储能系统,满足社会绿色经济发展要求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目前商业化的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导致水性碱性电池循环性差、可持续性差、低温性能不理想,其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限制。在新兴的负极材料中,有机电极材料因其灵活的设计性、高丰度、高比容量和天然 ...
511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延安大学杨春明、徐斌等:调控尿素分子的吸附行为实现高效电催化产氢耦合尿素废水规模化处理
纳微快报 2025-4-7 11:51
研究背景 尿素是氮循环中重要的活性氮化合物,在水、能源和食物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富含尿素的生活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会产生有害毒素,威胁水生态平衡。传统的尿素分解方法,如酶解法、生物质降解法、化学氧化法等,往往经济效益低、技术复杂、工作环境恶劣,难以满足工业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电化 ...
506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河北科技大学陈爱兵等人综述:纳米材料增强声动力疗法对多种肿瘤的治疗
热度 2 纳微快报 2025-4-6 10:22
研究背景 当前,癌症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其患病率每年仍在持续攀升。尽管手术、化疗和放疗这三大传统癌症治疗方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化疗和放疗不可避免地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手术具有创伤性。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精确的无创治疗方法显得尤为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
5227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山大李阳等:一种基于水凝胶的柔性集成多模态传感贴片
热度 1 纳微快报 2025-4-5 10:52
研究背景 睡眠监测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睡眠质量对恢复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多导 睡眠监测仪 的商业产品连接线繁琐,最新研究的柔性传感器贴在身体上仍有干扰。 水凝胶在可穿戴传感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往往存在机械性能低、保水性差、灵敏度低、功能单一等问题。本文 提出了一种 ...
694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东南大学赵远锦等综述:具有靶向功能mRNA纳米药物的开发
热度 1 纳微快报 2025-4-4 09:44
研究背景 近年来,信使RNA(mRNA)纳米药物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展现了巨大的临床潜力。与传统药物相比,mRNA药物能够精确编码特定蛋白,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调节性。然而,mRNA分子本身存在易降解、递送效率低以及靶向能力有限等挑战,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者们通过设计具有靶向 ...
703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宾州州立大学程寰宇&高丽大学Suk-Won Hwang等:无线、多功能系统集成可编程软体机器人
纳微快报 2025-4-3 09:43
研究背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机器人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如今的机器人不仅能够与生物体或精细物体进行自然流畅的互动,还能展现出丰富多样、可变形的运动模式,甚至能够在复杂陌生的环境中自如导航。其中,软体机器人无需线缆束缚、行动不受限制,可对多种外部刺激,比如温度、光、化学反应,以及电场和 ...
5229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0 0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