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朗道的理论物理十卷并非物理巅峯(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2-7-31 17:16
朗道的理论物理十卷并非物理巅峯 范洪义 在网上看到有该网的小编辑撰文说前苏联物理学家朗道的理论物理十卷是物理巅峯,是物理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我以为此言差矣,理论物理教材的内容和讲述方法随科研进步而不断地改进,哪有巳经达到巅峯一说呢?就拿朗道十卷中的量 ...
434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漫说玻恩和索末菲谈物理学家谋职(范洪义作)
热度 1 万志龙 2022-7-31 14:29
漫说玻恩和索末菲谈物理学家谋职 范洪义 大物理学家玻恩是犹太人,1933年为了逃出希特勒纳粹的魔爪,他离开格廷根 ,并开始找工作。贝尔格莱德大学向他提供一个高薪的教授席。玻恩写信向一位去过那里的朋友了解情况,回信说,“如果你到贝尓格莱德去,你将根本得不到他们许诺给你的东西 ,但是如 ...
1529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学物理追求什么?(范洪义作)
热度 2 万志龙 2022-7-30 22:47
学物理追求什么? 范洪义 今年初,有位读科学史的研究生造访我,问先生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 我说,“我年轻时,除了想将来在物理教科书上为 国人留下一个 好名声外,别的都是浑浑噩噩的。 就是这样,还有人批我只专不红。我对批评人说,你真是抬举我了,不 红 是确实的,但是 “专”字我当不起, ...
176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话说玻恩的量子力学几率假设(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2-7-30 13:56
话说玻恩的量子力学几率假设 范洪义 创立现代量子力学,唯一对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都有贡献的是玻恩。他助推海森堡开拓矩阵力学,第一个猜出量子力学的基本对易关系; 在波动力学方面,他第一个认定戴维森的金属表面电子反射的是德布罗意波;他提出了薛定谔波函数的模的平方的物理意义,是第一个意识到量 ...
19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海森堡与薛定谔的开创性趼究谁更勉为其难些?
热度 1 万志龙 2022-7-30 11:12
海森堡与薛定谔的开创性趼究谁更勉为其难些? 范洪义 今晚我突然自问: 海森堡和薛定谔的开创量子力学的科研工作谁更勉为其难些?一位将矩阵力学呼之欲出,另一位开创波动力学。稍事想了一下以后,我以为是海森堡。当人们(包括狄拉克)都在思考怎样才能发展玻尓轨道的思想时 ,海森堡大胆地提出 ...
286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玻恩著物理书对我写书的启示(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2-7-29 20:33
玻恩著物理书对我写书的启示 范洪义 比起其他几位量子力学大師而言,诺奖得主玻恩的专著是最多的。在1929年春天以后他觉得精力衰退不能老做研究工作,便着手于写专著。他的著作有二大特点,一是介绍他独到的方法与理论,二是注意内容的前沿性。他认为专著要成为教材须揚弃陈旧的内容,留在书里的内容要有长期的学术 ...
1533 次阅读|没有评论
谈对物理新理论的鉴赏力(范洪义作)
热度 1 万志龙 2022-7-28 15:02
谈对物理新理论的鉴赏力 范洪义 对一个物理新理论的问世,由于它一般并不完善,如何鉴别它是否值得认真对待,是考验其他理论家眼光的时候。就拿玻恩与泡利作比较,他俩在对待海森堡抛弃经典玻尓轨道关注定态之间跃迁振幅的论文上的态度截然不同。玻恩对之入迷,朝思暮想, ...
199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相面的量子机制(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2-7-27 15:47
相面的量子机制 范洪义 人人都很关心自己的面相,而善相者则常注意他人的,如清代大臣曾国藩 ,我从未在书中看到他谈谈自己是否有大富大贵相,因为他必定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曾國藩的名著“冰鉴”描述了五官長相所对应的人的特质和仕途命运,但一般人便 ...
168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为什么狄拉克本人没有想到对他的ket-bra算符积分?(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2-7-26 22:04
为什么狄拉克本人没有想到对他的ket-bra算符积分? 范洪义 1930年狄拉克出版了“量子力学原理”一书,书中期望他发明的符号法能得到发展,以便有更多的物理应用。但书出版以后近半个世纪无人问津,更无人能发展之。狄拉克本人在这方面也没进展,他没有想到对ket-bra积分是一个发展符号 ...
207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水浒传》中杨志的一个遗憾(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2-7-25 23:17
《水浒传》中杨志的一个遗憾 范洪义 《水浒传》中杨志是个倒运汉,也许是因为他的脸上有一块青色的胎记吧,他总是时运不济:“失陷花石纲失职在逃,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却又因护送生辰纲被劫取,逃生到二龙山落草,还 ...
19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17: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