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MBi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TMBio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最新进展: Jurgen Cox研究组公布支持4D label-free定量的MaxQuant软件新版本
2019-6-12 15:23
离子淌度分离的引入使得蛋白质组学进入了4D新时代,Matthias Mann教授去年底在 MCP 上刊登的关于timsTOF Pro平台的报道 ( 推荐阅 读 : 重磅!Matthias Mann发文,基于捕获离子淌度的新一代4D 蛋白质组学 ) ,展示了其在通量、灵敏度、检测深度方面的卓越性能。然而,真正的 4D蛋白组学 ...
3673 次阅读|没有评论
MCP:中国科学家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定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19-5-29 14:01
蛋白质在发生翻译后修饰后,理化性质会发生显著改变,从而实现了蛋白质功能的指数级扩增。由于蛋白质上潜在的修饰位点非常多,对修饰进行精确的定位是研究修饰对蛋白功能调控的前提。 目前质谱技术是蛋白质修饰研究的主要方法,对质谱数据的开放式搜索会产生大量的候选修饰位点,其假阳性率目前很高。 近期,中国 ...
2685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一寸江山一味药 | JPR :南开大学药学院白钢教授团队揭示人参皂苷抗癌机制
2019-5-29 14:00
人参皂苷 (Ginsenoside) 是从五加科植物 (人参、西洋参、三七等) 中提取和转化出来的一种固醇类化合物,更是天然抗癌活性成分,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癌症辅助治疗。常用的人参皂苷有Rh2、Rg3、Rk2、Rh3、aPPD等 。然而能够和靶蛋白互作,发挥抑癌作用的具体人参皂苷成分仍然未知。 近几年基于高分辨质谱的蛋白 ...
243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深度解读!种康院士团队揭示糖基化和磷酸化介导冬小麦春化反应开花的新机制
2019-5-29 13:58
5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 Plant Physi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种康 院士研究组题为 The protein modifications of O-GlcNAcylation and phosphorylation mediate vernalization response for flowering in winter wheat 的研究论文。 文章运用蛋白质糖基化和磷酸化修饰组学,揭示了O-GlcNAc修饰在冬小 ...
259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寻找“岁月神偷”,Nat Commun | 蛋白质组学首次揭示认知轨迹的关联蛋白
2019-5-29 13:55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认知能力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然而,严重影响生活的记忆力和智力障碍并不是衰老的必然结局,这种情况大多与疾病有关。在高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认知能力表现的轨迹可以从稳定到快速下降,这种 认知能力的下降可能是严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最早表现。 以往我们认为认知能力下降可 ...
2050 次阅读|没有评论
Nature主刊!卵巢癌及附近基质的大队列蛋白质组学分析
2019-5-17 15:37
卵巢癌 (OvarianCancer) 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居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三位。根据《柳叶刀》2018年发布的“2003-2015年中国癌症患者生存率变化”,我国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已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40.5%,而卵巢癌5年生存率仅提高0.4%,几乎无明显改善。 近年 ...
2949 次阅读|没有评论
重磅!Matthias Mann发文,基于捕获离子淌度的新一代4D 蛋白质组学
2019-5-17 15:34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但传统的蛋白质组学技术仍面临着检测通量和定量稳定性等方面的诸多挑战,而这些挑战终于在近期迎来了方法学上的重大突破。 2018年12月蛋白质组学领域顶级期刊 M CP 在线发表了德国马普生化研究所所长、世界著名蛋白质组学专家 M atthias ...
344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景”彩纷呈,4D领航 | 2019多组学数据分析新方法研讨会,见证蛋白质组4D新时代
2019-5-15 14:51
随着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多组学数据来解析科学问题已成为趋势,这为动植物和人类遗传分析提供了新机遇。为推动多组学数据分析新方法发展,满足广大研究生与青年教师处理多组学海量数据的科研需求, 景杰生物 携手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等于2019年5月6-9日召开“ 多组学数据分析新方法研讨会 ”。 ...
197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